二十多岁的孤独,北京的常态

毕业,是一群人的故事,

生活,是一个人的孤独。

二十多岁的孤独,北京的常态

大学毕业,我如自己所期望的,在北京找了份工作,进入了人IT行业,找了份项目经理的岗位。项目经理这个岗位,是我斟酌了很久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的工作环境又不用喝酒吧。

一切都如我所愿了,朋友们羡慕我能过上想要的生活,但我现在并不快乐。

原以为我会像想象的一样,入职,工作,和同事处好关系,忙碌起来,跟大家一起度过难关,涨薪,参加忙碌的社交活动和学习生活,然后升职或是有可能换一份更合适的工作,当然也有可能以后会自己创业,创业失败,但我会多尝试几次。现实是,入了职,开始了工作,跟同事处好了关系,却并没有什么忙碌可言。公司太闲了,闲到我都怀疑公司为什么给我这份并不廉价的工资,公司也并没有什么难关让我去面对,至少现在是这样的。我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中。

二十多岁的孤独,北京的常态

图 | 网络

没有工作忙并不是什么好事,至少我并不认为混工资是什么值得骄傲的。看事要看远,这样下去的我孤零零的被放在一边,没有风雨,也没有成长。我的需求不是大老远的来混口饭吃,至少来北京的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是这份安逸。我看不到未来有什么前途无量,也得不到任何一份业绩带来的兴奋和荣耀。

自从二十多岁的我开始独立生活开始一个人漂泊的时候,情绪就容易波动,看周董的MV会感动会难过,听朋友说心事心情也会跟着低迷提不起精神,会为没有机会快速成长焦虑、为看不清未来担忧,晚上下班回到独居的小屋子里也会感慨北京这么大没有融入感。

过着吃穿不愁的生活,操着拯救世界的心。北漂都已经如此艰难了,我还陷在情绪影响行动的常态里。也许我再也无法像大学里做校园的时候对每一个明天都充满期待,对每一个活动都精心准备,没有机会拿着学校发的奖励公司给的薪酬带团队去吃饭唱K蹦迪,也再也没机会带着一两百个志愿者组织一两万人的活动享受成就感,没有和赞助商讨价还价后的小满足。

一切都太快了,不是毕业太快,而是我太快的接受了这个社会带给我的负面情绪。我沉浸在北京这么大我这么渺小的恐慌里,享受起了这种孤独带给我的忧郁感,所以然的停下了脚步,也许累了就该歇一歇,无论是身体还是情绪,然后擦干眼泪继续生活,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北漂生活吧。二十多岁的孤独,是北京的常态,但青春无价,保持初心。

二十多岁的孤独,北京的常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后海青年,千百万个北漂相同的漂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