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咸菜的祖师爷:“傻菜根”洪应明

作者: 拈花一笑

菜根咸菜的祖师爷:“傻菜根”洪应明

明朝明神宗万历年间,洪应明到南京求仕,居住在“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畔,从偏远的四川新都来到十里繁华的金陵胜地,客居他乡,囊中羞涩,备尝人世艰辛,幸得有几位前辈师长、同龄好友帮衬,尚能勉强度日。

秦准河商贾云集,人烟稠密,洪应明一边流连在烟雨江南的怡人风景中,一边和友人诗酒唱和,一边潜心著书立说,日子虽说过得清苦,倒也逍遥自在。

一日,好朋友于孔兼来看望他,到了饭点,洪应明端出清粥咸菜相待,玉色的米粥入喉即化,清爽温润,黑亮的咸菜咸香爽脆,回味无穷,于孔兼赞不绝口,连称这是人间至味,又问这是何菜?怎得如此美味?

洪应明默然一笑:“这个吗,是菜根呀……"

于孔兼道:“怎么没有一般菜根的苦涩老硬,入口竟是这般的香甜?"

洪应明说:“菜根味道苦涩,普通人稍微尝试,就丢弃不用。我觉得可惜,就将这些菜根腌制成了咸菜。我的菜根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我知道,美味急不得。我先将菜根用盐腌制,发酵一年后,去除菜根的苦涩,逼出菜根的香气。然后再用水去除菜根中的盐,在太阳下晾晒三日,让菜根更有嚼劲。最后,佐以花椒等香料,再腌制七日,才能端上饭桌。”

这一番制作菜根咸菜的宏篇大论,堪比《红楼梦》中被奉为制作宝典的宝钗的冷香丸和凤姐的茄鲞,而用料,却是毫不起眼,还被人们视为弃物的菜根,其用时之费、用工之精也只有生性淡泊的洪应明才能做到,于孔兼于是大为感叹:“性定菜根香”。

《菜根谭》的书名便由此而来,于孔兼在为《菜根谭》作的《题词》中写道:以“菜根谭”为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概括而言就是人不论身处何境,甘于清贪,咬得菜根,百事可成。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四川新都人,生卒年不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可以说他是一位颇为神秘的人物。他的长辈兼师长冯梦祯有云:“幼慕纷华,晚栖禅寂”,一语带过他一生的轨迹,早年还有仕途经济之心,晚年参透世事,归隐山林,对道教佛教颇有心得,半道半佛半隐士,从积极入世到超然出世,冯应明在历史的记载中渐渐神龙见首不见尾,如果不是一部流传千古的

《菜根谭》,几乎要湮灭无迹可循。

《菜根谭》中最广为人知的经典金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当为洪应明最真实的自身写照和人生感悟。“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地阔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此时的洪应明,从修身养性的个人修为出发,已悟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为返朴归真,不忘初心。

从早年的热衷功名、爱慕繁华到后来的优游林下、诚心礼佛,没有人知道洪应明经历过什么,想必尝尽了生活的艰难困苦,才最终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用文人之笔,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以语录的方式写就了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大道的《菜根谭》传于后世,成为教化世人、启迪后辈的一部思想宝典和滋养人们心田的一道心灵鸡汤。

因为《菜根谭》

,洪应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

同时,他也因为发明了菜根咸菜备受百姓推祟。

他手把手地教会了友邻如何制作菜根咸菜。清朝以后,菜根咸菜已成产业化趋势,许多经营菜根咸菜的手工业者,为感激洪应明对菜根咸菜的贡献,纷纷捐钱盖庙来祭礼他,并且尊称他为菜根咸菜的祖师爷。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就这样神奇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写的《菜根谭》,更是将菜根的精神发扬光大。

从菜根中悟出了人生大道的洪应明,因为自掏腰包不惜花钱收购人们弃之不用的菜根而被称为“傻菜根"。而事实上,大智若愚的他其实一点也不傻。胸中自有丘壑,拥有人生的大智慧,他已达到了滚滚红尘中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思想境界。

- END -

菜根咸菜的祖师爷:“傻菜根”洪应明

实习编辑:姜天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