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稀缺背后的心理逻辑(上)

作为一个90后,每个月的这两天身边就会有一群人哀嚎着要还卡债了。

我们是眼睁睁看着支付宝的借呗,花呗一步步登堂入室,进入自己的生活中的。

“开始可能是一双鞋子一顿饭,后来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现在可能还进支付宝的利息,都能买辆车了。”(这是我朋友的原话)

这几年层出不穷的网贷,信用卡贷,京东白条,美团钱包,微博借款······可怕的消费时代带来的不仅是提早享乐的风气,还有每个人日渐沉重的债务负担。

你可能没有结婚,没有房子车子,但你的支付宝花呗或借呗里,一定有负债。这几乎成了一种潮流和习惯。

今年疫情,很多单位停工,减薪,裁员或者倒闭。让个人的资金链出现断裂甚至崩溃的时候,我才发现个人债务负担是个难以忽视的社会现象。

但这一切的周转不灵的背后,其实是有其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在起作用

认识它,了解它,从而摆脱它,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财问题,还是一个关于认知能力

执行控制力的心理问题。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稀缺背后的心理逻辑(上)


贫穷是因为无能和懒惰吗?

试想这样一种情景。

假如你每月工资6000+,你需要承担房租(或房贷)2000+,车贷1000+,平时日常开销2000-3000。

虽然生活并不十分宽裕,但还算周转灵光。

突然,这个月发生了突发事件。父母需要你拿一点钱去急用,或者最好的朋友要结婚,或者有一个你一直特别想买但价格非常高的物品突然有了非常诱人的折扣。

你发现自己没有余钱,生活有点吃力。于是你想到了小额借款。虽然利息有点高但你觉得还可以承受。你打算分成几期来慢慢还。

第二个月,老板突然说要减薪(或者拖欠工资),你除了日常必须的开销以外,还清本期债务都有点紧巴巴的。于是你又想到再借一点,某行的信用卡利息低,所以你办了一张信用卡。

第三个月,你又面临同事结婚,公司聚餐AA,朋友相约旅行······

······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陷入债务危机就是从一件小事情开始的,当你反应过来时,这个债务的窟窿已经成为一个陷阱,将你牢牢拴在原地。

你总是很努力的工作,挣钱,甚至兼职接私活,有的时候甚至没有时间吃饭。

你天天过着996的生活,外卖甚至配送费太贵的都要货比好几家。

但每到月初,短信提示本月应还时,还是只能不停的拆东墙补西墙。

但这个窟窿依旧眼看着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你无能吗?这是因为你懒惰吗?

不是!当然不是!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稀缺背后的心理逻辑(上)


稀缺为什么会导致认知能力的衰退和执行控制力减弱?

资源都是有限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但相对于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事来说,时间就属于一种稀缺资源

金钱的稀缺是相对的。对于穷人来说,金钱是一种稀缺资源

在面对同样的500元,有钱人和穷人对于它的价值和认知是不同的。

穷人在消耗这500元时,会仔细推敲,认真琢磨,理性分析,试图将500元掰开了揉碎了花的物超所值。

在进行这一系列的思维专注时,就会陷入经济学所说的管窥

如果将我们的思维带宽比作双向8车道高速路

管窥就是指你只能紧盯你面前的目标,并紧紧挨着某一车道行驶。而忽略了整个路程的方向和目的地。

回到债务危机上来说,在你第一次超出自己正常的支出出现时,为了解决眼前缺少资金的难题,你的思维带宽突然变窄了。你只想着怎么在最快的时间里增加自己手里的钱,于是最简单的选择就出现了。

借用。

第一次借用就产生了。

后来就是稀缺的发生和管窥的恶性循环。

稀缺→管窥→求快求简洁→借用→稀缺→管窥

在时间管理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时间)稀缺→管窥→求快求简洁→返工(工作量增加)→稀缺→管窥。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的金钱或者时间这种资源始终处在上述稀缺状态,你的思维大部分就会被权衡占据。权衡让你时刻都陷入琐碎的选择和对比当中。从而降低你的认知能力。

宝妈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甚至产后抑郁。有一部分原因是时间的稀缺导致管窥。

管窥会让人的注意力只专注于解决眼前的事。但因为时间稀缺。所以事情一件接一件。

但人的意志力是会被消耗光的。

认知带宽变窄,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被自己忽略了,只剩眼前必须尽快,必须立刻解决的办法。渐渐地,情绪发泄和对周围的控制欲就会占领上风。

对自我的执行控制力减弱,失控现象就会发生。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稀缺背后的心理逻辑(上)


孤独就是一种社交稀缺

社交恐惧症产生的心理也是一样的。(这里讨论的是被动而非主动地社交恐惧症)

孤独就是社交稀缺。请想象某人刚来到一座陌生城市的场景。在老家,他有许多朋友,但在这里,他也不认识。几天之后,孤独的处境开始让他有所感触。他给还在老家的朋友们打电话,但感觉却不如之前那样亲密了。他觉得一个人出去吃饭有些,于是就坐在电视机前胡乱对付了一顿。这样怎么能认识新朋友呢?于是他决定在约会网站上碰碰运气,几封邮件来往之后,他定下了一次约会。但随着日子天天临近,他越来越紧张,之前的约会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让他紧张。约会当天,情况也不怎么理想。他想讲个笑话,但笑话说出来一点也不好笑,整个晚上都过得平淡乏味。他一直在琢磨接下来要说什么,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集中听对方讲话。这次约会真像一场噩梦。

---------《稀缺》埃尔德·莎菲尔

资金稀缺产生借用。

时间稀缺产生混乱和失控

社交稀缺产生孤独。

但社交稀缺不能通过借用的方式解决。孤独者只能通过专注自身的每一次社交表现来应对社交稀缺的情况。

但太过专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忽略倾听,无法从容聊天。他会聚精会神的专注在“对方是否喜欢我”,“讲这个笑话是不是好笑”。

这样的表现一定不会很成功。

于是新的恶性循环开始转动。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稀缺背后的心理逻辑(上)


结语

稀缺心态面对的真正的问题不是增加稀缺的资源,而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改变心态,是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上篇完

篇幅有限,上篇主要讲解稀缺的底层逻辑。解决办法将在下篇中详细讲。

思维的问题,心态的问题,只有追根溯源,才能让每个渴望改变现状的人在事情发生时保持警觉。

明白“道”,才能理解“术”。从而举一反三,彻底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态度,让生活发生改变。

本篇可能有些晦涩。但稀缺逻辑是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行为学。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与自控力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慢慢的弄懂它,对我们解答沉重的生活日常是非常有帮助的。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稀缺背后的心理逻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