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假期去看了第一部电影姜子牙。


说实话,《姜子牙》除了画面精美之外,人物塑造上并不太成功,而且导演高估了观众对姜子牙的认知。


过去,人们对于神是崇拜的,敬仰的,不敢违逆的。但现在,神真的有那么神么?少扯犊子,二哥不信你的邪。也就是说,平视,质疑,我可以选择反抗才是现代人的日常。


诚然,对于新生代的观影受众来说,他们对姜子牙是存在认知障碍的,除了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坐骑四不像、有根打神鞭之外,似乎也很难说出更多东西来了,因此,影片在没有过往经历塑造人物性格的前提下,那么剧中姜子牙对苍生的爱和救赎,就像是贴了标签的机器,只不过是按照标签程序运行罢了。


至于封神宇宙,二哥只能说还任重而道远。剧情咱就不聊了,我们来聊聊剧中人物吧。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第一个人物苏妲己:世俗偏见比人心更可怕。


你以为狐妖很可怕,其实比幻术更可怕的是人心,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偏见。不管你怎么解释,反抗,终究抵不过人们从一而终亘古不变的信念。


可苏妲己她只是一个被狐妖控制的傀儡,她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说到底人们种下偏见的种子,开出思想的邪恶,把一个个善良给扼杀!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第二个人物申公豹:坏人终有一天会变好。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申公豹是一个被执念所折服的不折不扣的坏人。无论是是之前电影哪吒,还是电视剧封神榜,大家似乎对他不好的影响已经做了定格。


导演的创新就在于,新设定的人物申公豹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哪怕耗去所有修为也要帮助姜子牙去和师尊问出这背后的真相。


也就是说,人是会变的,好人终有一天会变成坏人,坏人终有一天也会重新做回好人。这其中的原因,只因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环境不同,被环境折服,被环境左右,但是终有一天会醒,会找回那个当初的自己。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第三个人物姜子牙:终其一生只为一个信念,天下为公。


遵循内心,眼见为实。


哪怕世上没一人相信我,我也要相信自己的内心。哪怕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狐妖的幻术,我也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哪怕离封神只差一步,我也不牺牲任何一个无辜。


当人,妖,神三界失去平衡时,拯救的唯一筹码便是公平,让三界平衡,让每个人,妖,神的个体都拥有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权利。


是选择,也是对抗。正好符合哪吒里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第四个角色四不像:爱是一生追随,哪怕粉身碎骨。


宠物这个角色符合现代人孤独的本质。姜子牙去北海重新修炼时,除了申公豹跟随,剩下的就是“四不像”的陪伴。


哪怕最后粉身碎骨,我一生的使命就是护你周全。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第五个人物九尾妖狐:救赎是唯一的弥补。


师尊违背和九尾当初的誓言,导致九尾后代无一生还,九尾作恶人间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因为她受到了损失,而激发事态变坏的源头就是因为师尊的自私。


所谓弥补,就是九尾让自己后代重新活下来的救赎。她必须拼了命地去做这一切。她知道这是她复活狐子狐孙的最后机会,也是唯一的救赎。


是抗争,更是一种无悔的选择。


封神宇宙开篇之姜子牙观后

第六个人物师尊:把善良当做拯救苍生的借口。


关系冲突化一定是一方的利益缺失了平衡,或者一方违背了当初的约定,导致另一方受到损失,后果就是一场战争的开始。


电影里最大的“幕后黑手”是姜子牙的师父。先是为了一统三界而违背与九尾之间的约定,后来又以拯救苍生必须牺牲眼前人的善举告诫姜子牙。最后干脆全部杀掉,以绝后患。


虽然被姜子牙击破了,但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始终是被他一人主导。


这就是世人眼里的所谓神,什么玩意儿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