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最近,“地攤經濟”突然火了,基本是刷五分鐘朋友圈能看見十回

“擺攤”這個詞,身邊的朋友都紛紛嚷嚷著要開始“地攤創業”。

如今,國家支持,企業支持:

阿里發佈了“地攤經濟”幫扶計劃,提供超過700億的免息賒購

微信支付發佈“全國小店煙火計劃”,數字化工具推動“地攤經濟”提檔升級

京東宣佈啟動“星星之火”計劃,組織超500億品質貨源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

蘇寧推出“夜逛合夥人”計劃,在貨源、資金等層面扶持地攤經濟

......

曾經因為文明城市創建活動而幾乎絕跡於城市街頭的地攤經濟又重新復甦。

就像一首有關買賣的歌裡唱的:“當初你說要分開,分開就分開,現在又要用真愛把我換回來”。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地攤文化貫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朝代更換和商業貿易演變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有人靠著擺攤發家致富一躍成為大企業家,有人卻因此負債累累,更有甚者守著一方小茶攤20年順便成為流傳千古的大文豪。

今天,我們就來細細說道一下這位賣茶人的故事。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清康熙年間,山東淄博淄川的蒲家莊,一棵老槐樹下,一人擺著一個茶攤,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此人三十多歲,書生模樣,身材瘦削,穿著開襟粗布短衫,茶攤上放著一小缸粗茶和幾隻粗瓷大碗,簡陋而樸實,茶攤邊上擺著筆墨紙硯。

只要有人過路,他便一手端著茶杯把人攔住:“兄弟,看你滿腹華章,卻堆在肚子裡盡是濁氣,先喝我一杯茶吧,茶不要錢,只要你把那華章引出來。”

南來北往的客人,見到有書生在路邊奉茶,也不要錢,不喝白不喝唄。

於是,樹蔭下總有許多人喝著茶聊著天,聚在一起講了許多鄉野趣聞,海闊天空,談說古今。

甚至有些人為了“蹭茶”,可實在沒故事講,便胡編亂造,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亂扯一通,喝夠了茶水,便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漸漸地,他收集的故事越來越多。他將這些聽來的故事集結成書,取名《聊齋志異》。

不錯,擺茶攤的書生正是蒲松齡先生。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蒲松齡(1640-1715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城外蒲家莊人,清代著名文學家。

他的《聊齋志異》通過談狐說鬼的方式,對當時的社會和政治多有批判,認為那些狐鬼真的比某些“正人君子更可愛”。

蒲松齡出身於沒落地主家庭,17歲當秀才,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2歲時才成歲貢生。

可能是因為仕途一直不太順利,他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這本書上。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在蒲松齡居住的淄川蒲家莊東側約百米的山谷中,有一處天然自流泉水,早年清泉湧流,外溢為溪,大旱不涸,村民們遂砌石為井以蓄水。

當時,泉水深丈餘,終年水滿四溢,因而柳泉俗名又為滿井。泉邊有一株巨大古柳,蒲松齡和村民後又在泉邊植柳一片。

從此,井畔柳風拂面,翠枝婆娑,景色更加宜人,於是改泉名為柳泉。蒲松齡十分喜愛柳泉,且是泡茶好水,他便以此泉為名,自號為柳泉居士。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為了便於向人打聽各地風情和民間奇事,他想出了絕招:在路邊鋪張蘆蓆,擺個茶攤,只要行人講個故事,或說個奇聞,就免費飲茶,不取一文。

在西鋪村教書的日子裡,每天早晚時分,蒲松齡都會在大道旁擺上茶攤,熱情邀請過往行人入坐,久而久之,許多人都知道西鋪村有一個愛聽故事的“傻”先生,《聊齋志異》中的《席方平》就是這樣蒐集到的。

《聊齋志異》中說:“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簡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

他自己說,《聊齋志異》就是用茶水換來的。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蒲松齡每天坐候在道旁,一坐就是二十多年。

他在“茶攤”上收集到大量素材,寫成有關鬼怪傳奇的作品近500多篇,人到暮年,蒲松齡終於大功告成。

不知道做塾師的蒲松齡一共拿出多少錢買茶,也不曉得多少路客喝過他的茶,這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看似平常,卻是最接地氣的地方文化與地域文明形象。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聊齋志異》並不是蒲松齡唯一的傑作,他久居在鄉間,善於研究,學識淵博,不僅寫小說,還在醫藥和茶事方面頗有研究和心得。

蒲松齡在六十多歲的時候寫過一本《藥崇書》,專講茶藥的養生與健身,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茶痴”。

他在自己的宅院旁開闢了一片藥圃,種了不少中藥,經過實踐和研究形成了一種茶藥兼備的菊桑茶,既能止渴,又能健身治病。蒲松齡堅持喝自己配製的藥茶,活到了七十五週歲。

或許他就是用自己配製的菊桑茶,在家鄉柳泉設了一個茅廬茶亭,為過往行人義務供茶,聽他們講千古往事和人間奇談。

如果沒有那一杯杯茶湯,或許沒有他筆下的聶小倩和寧採臣,沒有王生和佩蓉.......

400年前的“地攤鬼才”,擺攤20年,靠賣茶賣成大文豪

觀世茶,您身邊的茶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