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還要戴口罩麼?十一旅遊有啥新規定?最新消息來了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秋冬季傳染病多病共防以及節日期間出行、旅遊、健康提示等有關情況。有哪些最新消息值得關注?一起來看!


疫情防控

當前形勢下是否需要繼續戴口罩?

在常態化防控的情況下,配備口罩,相當於普通老百姓的標配,隨時準備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在通風不夠好的地方,都要堅持戴口罩。

出門還要戴口罩麼?十一旅遊有啥新規定?最新消息來了


秋冬季到來,日常生活需注意哪些?

1、儘可能減少聚集。如果在聚集的環境下,保持良好通風、社交距離。

2、保持個人防護,不要放鬆。戴口罩、手衛生,對防控呼吸道傳染病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3、合理膳食、適當運動、良好心態以及充足的睡眠,提升免疫狀態。

4、如果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及時就醫。在就醫的時候做好個人防護,最好在基層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5、做好防護的前提下不要過於恐慌。


正常看病就醫有哪些新變化?

1、針對慢性病,包括腫瘤,包括透析人群、老年病人群、需要定期到醫院複診的患者,醫療機構都建立了相應的緩衝病區。

2、對急診急救的病人也採取了緩衝病區的模式。

3、有專門病房來解決孕產婦應急生產等問題。

4、鼓勵進行網上預約門診。


在應對秋冬季傳染病方面

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一是修訂完善新冠肺炎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方案。

在全面總結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全國疫情形勢變化及研究進展,我們組織修訂了第7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同時也更新完善了流感的防控方案,對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加精準、細緻的要求。

二是加快推進秋冬季各項傳染病防控工作。通過召開全國疾控工作推進會,重點省份傳染病疫情會商等等多種形式,調度指導各地在做好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做好流感、艾滋病、結核病等常規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三是組織做好秋冬季重點傳染病的防控準備。組織做好人員隊伍、檢測能力、防控物資、隔離場所等各項應對準備,確保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

特別是在加強人員隊伍建設方面,我們在全國範圍開展了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疫情現場分析研判等等多輪培訓,現在累計培訓醫務人員達到290萬,有效提升了專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

四是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地督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開展了17個省份的疫情防控工作實地督查,督促各地繼續完善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切實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準備,毫不鬆懈地抓好秋冬季傳染病多病共防工作。

五是加強中秋、國慶假期的疫情防控。中秋、國慶假期馬上就要到了,考慮到這個假期時間長、人員流動性大,旅遊、聚會等活動明顯增多的情況,我們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加強值班值守,築牢外防輸入舉措,強化重點場所的防控,做好健康教育、防控措施督查等一系列工作,切實保障假期疫情形勢平穩。謝謝。


十一出行


旅遊景區如何迎接十一假期?

1、嚴格執行限量措施。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不超過座位數的75%。

2、及時發佈旅遊景區的流量信息,指導遊客及時調整行程,合理規劃自己的旅遊路線。

3、實施分時預約制度。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避免遊客出遊時間過於集中。

4、強化現場秩序管理。採取有針對性措施,保持人員的間距,嚴防人員瞬時聚集。


公眾出行怎樣做到安全文明?

1、三提前

一是要提前瞭解旅遊目的地發佈的疫情風險信息,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旅遊。

二是提前關注旅遊、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發佈的一些出行信息,避免前往交通和氣候條件不利的、不好的地方去旅遊。

三是提前查詢旅遊景區的預約措施、開放管理措施、客流限制措施,提前做好線路規劃。


2、四謹防

一是要謹防不合理的低價遊產品,選擇與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的旅行社、賓館飯店、餐飲單位,要選擇具有合法運營資質的交通工具。

二是謹防進入未開放的區域。

三是謹防引發火災風險,不要在草木繁盛、樹木樹葉比較多的地方,以及在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菸、燒烤或者使用明火。

四是謹防出現不文明行為,在一些網紅打卡的景點,需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


發生旅遊糾紛怎麼辦?

發生旅遊事故、旅遊糾紛的時候,千萬不要衝動,要注意保留證據,理性維權。也可以撥打全國旅遊服務熱線12301進行投訴。

不會查健康碼怎麼辦?

目前,各地主要是在車站、港口、機場等場所要求查驗健康碼,個別城市在公交、地鐵環節要求查驗健康碼。為了方便不會使用或者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兒童等旅客出行,要求經營者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代查健康碼、協助信息填報等服務。旅客出行期間遇到這方面的困難,可以找工作人員幫助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