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批80後:你好啊,30歲


最後一批80後:你好啊,30歲

vx搜索:今夜景闌


最小的80後,你就要過30歲生日了,激動不激動?

30年,我們從幼稚懵懂穿過荊棘迷茫走到了堅定孤獨。

這一路上我們不斷地在撿起,也在不斷地在丟失。

拾起一張張撕掉的黃頁,你記憶裡的那些事還鮮明嗎?那些人還好嗎?

01.

人一生中,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使命,而童年是負責快樂的。

時光回到20世紀90年代。

萬物復甦的年代,也是貧窮的年代。

但童年的快樂與貧富無關。

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也沒有高樓阻礙,我們在院子裡大喊幾聲,就能招來玩伴,跳繩、打彈珠、踢毽子、躲貓貓...

天黑時,家長們高喊一聲“吃飯啦...”,又迅速散去各回各家。


最後一批80後:你好啊,30歲

野趣更是童年裡不可或缺的。

拿一副自制的彈弓上山找鳥,春天摘杜鵑,秋天摘栗子,每個季節山裡都有“野味”可尋。

或拎一隻水桶下河撈魚,從石頭縫裡翻出一隻手指大的螃蟹,在河水裡涮一涮就送進了嘴裡。

在那個沒有電商的年代,我們很喜歡門外拖著長音的叫賣聲。

媽媽最敏感的是清晨的豆腐聲,而我們最喜歡的莫過於裝在泡沫箱裡的冰棍和竹篩裡的麥芽糖。

不管有沒有錢,圍上去看一看也是必須,也許看著看著,媽媽就從口袋裡掏出了錢。

“寫完作業再玩”是童年的天敵。

我們最初的演員天賦都來自於“假裝在寫作業”。

擺在面前的作業,總是能讓我們想要拿出藏在書包裡的遊戲機,或先折一折紙飛機。

一邊玩,一邊豎起耳朵聽著屋外的腳步聲,在門被打開之前,我們一秒入戲“我一直都在寫作業”。

童年也是被寄予希望的。

老師一遍遍地教我們唱著《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和《走進新時代》。

但,童年對未來的憧憬沒有那麼高大。

我們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不知為何寸金難買寸光陰。偶爾對著天空發呆:誒,我什麼時候才長大啊!

這便是童年最大的憂愁。

02.

長大太慢,變老太快。

彷彿前幾日我還坐在教室裡學認字,今天就有人叫我阿姨了。

我們的青春期更是猶如昨日!

在文具店裡翻偶像的海報、褲兜裡踹著隨身聽,掛著耳機哼哼哈哈的萌妹子依然清晰可見啊!

偶像是青春期的一劑止痛藥。

不管你的偶像是金庸、路遙,還是周杰倫、科比,又或是閭丘露薇、楊利偉。

他們是我們在青春期裡的最後一絲自我。

能讓我們暫時忘記愛在窗戶外偷窺的班主任、望子成龍的家長、沒有到盡頭的考試,暫得喘息。

然而,青春期的主題曲是奮鬥。

我們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

坐在比自己還高的書本後,連打個盹都會覺得是一種罪過。

但大多數人的奮鬥都是摸著黑前進,迷茫又沒有方向。

而偶像是開啟夢想的一扇門。

我們有了崇拜的人,找到了真正能打動自己內心的東西,

我們開始想當記者、醫生、藝術家、科學家......

併為之奮鬥到天明。

那時,雖然三點一線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但我們並不覺得孤獨。

因為我們有戰友。


最後一批80後:你好啊,30歲

《最好的我們》劇照

青春期的友情真摯而沒有男女之分。

我們彼此相識於微,只憑共同愛好和真性情,建立起了革命友誼。

他們能和你一起暢想未來,也能悄悄地和你說喜歡上了哪個女生。

能在胸口偷偷地為你藏一份早餐,也能冒著被罵的風險和你翻牆去溜冰。

在叛逆期的時候,友情和音樂就是我們的救贖。

父母所有的不懂,他們都懂。

無論是在書信時代,還是在qq時代。

我都曾相信過“朋友一生一起走”。

以致於後來,我們有時竟傻傻分不清是友情還是愛情。

沒有悸動的青春期是殘缺的。

無論是欲說還羞的暗戀還是遮遮掩掩的明戀,那都是我們願意珍藏一生的東西。

也許最後我們難免要各奔東西,但因真心過,所以無問西東。


03.

10年前,當我們站在黃金時代的路口,望著觸手可得的未來時,一定想不到夢想照進現實後的真相竟是: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十數年寒窗苦讀,終於一朝變成了社會人。

無論是小城房,還是大城床。

大家都為了曾經的那份理想,身上的那份擔當勇往直前。

看過凌晨三點的夜空,擠過混著“沙林毒氣”的地鐵。

微信時代的到來,更讓我們沒有了真正的下班時刻。

我們在職場上一路磕磕碰碰,砥礪前行,為自己的簡歷添上了幾筆後,也積攢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們力所能及地去看了想看的世界,守護著想守護的人。

最後一批80後:你好啊,30歲

然而,我們的黃金時代也恰好了趕上房地產業的黃金十年。

工資增長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

我們在傾幾代人所有當了房奴後還沒開心多久,又被“正在被同齡人拋棄”的焦慮包圍,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走上人生巔峰?

在每個艱難時刻,我們都想高歌一曲“假如我年少有為”。

焦慮不能使我們的賬戶後面多出幾個零,卻能讓我們的頭髮越來越少。

在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後,我們又學會了和自己握手言和。

這個世上,有的人能活成自己想要、別人羨慕的樣子。

而大多數人竭盡所能,也只能活成一個平凡人。

有的人能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更多的人只能做“家庭的托盤俠”。

三十將至,成家立業的壓力接踵而來。

我們不敢後退,也不敢說不。

心裡裝的東西越多,我們的話變得越少,和朋友閒聊時,打的最多的字竟是“哈哈”。

我們不怕成年人的孤獨和種種不容易,只怕責任未卸,身體卻已經亮起了紅燈。

但,怕歸怕,我們還是不得不要帶著最便宜的枸杞,去熬最貴的夜。

10年寒來暑往,夢想已經逐漸遠去,留在眼前的只有最樸素的生活。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的話放在此處很應景: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

但我還是想對我們這些捱了錘的牛說:

逝去的時代不可追,未來的時代不可測,此時此刻不就是這一生的黃金時刻?

所以,未來還請我們即使受錘也要生猛著。

努力活成不用別人羨慕、卻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04.


我們在驚歎身邊的變化時,往往會感慨時間無聲。

當年爸媽抄著竹鞭追的那個小孩已經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而聲色俱厲的他們則變成溫和慈祥的老人。

我們的夢想從“我要當xxx”,通通變成了“我要財務自由”。

當初那些“談網色變”的家長們,現在正拿著手機問我們這怎麼弄,那怎麼搞?

曾經說過“一生一起走”的友誼,逐漸淡漠在了互聯網時代的線上關係裡。

而陪伴我們成長的那些偶像,也有的老了,有的逝去,有的崩塌。


最後一批80後:你好啊,30歲

指縫很寬,時間太瘦,30年一晃而逝。

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革新,也終於認清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不敢願我們將來仍然能像少年般明淨。

唯願我們走出半生,歸來身上仍有光。

你好,30歲!

作者:鄧景闌,自媒體“今夜景闌”主筆,主寫生活情感和人物特稿,歡迎你來圍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