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父母為什麼卻培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有一次參加一個朋友聚會,席間大家聊起孩子的話題,其中一個朋友說他的兒子是一個非常不自信的孩子,但讓他困惑的是,他和妻子都是非常自信、非常優秀的人,為什麼孩子卻這麼不自信?

他們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也盡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孩子,為什麼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自信的父母為什麼卻培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當他徵詢我的看法時,我並沒有急於給他具體的建議,而是向他講了我另外一個朋友的故事。

我有位不太熟識的女性朋友,面容姣好,身材苗條,開了一家小小的幼兒園,經營得還算不錯,雖然談不上多麼成功和優秀,但生活也算無憂。可她卻說自己過得不快樂,常常對生活感到迷惘,尤其是對自己非常不自信,無論是在陌生人面前還是在家人面前,她都不敢主動去爭取什麼。

自信的父母為什麼卻培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我對此感到很納悶,眼前的她明明是一個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人,為什麼會感到自卑呢?後來的交流讓我得知,她和父母的關係不是很親密,尤其是和媽媽的關係。原因就是她的媽媽不欣賞她,從小到大她很少從媽媽那裡得到肯定,反而經常受到媽媽的批評和指責,無論她做什麼事情,無論她做得怎麼樣,媽媽似乎總是不滿意。

我問她:“你的媽媽是個什麼樣的母親呢?”

她回答:“我的媽媽很優秀,她和爸爸在我童年時就開始開辦工廠,並把工廠管理得井井有條。媽媽是個略微強勢的人,但她的強勢是有資本的,因為她非常能幹和自信,她經常說只要她想做什麼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小時候我很崇拜媽媽,但在媽媽眼裡我卻是個無能的小孩,我學習不夠優秀,膽子不夠大,長得不夠漂亮,做什麼事情都慢吞吞的,總是達不到她的要求。因此,媽媽對我不是大聲指責就是唉聲嘆氣。


小時候我考了全班第三名,很高興地告訴媽媽,媽媽卻說:‘全班第三名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考年級第一名!’有時候考得不好,媽媽就更不高興了:‘現在就考得這麼差,將來你可怎麼辦?’我想學鋼琴,媽媽卻說:‘學習都學不好,鋼琴能學好?’聽到這些話,我總是感到很沮喪,從此便很少和媽媽談起我的事情。但是我原本還算不錯的學習成績卻越來越差,後來勉強考上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學。


大學畢業後,我立刻從家裡搬了出來,因為我非常害怕再聽到媽媽那些打擊我的話,那些話從童年就伴隨我一直到現在,讓我每次聽到都感到非常沮喪和絕望。”

在許多人看來,我這位朋友真的不算“無能”,她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還算不錯的生活,但在她的內心深處,她從未因此自信過,就像小時候,她的媽媽從不相信她能做好一件事一樣。

自信的父母為什麼卻培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講完我這位女性朋友的故事,我問聚會上的這位朋友:“她是因為這樣不自信的,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不自信呢?”

這位朋友突然明白了,他驚呼道:“我一直以為孩子不自信是孩子的問題,原來,是我的問題!”

性格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絕不僅僅是遺傳,更多的是環境的影響,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及相處模式於孩子而言就是最重要的環境,所以孩子是否自信並不僅僅取決於有沒有自信的父母,而更多取決於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是否給予了孩子足夠的信任。

嬰兒脫離母親溫暖而又安全的子宮來到這個冰冷而又陌生的世界時,都帶著莫大的恐懼,他們除了會吸吮母親的乳汁之外,其他什麼都不會,這種無力感怎能讓他們不恐懼呢?後來,他們開始慢慢接觸這個世界,如果他們一伸手,父母就說:“你不行!”他們摔了一跤,父母就說:“你看,我早就知道你會摔跤。”

自信的父母為什麼卻培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他們剛剛有了一點進步,父母卻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其他孩子比你強多了。”那麼孩子還敢再去嘗試嗎?還會對即將要做的事情充滿興趣和信心嗎?一個自卑的孩子就這麼誕生了。

沒有天生自信的孩子,也沒有天生自卑的孩子。

孩子的自卑與自信都是父母親手“塑造”的,但父母並不自知,卻還在那裡哀嘆:“唉,我的孩子怎麼這麼不自信呢?”他們並不知道,孩子是否自信最初並非取決於自己是否相信自己,而是取決於父母是否相信孩子。

自信的父母為什麼卻培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