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是針對暴君秦始皇很好的一個民間負面評價。清時,有人在《房縣誌》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在深山裡有人發現一種全身長滿長毛的人,據說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始皇修建長城的役徵,而躲入這深山老林裡,常年與世隔絕,變成這般模樣,傳說你要是碰到了這樣的人,他會問你"長城築完乎?秦皇還在乎?"你只需回答"長城未築完,秦皇還在、"他們就會倉皇而逃。這傳奇來自民間,對秦始皇的一種評價,可即使是傳說,也是有事實為基礎,可見百姓當時對秦始皇的恐懼和暴政已經上升到了一定詛咒的地步。

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回顧一下歷史,史上對秦皇的罵聲也是各種爭議,上段說到孟姜女哭長城,可是孟姜女記錄在《左傳》作者左丘明比秦始皇早死了一百多年,是左丘明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嗎?

孟姜女的困難來源於對古代,男子服U徭役,饑荒、戰爭等現象的側面反應,以一"思婦"體現,但是秦始皇修長城對百姓造成的苦難是毋庸置疑的

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當時的百姓種田才能掙得多少口糧,有的還不夠餬口,秦皇修建長城就得徵勞役,給官府幹活,天天能吃得上飽飯,還有工錢掙。百姓爭先恐後去修長城,甚至還嫌工期太短。可為什麼後人卻說秦皇修長城時對百姓是慘無人道呢?原因是因為後代的皇帝想要修建工程時,有免費的勞動力可以使,那服役徭役,在裡大家要搞清楚徭役和勞役的區別,雖然只是一字之差,意思可是背道而馳,徭役是徵集民間各階級的人進行無償勞作,這裡面也包括了兵役和力役。

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隋煬帝即位後,徭役更是頻起,嚴重得影響到了百姓們的正常生活,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即使如此,剝削者還信誓旦旦的跟老百姓說,"給你們飯吃,對你們已經是極好的了,如果你們是出生在秦皇那年代,要是死了就直接埋在城牆根下,用你們屍骨做地基。"這裡是根據故事裡敘述的,但是有常識的人應該會知道,這個說法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在這樣的謊言裡,百姓們,不得不承認此時代的自己還是應該值得慶幸的,是幸福的。可知,當時的百姓是多麼的愚昧無知,稍微回頭去翻翻秦律,也不至於此"天真"。

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接下來細算一下,秦始皇時期服勞役,有多少糧食可以吃。根據《秦律.十八種.司空》裡面相關記載:由官府提供飯食,男子每餐三分一斗,女子每餐分四分之一斗。當時秦律裡的一斗,有不同的計算方式,一石等於一百多公斤,十鬥是一石。有說法是,一石是三十多公斤,兩鬥等於一石。這樣算就是,一斗等於二十一斤多,另一種是一斗等於三十斤左右,男的按照這個標準去計算就是,每天七斤左右的糧食,女的有五斤過半,一個人一天吃5頓也吃不掉,基本上都是帶回去給家人吃,一人幹活,全家不餓,秦皇這點上還真沒苛待勞役。

除了管飯還給工錢,有欠債的,還不起的,去官服兵役役,給工錢,如果不要錢,就折換成小米,男的可以換來兩石左右,大概四百多斤,女的則是一石半,三百斤左右。我們根據現在的米價來算一下有多少錢,就按照一斤米3.5元/斤,男的四百多斤可以換1400元左右,女的則是1200元左右,關鍵這是不用繳稅的,淨收入。官府還在特定條件下,發佈衣物,弱勢群體在官府底下勞作,發放小米,糧食等。

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以上觀點來自各種籍記,書籍。不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嗎,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秦始皇本意是想要把趙、燕兩段城牆給連接起來,並非是想修建萬里長城,工程期沒有那麼長,被後人給過分誇大,修建長城可謂對勞役者來說,並非只是苦難與痛苦。

修長城秦始皇不給錢?別信謠言,工價高得老百姓搶著去還怪工程小

人對一件事物的評價總是容易走極端,還是因多個角度多個維度來看待過去與現在才好,也許可以瞭解到我們未嘗瞭解的新鮮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