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大家好,我是心念~

自從離開學校,踏足社會,開始工作,就意味著我們有大量時間和同事朝夕相處。工作之餘,相互之間免不了聊天說地,很多人會誤把同事當朋友來處,甚至無話不談,期望能收穫更好的職場人際關係,但往往事與願違。

因為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大家在同一個公司上班,除了合作關係還免不了競爭關係的存在,所以,在職場上,有些話題屬於聊天禁忌,不能隨意踏入。否則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導致自己吃大虧。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那哪些話題不能和同事聊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4點:

1、 透露自己的實際薪資

很多公司都遵循薪資保密原則,企業會根據員工的崗位、個人能力、表現情況來進行差異化定薪。當你與同事討論薪酬問題,得到的答案無非就是比你高或者比你低,不管高了低了,最終都會導致自己或者對方心理失衡,給心裡添堵。

所以,為了彼此的心裡健康,避免聊天陷入僵局,避免影響同事關係,實際的薪資情況還是不要討論的好。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如果同事主動問起你的工資,千萬不要傻不愣登地全盤托出,可以採用似是而非地回答去掩蓋。比如說“我入職時間比你晚,工作經驗也沒你豐富,薪資當然沒你高拉”,然後再轉移話題比較好。這樣既沒有迴避對方的問題,讓對方產生不滿,也保全了自己。

畢竟公司可一點都不喜歡相互打探攀比薪資的員工。

2、 暴露過多的私人瑣事

如果你把太多的生活瑣事搬到辦公室來,讓自己的私生活過於“透明”,那就很容易被大家指指點點,成為他們茶餘飯後職場八卦的焦點。

辦公室不是聊天室,夾雜過多私人感情,與同事領導討論太多個人情感和家庭瑣碎,你或許覺得把對方當朋友才這麼說。但其實,領導聽了會覺得你不務正業,不好好工作,公事私事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不能維持兩者之間的平衡,影響工作開展。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同事聽了,要麼覺得煩躁,要麼暗自幸災樂禍,要麼惺惺作態,基本不會有感同身受的可能,因此,不要過分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人會為你的情緒買單,這是成年人最基本的職場素養。

3、 宣揚自己的跳槽計劃

如果你有跳槽的打算,千萬不要跟同事討論。否則你會發現自己成為了公司的邊緣人,領導不再對你委以重任,甚至悄悄架空了你的工作權限,挪走了你的工作內容。道理很簡單,因為一個公司不會把自己的重要事務由一個即將離職的人去跟進。

一旦你跳槽失敗,那大家對你心存芥蒂,尤其是領導會對你有所防範,不再像以前那般相信你,而你和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將難以回到從前,甚至你自己都不好意思繼續留任,因為你先前的離職跳槽計劃已經路人皆知。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心念就在此摔過一個跟頭,簡直是過來人血與淚的教訓。

當時,我剛畢業入職了一家公司,幹了差不多2年,遇到了個更好的工作機會,打算下個月跳槽,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我將其分享給我一個長期的飯友同事,並囑咐她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沒想到,一週後的某一天下午,在上班路上遇到一個平時基本沒聯繫的同事,她突然問我,是不是要離職了。我驚到下巴都要掉了,問她怎麼知道的,她說大家都知道拉,她還是在部門同事吃飯閒聊時聽到的。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事已至此,我也不好再多留,領導看我的眼神都開始變得複雜了,也虧了這一次,我才深刻吸取了教訓,以後不再跟同事透露我的跳槽計劃。

4、 抱怨領導,討論同事之間的是非

職場的安全邊界,有時就在一念之間,即使你認為關係非常好的同事,你們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也要尤其注意,儘量不講領導的壞話,也不要去討論其他同事的是是非非。要記住,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比如,領導問你對其他領導的看法,你儘量不要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實在要說,就儘量說些好話,比如說“我聽其他同事說,王總監總是加班到很晚才走,感覺他很拼,其實我和總監也沒太多接觸,其他的倒不是太瞭解”。

千萬不要聊其他領導的私事,領導如果主動提起,你就聽聽,過過耳朵附和一下,不要瞎傳其他領導的八卦,小心被安排。

和同事聊這4個話題,可能“禍從口出”

寫在最後

很多職場人,尤其是剛入職的小萌新,渴望快速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其實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挑選話題時,還是要注意避免“禍從口出”。

公司是創造利益價值的場所,與其挖空心思去和同事打好關係,不如把這個精力花在快速提升自己身上,當你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時,自然會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青睞。

關注@心念HR,瞭解更多職場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