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基金会》|让“益”“利”共行,企业的战略慈善

《美国企业基金会》| 让“益”“利”共行,企业的战略慈善

提到公益慈善,你第一个会想到什么?捐款,汶川地震救灾,韩红基金会?还是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如果不是公益行业的人,常常会听到上面这些答案。很碎片,也常常是极端事件。确实公益慈善在中国专业化发展不到20年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常常被当代公益人称为中国公益元年。作为公益慈善行业上游的基金会也基本与此同步,可以说还是非常稚嫩的。每次大灾大难都会非常考验行业的能力,但似乎常常会出现让人失望的状况,如这次疫情期间武汉红会的捐赠物资发放不及时,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等问题。大众舆论更多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而业内大伙其实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只是这些系统性的问题过于复杂和坚硬,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好在一直有一群人在孜孜不倦的推动行业能力提升以及慢慢清晰化这些问题。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就是中国公益界向外学习的一个分享

《美国企业基金会》是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美国卷之一。通过美国基金会中心网提供的资料,通过美国的企业基金会案例让读者看到真实的美国企业是如何运行他们的基金会。对于中国企业希望在公益慈善领域有所作为可以其道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国的公益慈善随着经济的崛起而飞速发展,其中商业与公益的二元矛盾一直伴随着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争论归争论,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创业者开始做公益做慈善,这几乎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中国的慈善捐赠占比中来自个人和企业的金额已经可以和政府资助平分份额了。这个时候与其不断的质疑“企业”、“商人”做公益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如更进一步去探究如何去平衡这种二元矛盾让“益”“利”共行。

全书通过12个典型美国基金会的案例解析,让读者可以了解美国企业运作基金会的方式和特点,对国内企业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全书涉及的基金会有:

沃尔玛基金会

星巴克基金会

诺斯洛普*格鲁门基金会

耐克基金会

美洲三菱公司基金会

美国本田基金会

哈雷*戴维森基金会

基因泰克基金会

盖普基金会

福特汽车公司基金会

可口可乐基金会

埃克森美孚基金会

本书适合对公益慈善行业关注的小伙伴,也适合做企业战略规划的专业人士。它会打开你对战略慈善的认知大门一窥美国的国际企业是如何运营公益慈善的。

恭喜你,你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