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貴還是電池貴,看看奔奔E-Star你就明白了

奔奔E-Star的定價,告訴了你電池並不一定比發動機貴,定價這回事兒還得看企業良心。

我們在已經停產的奔奔上找到了5.99萬的頂配車型售價,縱然從賬面數據上來看其售價要比入門版6.98萬的奔奔E-Star價格更高,但其實從真正用戶角度上來說,奔奔E-Star的出現不僅僅為消費者解決了號牌問題,還能帶來更加出色的使用感受。

發動機貴還是電池貴,看看奔奔E-Star你就明白了

過去我們一直在說電池比發動機貴,相比於擁有知識產權沒有材料限制的發動機,電池約束性更強一些,所以新能源成本都居高不下,但我們在同類型產品上找到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定價上貴出萬元左右的奔奔E-Star,在配置上找補了回來價格差距。

後盤剎、電子制動、胎壓顯示、上坡輔助、遠程啟動、全液晶儀表盤、中控彩色大屏、LED大燈都是奔奔E-Star的優勢,相比之下其只是少了全景天窗、換擋撥片等一些配置,綜合考慮奔奔E-Star的科技感其實更高,主要體現在車機上。

發動機貴還是電池貴,看看奔奔E-Star你就明白了

一來二去,其實電池成本也並沒有比發動機成本更高,亦或者說長安新能源並沒有給奔奔E-Star定一個有失公允的價格,畢竟這個價位中的A00級電動車一來售價不低,二來配置較差。

看得出來,奔奔E-Star算得上行業中的一個全新star。

底氣來源於實力,寒冬之下補貼退補,不少企業已經放棄入門級電動車的生產研發製造,能堅守下來的必然是真正實力者,相比於其它競品,長安新能源在行業中“增配降價”的勇氣在於背靠長安集團,能夠擁有更好的推動力。因為在技術研發以及產品供應商,長安數百萬計出貨量能夠很好的均攤掉各種成本。

發動機貴還是電池貴,看看奔奔E-Star你就明白了

一臺車的生產設計成本,其實長安可以做到更低。

譬如說奔奔E-Star就是來源於老款奔奔,更換掉了燃油動力總成換上了新能源動力系統,從適用性上來說並沒有問題。32.2千瓦時電池包配上55kW的電機,中規中矩的動力配置行業中表現穩定,之所以如此在於零配件行業,長安新能源能夠以最低的成功購入到最高可靠性的技術型產品。

譬如說電機,單齒比變速箱這種相對意義上的大件兒,成本要比想象中的低,此外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下降,採購32度電池包的成本已經回落到3萬左右,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發動機貴還是電池貴,看看奔奔E-Star你就明白了

當然,電池包的成本還是要比發動機貴,10萬以內車輛沒聽過誰的發動機值3萬,但能夠跟自家燃油車比配置比價格,我想奔奔E-Star還是有極大的吸引力。

不要問我為何奔奔E-Star敢這麼做,問就是豪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