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休息时间,收到微信或者电话免费咨询的那种,是否该回复?

妇产科男医生鲁大夫


医生应该深有体会,从你踏入医学院开始,身边的人就开始把你当成免费资源,大病小病都要问你一句。后来当了医生,接受咨询更像是家常便饭,各种不联系的“好友”一下子都蹦了出来,争先恐后的让你看病。

这不仅限于现实生活,网络更是如此。这些医生都深有体会: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含在微博上说起一件事,一名素不相识的网友将母亲复杂的病情通过私信传给了她,希望她能加以诊断。王含只是坚持自己“微博不询病”的原则,便被这名网友责骂:“不善良”“没医德”“不是人”……

“亲朋好友也就罢了,还有很多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压根就不认识,但加了你的微信,平常不说话,一到生病的时候就想起你了。”林小清说,一个周末的清晨,一个并不熟悉的朋友发来微信向他咨询病情,他睡到中午醒了才答复。可第二天见面时,那个朋友便对他冷嘲热讽,说他不把朋友放在眼里,让林小清百口莫辩。

“时不时还有患者半夜一两点给我打电话,咨询完,他没什么事儿,安心地睡觉去了,我的睡眠却被干扰。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这哪里受得了。”吴宽裕说,从前患者喜欢要医生的电话号码,现在更方便了,直接用微信,有事没事都来问上几句,既占用了他的时间、精力,也让他觉得不被尊重。

路上碰见,吃饭坐在一起,上厕所撞到……也不管你有没有时间,愿不愿意,是不是你专业的,逮着就问,不问似乎就便宜你了。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年轻的医生粉丝少,容易应付;年长的医生和知名度高的医生粉丝多,常常应付不及,成为负担。难道做医生真的就该如此吗?医生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留给病人,就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吗?有多少我们本来用于学习专业理论、提高技术能力和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这样被无偿占用了。

北京这位专家在微信中发拒绝咨询的声明,应该与此有关:不堪其扰,不胜其烦,无形中消耗了大量自己的时间,以致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伤害了健康,在心理上留下阴影,甚至影响到对医学追求的美好感受。

医生的声明是万不得已又百般无奈推车撞壁后的呐喊,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熟人面情,仅仅有声明是无法轻而易举就达到不接受咨询这个结果的。需要全社会对医生尊重的氛围,需要全体国民的配合,需要医生强大的决心和定力。否则,声明就是声明,仅仅是声明而已,与他人无关,与医生也无关,最多就是你放的一个屁。

二、咨询不是简简单单“问一句”

咨询并不是你问一句,我就能告诉你的事情,这不现实。医生能做的,仅仅是在你详细提供主诉及病史等信息后,才能依据蛛丝马迹帮你找到可能的病因,这也并不能代表诊断!

所以我想对那些网络问诊的患者说,不是你一句“我最近不太舒服”,医生就能帮你下诊断!详细的询问既往病史、排除可能的诱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简简单单问一句就能解决的,请你不要打着网络上你也见不到我的心态,利用医生这个救人的职责,为自己打造免费的便宜占好吗?

有些人觉得医生就该为人民服务,谁叫你是医生呢,24小时接受免费咨询是你职责的一部分,理所应当,不应该有拒绝和任何的不耐烦,没耐心,应该时时刻刻精力充沛,热情,爱心,“仁光普照”,否则就是你医德有问题,就是不合格医生,应该受到谴责。医生不应该谈钱,也不应该有休息的概念,病人的需求就是你的方向目标,就是你医生活着和存在的理由,否则就不配做医生,就与高尚的医德相左,就是不可接受的,就该千刀万剐。

咨询不该是免费的,没有付出就不会珍惜,无偿的咨询让医生的价值贬值,是变相鼓励坐享其成,助长不劳而获,如果你选择消耗你的医生朋友,请自觉支付咨询费用。当然,如果你经济困难,请你大胆告知,相信不少医生会为你免单。

每一个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都在永不停歇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连着值班几夜没睡,耗竭着生命在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承受着非议和质疑,甚至是人身安全。

我们总是在呼吁医患双方相互理解,那么也请患方理解医生不堪承受这种24小时的免费咨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骚扰”。尊重医生请从尊重医生的劳动开始。

三、一些老患者还需要随访,但不想成为免费呼叫机,该怎么办?

很多医生都有自己常年需要管的慢病老患者,把手机号留给患者后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成了24小时的贴身呼叫机,有时候真的无奈又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有的患者已经成为了像朋友一般的存在,可无时无刻的咨讯,终将会让这段关系变质。

如何才能在不扰乱生活的情况下,体现自己医生价值的同时,还能稳固住这一段段关系呢?


把美的带给你


医生休息期间最好不要打搅发信息或者打电话咨询,因为医生上班时候接见各种不一样的患者医治已经很累。


ww红绿


"医生在休息时间,收到微信或电话咨询"类型的特殊境遇,我的真心感悟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回应自行,要因事,因人,因"轻重缓急"区别对待,按常理说,医生休息时应该安静养神,存储精力充沛的"能量",但如果收到了急需求救,非常紧急,"非我莫属"的特殊"咨询"案例,医生还是要"人性化"处理,"自我牺牲化"对待,"情感投入"化献出,"及时回应"中妥善安置。因为医生的职业是"战疫情"中的"逆行楷模",医生的"奉献精神"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别人的生存。白衣天使令人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