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期,社科院发出了《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其中包含1个主报告和19个专题研究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5.5%,农村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占到25.3%,也就是说将近1.24亿人。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可能存在1.3亿吨的粮食缺口,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品种的缺口为2500万吨。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1、三大主粮品种粮食产量。

从近些年国家统计局发出的数据来看,我国粮食总产量是连续十几年稳步增长的,比如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了594万吨,其中小麦和玉米同比分别增长了43亿斤和72亿斤,水稻总产量同比减少了50亿斤,大豆和薯类的总产量分别增加了43亿斤和3.6亿斤,从粮食作物的生产总量上来看,目前的口粮还是较为充足的。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2、我国粮食年度消费量。

根据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的预测,2020/21年度,我国玉米市场的消费总量为2.88亿吨,其中玉米饲料需求为1.83亿吨,工业领域的消费量为8300万吨左右,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61亿吨,如果2020年秋收时玉米总产量低于2019年,那么意味着后期玉米市场供应量将相对偏紧。

2018/19年度,我国稻谷的消费量为2.03亿吨,产量为1.99亿吨,加上以往的库存量,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稻谷的食用需求有下降的趋势。2019年我国小麦的消费总量为1.28亿吨,产量为1.33亿吨,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

3、主粮品种耕作面积。

根据国家统计局前期发出的数据,2019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41亿亩,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0.8%,其中小麦、玉米、稻谷的播种面积分别为3.56亿亩、6.19亿亩和4.45亿亩,同比分别下降2.2%、2%和1.6%,大豆的耕作面积达到1.66亿亩,增长幅度为10.9%。

2020年夏粮小麦的播种面积为3.41亿亩,比2019年的耕作面积减少了410.2万亩,近些年小麦的播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稻谷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不过今年是早稻播种面积明显增长,中晚稻、粳稻播种面积相对稳定。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粮食作物进口情况

1、三大主粮品种进口总量有限。

一直以来,我国对主粮品种的进口是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的,近几年的进口配额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比如2020年小麦、玉米、大米的关税进口配额分别为963.6万吨、720万吨和532万吨。

根据海关部门的统计数据,2020年前7个月,我国粮食进口总量为7451.2万吨,进口金额达到1875.5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2.7%和20.1%。虽然今年三大主粮品种进口明显增长,但目前均超过关税进口配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税进口配额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粮食安全。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2、大豆对进口依赖度较高。

早期我国属于大豆出口大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大豆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大豆的进口量出现“直线式”增长,2017年大豆的进口总量达到9553万吨,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几年大豆进口量虽然有所回落,但平均进口量超过8500万吨,大豆进口量占国内的消费总量8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占比90%。

2020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大豆5513.5万吨,与去年相比增长17.7%,按照目前的趋势看,全年进口总量有望再次突破9000万吨。

是否存在粮食危机?

今年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化,厄尔尼诺现象较为突出,沙漠蝗虫、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对粮食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多个国家主动减少粮食出口量,而本身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就存在一定的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当前正面临着50年一遇的大范围缺粮现象,全球范围内至少有27个国家存在严重缺粮,也就是说当地民众温饱上存在很大挑战。从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现状来看,国内存在粮食危机的可能性比较低,主要是有以下四个方面使得我国远离粮食危机。

1、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粮食作物有保障。 从古至今,粮食的战略地位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为了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划定了耕地红线,2005年时我国的耕地保有量为18.31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守住,那么后期粮源供应量就有保障,至少老百姓的口粮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当然出现粮食危机的概率就比较低。一直以来,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可以说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守住耕地红线可以说是保住了饭碗,当然,实际操作中还需看各地的执行情况。

2、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下滑的趋势,但总产量却稳步增长,屡创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粮食单产量的提升,这跟粮食作物的品种、种粮模式等有很大关系。为了推进种粮标准化,有效提升种粮效益,近些年高标准良田的建设也是不断推进,原来各家各户的地块较为分散,难以规模化种植,土地资源集中后,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有了基础,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试验田的亩产量屡创新高,这也体现出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3、继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可解决老百姓口粮问题。在种植粮食作物时,解决老百姓的口粮问题是根本,但也得考虑经济效益,如果主粮品种产量明显过剩,那么陈粮的储存同样不是简单的事,而且还会引发其他问题。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适当调减水稻、小麦等种植面积,非优势产区可以将耕地资源用来种植效益更高的作物;第二个调整方向是增加优质粮源的耕作面积,比如说小麦市场,普通小麦产量过剩,而高低筋小麦却需求持续增长;第三个调整的方向是巩固优势产区重要性,比如东北“粮仓”地位不能动摇。这些举措不断落实下去,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很大帮助,基本上可以解决口粮问题。

4、进口粮食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粮源供应量。进口粮源一直以来是较为敏感的,特别是国内粮食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每年依然有不少进口粮食冲击国内的市场,而且进口粮食的成本明显低于国内的市场价,比如说玉米价格,进口玉米均价为0.75元/斤,而今年国内部分地区的玉米收购价靠近1.3元/斤,内外价格差超过0.5元/斤。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进口粮源对国内的粮源供应总量是一种补充,比如2019年我国进口了1.11亿吨粮食,这类进口粮源流入国内的市场,多个品种缺粮的现象会明显改善。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粮食生产当前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大丰收,但不代表着粮食安全就没有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后期粮食生产同样面临较大考验,如果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国内“粮荒”现象也会出现,微尘微视界认为主要的挑战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种粮积极性呈下降的趋势。 在2019年以前,国内三大主粮品种价格较为平稳,每年的波动幅度不大,比如稻谷价格在1.5元/斤以内,小麦价格在1.3元/斤以内,玉米价格在1元/斤附近,亩产值在2000元以内。而农资、人工等费用却有增长的趋势,这就意味着种粮利润明显缩水,一年下来种粮收益不及外出务工一个月的收入,因此也导致农村愿意种粮的人群在减少,大部分是老一辈农民。如果这一代人逐步老去,而新一代年轻人却没有意愿种粮,那么将面临着谁来种粮的现实问题。

2、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粮食产量存在不确定性。农药、化肥合理利用的话,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种植户对农药、化肥依赖度过高,认为肥料用的越多,土壤肥力就越强,结果就是土壤板结现象较为突出,过量使用肥料反而不是好事。另外,稻田中出现病虫害时,大部分种植户首先考虑的是药物防治,同样也存在过量使用的现象,也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粮食作物的抗药性也明显增强。这些不利因素的形成,跟当前农民的种粮习惯有关,这种转变短期难以扭转过来,从长远来看会对后期粮食产量形成不利影响。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3、粮食浪费和消耗问题,影响着粮食供给量。近期,人们可以感受到宣传节约粮食的氛围明显增加了,原来各种“大胃王”也不见了踪影,说实话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在餐饮行业的浪费现象很突出,而且这种价值观如果不纠正过来,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忽视粮食问题。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每年浪费掉的粮食和各种损耗掉的粮食,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数据是非常可观的,说明多方面对节约粮食的意识并不强。如果节约粮食的价值观未正确树立,粮食储存、运输上的浪费现象未得到有效改善,那么同样会影响粮食的供应量。

4、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耕地面积面临诸多挑战。如今在农村种粮的农民主要分为几个群体,一种是老年人在家,会种一些口粮品种供自家食用,这类人群种粮面积往往不会很多;另一种是种粮大户,有的流转土地50亩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亩,这种种粮大户可以说是当前产粮的“主力军”,对粮食生产有着示范作用,因此也是各地扶持的重点,但不少种粮大户也出现“退租”现象,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无论哪个群体在种粮,但有一个趋势是共性问题,那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基本上往城镇发展。此外,农村的耕地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抛荒、占用耕地建房等现象也同样存在,大面积出现时,会影响后期粮食生产的根基。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们该怎么做

1、减少浪费粮食现象。

小时候,长辈们经常说起自然灾害缺粮的那些经历,经常一边干农活,一边还挨饿,能够天天有红薯、稀饭吃都算不错的,去河里抓鱼虾才能稍微改善下伙食,一两个月没有猪肉吃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老一辈人养成了节约粮食的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米粒掉在饭桌上会捡起来吃掉。而如今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对种粮时的辛苦也不了解,铺张浪费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在巩固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我们民众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落实下去,比如按需就餐,不大吃大喝。

2、适度提高粮价,同时控制农资价格。

如果想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那就得想办法提高种粮收益,只要实际种粮的农民不明显缩水,那么我国粮食总产量就还有增长的空间,自然也就不会存在“粮食危机”的问题。提高农民种粮收入,有三种可行的方式,第一种就是提高种粮补贴,可以以奖代补的方式,让实际种粮者得到实惠;第二种就是适当提高粮价,比如将小麦托市收购价由1.12元/斤提升至1.3元/斤;第三种就是对农资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农民的种粮成本不明显增长,这样利润空间就会提高。

3、控制粮食进口总量,确保主粮品种自给自足。

当前,进口粮源成本较低,有的粮食品种低于国内粮价30%以上,如果扩大粮食进口量,短时间内可以直接受益,因为相关成本降低了,但这样的“糖衣炮弹”并不是好事,一旦进口粮源在国内的市场占比较大,那么低粮价就不太可能出现。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何时都应当执行主粮品种关税配额制度,让粮食的进口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老百姓的口粮品种,应当实行完全自给自足。

专家丨“十四五”末可能存在1.3亿吨粮食缺口,我们该如何应对

总之,从现阶段的情况看,我国暂时还不会出现“粮食危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会有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也不宜盲目乐观,居安思危的意识必须时刻铭记,特别是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如何让我国粮食产量能够完全满足实际消费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