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被我侄女驚到了,親身告訴你一歲多的孩子懂不懂性別之分

我昨天被我侄女驚到了,一歲多的寶寶就知道,換紙尿褲就要媽媽,爸爸爺爺不能看,洗澡也要媽媽奶奶洗,所以從小就告訴她男女有別,她是知道的。

有很多的家長會說,現在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沒關係,現在教育孩子有關性別認知方面的知識是不是太早了,還有些家長會覺得告訴孩子有關性等隱私方面,難以說出口,其實這樣是家長進入了一種誤區裡。孩子的性別認知教育越早越好。那麼,性別教育是啥?

簡單講,性別教育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所謂男女有別,無論哪種社會文化,都對男孩和女孩有著不同的要求,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正確的性別角色,可以幫助他發展出適合自己性別的個性風格。為了不養出“娘娘腔”或者“女漢子”,也是為了更好保護自己。

我昨天被我侄女驚到了,親身告訴你一歲多的孩子懂不懂性別之分

教育寶寶要保護自己的身體

有的媽媽可能對寶寶的性別教育不是很重視,等寶寶長大了自然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性別了。

但若是發現女孩子和男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隨便的被其他寶寶親吻都不拒絕,那可就有問題了呢。

家長必須明白一點,父母比任何人都有責任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

尤其是隱私部位,要簡單、明確地告訴孩子——除了爸爸媽媽(或其他可信任的家人),沒有任何人有權利看、或者摸!要讓孩子從小培養起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可以給寶寶看:《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這圖文書籍。

我昨天被我侄女驚到了,親身告訴你一歲多的孩子懂不懂性別之分

嬰兒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將男性與女性的聲音和照片進行匹配,在近1歲的時候就可以確定的區分男性與女性的照片,3歲以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準確的說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國內外已經有大量的研究都表明:3-5歲是幼兒性別意識發展的敏感期。對此,崔玉濤表示,從一歲左右家長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我昨天被我侄女驚到了,親身告訴你一歲多的孩子懂不懂性別之分

其實性別教育,父母的示範和榜樣很重要。

我們不僅不要給孩子造成性別有優劣之分的印象;還要各司其職,展示自己的性別優勢,不要指望可以替代另一方,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在家裡的角色是互補的。

和其他家庭教育一樣,性別教育,身教遠勝於言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