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正常的学习,作为父母肯定非常着急,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络游戏呢?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一、孩子游戏成瘾,需要寻找孩子自身的缺失

许多家长可能会说,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缺失的?

换位思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原则,对于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确实有很多不满足、不快乐。需求,有物质和精神两类。无条件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反而不能让他们体会到快乐;而在精神方面,他们的缺失远远超过上一代人,比如:

被爱及被关注的缺失;

被认可的缺失;

自主感的缺失;

存在感的缺失;

交往需要的缺失

等等。

找到了孩子的缺失,家长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二、孩子游戏成瘾,家长需要反思

有这样一个男孩,小学时候很听话,学习成绩很好。父母为了预防他打游戏,不准他用电子产品。到了五年级,他受到同学影响,突然开始打网络游戏,自己偷偷用压岁钱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吃完晚饭、做完作业,他就溜到房间,关上房门。爸爸闯进房间,发现了怎么回事后,把手机摔在地上,把儿子揍了一顿。然后,让他写了保证书,保证今后不再买手机,不和打游戏的同学一起玩。

另外,压岁钱没收,每周零花钱开始严格管理。孩子被打怕了,小学最后两年风平浪静,考上了当地一个不错的初中。到了初一下学期,孩子对妈妈提出,学习很辛苦,同学们都打游戏,他也希望稍微打打游戏放松一下。妈妈就和爸爸商量了,确定周末可以打两个小时。孩子开头执行得很好,慢慢地就超时。爸爸一怒之下,没收了手机。过了一段时间,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反映孩子成绩下降很快,课间打游戏,没收了一只手机。父母一问,手机是爷爷奶奶给钱买的。这次,爸爸火更大了,回到家举起皮带抽了儿子。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此后,儿子没有在家打过游戏,但是三个月没有和爸爸说话。两年后,他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因为高中离家远,孩子开始住校。没多久,班主任打电话来,说他旷课跑到网吧打游戏。这一次,没等爸爸动手,儿子就跑掉了。爸爸在后面喊,你有种就别回家。两天后,妈妈在一家网吧找到了蓬头垢面的儿子,他正在大呼小叫地指挥团队,桌子上是一堆方便面盒和空的可乐罐。无论妈妈怎么劝,儿子都不愿意回家。后来,爸爸承诺不再打骂,孩子从学校办了休学手续,总算回家了,继续没日没夜打游戏。

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它给家长的启发是:当发现孩子玩游戏时,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打骂或者断绝经济来源等方式去阻拦,否则你会发现孩子出现了更多问题,出现更糟糕的结局。此时需要冷静地思考应对之策。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三、孩子游戏成瘾,家长不能“恨”孩子

孩子游戏成瘾,家长心里焦急,往往会恨铁不成钢。实质上,这种“恨”是对孩子爱的表现,孩子却并不一定理解。所以,家长不能“恨”孩子,而只能表现出比以前更爱孩子,要多抽时间陪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游戏成瘾的原因很多,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缺少父爱母爱;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在外工作,长期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祖父母对孙子过度溺爱;有的孩子因为父母一味从物质上满足孩子,要啥给啥,却很少真正关心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有的孩子因为父母没有给予正确地引导等等。孩子一旦走进五彩缤纷的游戏世界,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很容易上瘾。如果家长“恨”孩子,就容易简单粗暴或打或骂,使孩子叛逆,破罐破摔,甚至离家出走

总之,"恨”,不能解决问题,情急之下,可能还会酿成无法弥补的过错。要把对孩子的“恨”转化为对孩子的“爱",在爱心的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四、做好“加减法”,助力孩子脱离游戏瘾

一是“做减法”。家长与孩子商量制定每天的作息计划,循序渐进帮孩子逐步脱瘾。比如,孩子原来每天打游戏6小时以上,第一周可以减为5小时,第二周4小时,第三周3小时,第四周2小时。如果每天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做不到时则可以采取扣减第二天的游戏时间等办法处罚,也可以将孩子最喜欢的食物、娱乐、看电视或其他活动予以减少,如不给买冰淇淋等,但千万不能打骂孩子。采取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家长要有耐心,要监督执行到位,持之以恒,2个月内效果会很显著。

二是“做加法”。“加法”之一:给孩子打游戏附加条件,比如要求孩子每打一个小时的游戏必须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心得体会,且必须保证心得体会的质量,不写和不写好就不准打游戏,写完可以允许再打。“加法”之二:采取兴趣添加转移法帮助孩子,如带孩子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游等,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达到逐步淡忘游戏的目的。同时,家长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多请老师出主意想办法,共同配合帮孩子戒除游戏瘾。

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多想助力孩子脱离游戏的加减法。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五、多沟通,提升孩子的人生认知

父母要耐心地寻找各种机会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提升人生认知,例如:

人生固然五味杂陈,有快乐也有痛苦,但是总体上是美好的;积极的心态能提升幸福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好玩有趣的事很多,何必盯着打游戏一件事。

好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个好大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积极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高看,而是让自己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提升孩子,也是提升自己。

孩子有了游戏瘾,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试试这些办法

请家长记住:我们并不倡导孩子犯错误,但是从人生的长远视野来看,迷茫、挫折、失败,远比一帆风顺有意义。从游戏瘾中走出来的少年,对未来人生的诱惑更有"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