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打造 中醫高層次人才“進階路”成型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王小波)“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以下簡稱“國優人才”項目)十七年一以貫之,成功探索建立了高層次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10月10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主辦、世中聯(北京)遠程教育科技發展中心承辦的“第四批全國中醫(臨床、基礎)臨床優秀人才研修項目”第六期中醫藥經典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講話時如是表示。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03年啟動的“國優人才”項目,是我國最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項目。十七年來,該項目已順利開展四批,累計培養了1337名“國優人才”,成功打造了“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國優人才-一線中醫藥骨幹”這一梯次完備、清晰有效的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進階路”,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十七年“四個堅持” 80高齡“班主任”堅守陣地

據瞭解,“國優人才”項目選拔具有紮實理論基礎、較高臨床水平、培養前途的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員作為培養對象,通過嚴格考試,擇優遴選,採用“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強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重點培養。自2003年啟動以來,已培育了四批,依次分別為215人、222人、500人、400人。

王志勇評價說,十七年來“國優人才”項目秉持“四個堅持”,已成為中醫藥人才培養的經典項目、品牌項目:

——堅持項目定位始終不變。“國優人才”項目始終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實施的中醫藥最高層次的人才培養項目,始終把理論上有創新、學術上有專長、技術上有專攻、療效上被公認作為優秀臨床人才的培養目標。

——堅持遴選標準始終不降。1337名研修學員均通過統一考試按照排名順序產生,均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主任醫師職稱,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十年以上、年齡不超過50週歲,共同具備起點高、基礎好、潛力大的特點。

——堅持組織管理始終不放鬆。“國優人才”項目由國家中醫藥局親自抓、親自管,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和研修學員所在單位各司其職,搭建網絡管理平臺共同管理;國家中醫藥局人事教育司對研修過程及成效實行全面、全程、動態網絡管理,同時嚴把結業考核“出口關”;委託承辦單位世中聯(北京)遠程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嚴格按照計劃實施中醫藥經典培訓,第四批還委託上海中醫藥大學進行強素養訓練。

——堅持投入力度始終不減。中央財政給予項目的專項經費支持不斷增加,2003年啟動的第一批研修項目,研修學員人均專項經費為6.86萬元;2007年第二批項目,人均經費7.85萬元;2012年第三批項目,人均經費增至9萬元; 2017年第四批項目人均經費已達20萬元。

在人力資源的保障供給上,中醫藥老專家們的付出與努力、責任與擔當,是“國優人才”項目成功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十七年來,國醫大師孫光榮始終如一全身心地投入‘國優人才’的培訓工作,令人敬佩和感動。”談及這一點,王志勇甚為動容。現已八十高齡的國醫大師孫光榮,自2003年項目啟動至今,一直擔任中醫藥經典培訓班班主任和主講老師,帶頭堅守著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的前沿陣地。

300餘位名家授課 “四大成功”結碩果

王志勇指出,正是得益於“四個堅持”,“國優人才”項目十七年一以貫之,圍繞培養全國優秀中醫人才這個中心任務,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

一是成功探索建立了高層次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研修項目遵循中醫藥人才讀書臨證、臨證讀書的成長規律,探索建立了“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強素養”的高層次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

二是成功傳承了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包括國醫大師、院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在內的300餘位中醫藥名家擔任了四批中醫藥經典培訓的授課老師。此外,項目支持學員拜三位以上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以及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代表性傳承人等為師。

三是成功搭建了高層次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平臺。據瞭解,第一至第三批“國優人才”項目937名研修學員中,已有11人入選岐黃學者,124人成為國家級師承指導老師,90%的學員擔任了科室主任及以上職務。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批項目,目前已有61人獲評省級名中醫,46人入選各類省級以上人才計劃,40人成為博士生導師,73人在國家級學術團體中任主委、副主委和秘書長、副秘書長等職,250人擔任科室主任及以上職務等。

四是成功輻射了研修項目,推動了高層次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山東、上海、江蘇、河北、湖南、江西、陝西、吉林等15個省(市)參照該項目,設立了省級研修項目,培養省級優秀中醫臨床人才4000餘人。

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成長途徑”。孫光榮說:“‘國優人才’已成為國家中醫藥隊伍高端人才的重要層級,是中醫藥事業發展承前啟後的主力軍!”

另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岐黃工程),計劃用5-10年時間,評選表彰300名左右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培育500名左右岐黃學者、3000名左右中醫藥優秀人才、10萬名左右中醫藥骨幹人才。

“結業”不“休業” 加大“國優人才”使用力度

據悉,第四批全國中醫(臨床、基礎)優秀人才研修學員經過此次第六期培訓,將正式結業。

然而,王志勇提醒各位學員:“‘結業’不等於‘休業’,還要繼續不畏艱苦、砥礪前行。”他為此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堅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二是要堅持德業雙修,努力做到德業雙馨;三是要堅持不斷創新,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四是要堅持示範引領,帶動中醫藥人才培養。

王志勇同時表示,各個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和各個研修學員所在的單位,要加大對“國優人才”的使用力度。

王志勇特別指出,第四批研修期間承辦單位創建的“岐黃新聲論壇”要繼續辦好,使之成為全國中醫藥優秀人才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常設平臺,帶動中醫藥人才隊伍素質整體提高。

對於“國優人才”完成研修後的發展,孫光榮提出,希望學員走出研修門檻之後做到、做好三個“堅持”、三個“注重”:第一,堅持研究中醫學之源流;第二,堅持研究中醫優勢病種;第三,堅持研究中醫藥事業發展態勢;第四,注重醫德修養;第五,注重文化修養;第六,注重言行修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