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著名的暗戀,只有死亡才能終結

阿申巴赫,一位追求極致美的藝術家,他覺得只有在威尼斯才能找回在生活中失去的美好,但前往途中遇到的卻是灰暗陰鬱的天空、潮溼發黴的船板、邋遢駝背的水手、陳舊昏暗的意大利老船、假扮年輕人的醜陋老人以及野蠻兇狠的貢多拉船伕,威尼斯麗都島只給他帶來了一種極度想逃離的衝動,旅行還未真正開始他就已經想要草草結束,直到他遇見了擁有如神祗一般美貌的波蘭少年達秋……

那場著名的暗戀,只有死亡才能終結


故事的原型,也許就來自於作者一場無疾而終的暗戀。1911年的春天,托馬斯·曼與妻子一同前往威尼斯度假,邂逅了華沙的莫斯男爵之子弗拉迪斯勞。托馬斯·曼被少年的美貌所吸引,常到海灘望著這位美少年,但卻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但返回德國後,他發現自己對那位少年念念不忘。於是同年初夏,他為調劑另一本長篇創作的緊張心情,在閒暇之餘,寫了這個名為《魂斷威尼斯》的中篇。

那場著名的暗戀,只有死亡才能終結


書中的阿申巴赫對少年的美貌深深痴迷,甚至為了他甘於在瘟疫瀰漫的威尼斯駐留。然而,隨著這種美的滲透,阿申巴赫心中的慾望漸不可控,一貫堅持的剋制與理性土崩瓦解。他一如既往地在海邊觀賞塔齊奧時,死亡如受到極致之美的傳喚般悄然降臨。


那場著名的暗戀,只有死亡才能終結

【書名】 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作者】 [德] 托馬斯·曼(Thomas Mann)

【譯者】 邢亞文、馮丹妮

【責任編輯】 馮丹妮


作品簡介


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作家托馬斯·曼(Thomas Mann)寫於1912年的著名小說,故事發生在瘟疫肆虐的威尼斯,主人公最後也因瘟疫死於威尼斯。1971年被意大利現實主義大師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拍成同名電影。


故事的主角,德國慕尼黑著名作家古斯塔夫·馮·阿申巴赫(Gustav von Aschenbach)長年克己、勤勞地經營著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在他知天命之年,終於對工作感到倦怠。他“向來認為旅行不過是一種必要之惡,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苦差事,是為了身心健康不時做出的必要妥協。”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看見一個外貌頗不尋常的怪傢伙似乎是去旅行,激發了他“對新奇遙遠景色的嚮往,對自由、解脫和忘卻的渴望”,於是輾轉前往水都威尼斯度假。


威尼斯華麗得化不開的美景,喚醒了阿申巴赫的內心長久的感性思維。在異國國度裡他邂逅一位美少年達秋(Tadzio),他深深愛上這位俊美如希臘雕像的波蘭少年,“他的太陽穴和脖子附近垂著一綹綹蜜色的鬈髮,肩胛⻣間的絨毛在陽光下透著金⻩色。少年的上身覆蓋著薄薄一層皮膚,隱隱可以看⻅其下肋⻣的精緻輪廓和勻稱的胸膛。他的腋窩像雕像的一樣光滑,膝蓋後面的凹陷處也同樣光滑,閃閃發光。藍色的血管在他的皮膚下游走,彷彿他的身體是由某種比肉體更透明的東⻄構成的。”


與此同時,悶熱的威尼斯爆發了一場霍亂,官方刻意封鎖消息,阿申巴赫一開始並無知覺。當他發現遊客紛紛走避,逐漸瞭解事態的嚴重性,但為了多看達秋一眼,他選擇留在了被瘟疫所籠罩的威尼斯,繼續在大街小巷跟蹤那少年。後來他做了一場夢,夢見原始部落裡野蠻人正在放蕩淫亂的進行祭神。他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衰老,為了博得對方的歡心,他開始染髮化妝,好讓自己煥發出青春的姿態。長時間的追逐,使他筋疲力竭,最終因為吃了過熟的草莓而得霍亂使他一病不起,孤獨地死在荒涼的海灘上,老人垂死時最後的眼裡,仍是那位水仙花一般俊美的少年。


作者簡介


保爾·托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德國作家。二十世紀初,德國文學界出現了一顆光燦奪目的巨星,華光熠熠地照亮了歐洲整個文壇,贏得了世界各國千百萬讀者,這就是192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托馬斯·曼。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一經發表便引起轟動,奠定了他在德國乃至歐洲文壇上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