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這幾天辦公室開始流行一件事:一邊對著電腦看著美食綜藝 《風味人間》,一邊吃外賣。

這是一種非常自虐的行為。畢竟大家平時中午的外賣,是這樣的: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而《風味人間》裡的食物,是這樣的: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風味人間》裡最吸引人的,絕不是那些天價食物,而是那些能讓人一秒鐘想起來爸媽手藝的家常菜。

我讓大家翻出了今年回家過年時拍的年夜飯。它們長這樣: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爸媽做的菜總是特別紮實大碗,而細節的地方又特別講究:能剔骨的就剔骨,能弄多幹淨就弄多幹淨,連做的排骨湯,排骨都是一口的大小。

兩週前我問過你們,你的家人,曾用哪樣食物表達對你的牽掛?

我收到了 2000 多個故事。全部看完以後,一是餓,二是深切體會到,家人為我們弄口家裡的吃的,能有多不怕麻煩。

不在身邊的兒女,爸媽總是有很多擔心。

但很多工作、生活上的事,他們也不知道從何問起。

所以到最後總是匯成一句:你在外面,會不會吃得不好啊?

每個爸媽都曾擔心的問題:

你在外面,會不會吃得不好啊?

作者:新世相的讀者們

1

只有媽媽做的排骨湯,

每塊排骨都是一口大小

@喜目

大學四年都是離家2000+公里,現在開始正式工作,一直離家很遠。

每次回家都會和媽媽說我要喝豆芽排骨湯。回來時要喝一次,臨走時還要再喝一次。

今年開始正式工作了。壓力大,有次躲在公司樓下哭了一個小時。特別想喝媽媽做的豆芽排骨湯,就找了一家賣湯的店。

點了類似的湯,看著碗裡的骨頭,才發現媽媽做的排骨,永遠都是一口的大小。

2

我媽說給我帶點叉燒回北京,

一帶就是 15 斤

@蛋不是雞蛋

回京前一天媽媽說要做叉燒給我帶回去吃。

結果我媽提前一晚買了十五斤豬肉。我早上七點的火車,她凌晨三點多起來做好晾涼。

回京之後,晚上煮方便麵吃時就可以放幾塊叉燒,好吃到流淚。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3

媽媽癌症晚期生命還剩兩個月,

還是要給我做艾葉餈粑

@摩西摩西

媽媽癌症晚期時,我們瞞著她說一切都在好轉。她一直說,為了我和我爸,她會好起來的。

生命還剩兩個月的時候,媽媽還要做我愛吃的艾葉餈粑。

艾葉粑粑要做得好吃很費時,很費事。要採集新鮮的艾葉和麵,艾葉乾枝很硬切碎,揉搓,全部揉成小碎葉。

她說我學不會,說以後想吃都給我做。

但我那時想,可能都沒有以後了。

現在媽媽去世三年了。沒吃完的好幾個餈粑還在冰箱裡捨不得扔掉

每次出去吃飯看到菜單裡有艾葉餈粑都會點,卻再也不是媽媽的味道。

爸媽做菜,總是怕你不夠吃

4

哪個出國留學的人,

冷凍櫃裡沒塞滿過爸媽包的餃子餛飩?

@社會閒散人士小吳

爸爸媽媽來加拿大來參加我畢業典禮,呆了十天就出去吃了三餐飯,剩下的時間每天給我做飯吃。

走之前包了薺菜大餛飩,烤了芋艿,切好了年糕留給我。讓我好好照顧自己。

媽媽在中國超市買的薺菜,芥菜是一顆冰凍成一袋塑封,她問我:薺菜這東西你們居然是這樣吃到的?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他們給我包了一個宜家的大號保鮮袋的餛飩。我一直把它們留在冰箱裡,捨不得吃。

可能出去留學的人都這樣吧。我男朋友他媽去年過年來包的包子,到現在還有七八個。

我說要不扔了吧,不能吃了,他不肯。

5

我隨口說婆家的醬油太甜了,

媽媽就裝了兩泡沫箱的調料來看我

@圖圖

懷孕時特別想念家鄉菜,給母親打了兩三次電話,說山東這邊的醬油甜,炒不出來回鍋肉的味道;

醋也不是四川醋的酸味,想吃白水煮青菜,卻調不出來蘸水。

過了幾天我媽就過來看我了。

她自己的衣服就裝了一小袋子。剩下的兩泡沫箱裡,全是我隨口叨叨的醬油、醋、麻椒,還有碼的整整齊齊的鹹菜和醬料包。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用家裡醬油炒的回鍋肉

幾千公里的路,為了能帶這些東西,她硬是不坐飛機坐火車,中途還轉了一次車。

那幾個月裡,我天天都吃到了家鄉菜。

6

看到我狼吞虎嚥地啃蹄膀,

我媽就支持我離婚了

@月亮

懷孕的時候在婆婆家受了很多委屈,但是從來沒和爸媽說過。

前年大年初二趕回了家。前一天我媽問我想吃什麼,我委屈巴巴的說想吃肉。

第二天回家,桌上的七八個菜中一半是肉菜,媽媽爸爸連夜滷了一大鍋豬蹄。

看著我在桌上狼吞虎嚥媽媽什麼都沒說。

後來生完孩子後我決定離婚,媽媽無條件的支持我。

她說看我那個樣子,在婆家就沒好好吃過飯。

現在孩子一歲半了。我一個人,但我們都很好。

給我們做口吃的,他們能花多少心思

7

每次寒假回家,

家裡的暖氣片上全是蘋果片

@uruviel

我是山東人,產大蘋果。每次回家,能看到家裡的每個暖氣片上都有蘋果片。

我在外地上學,爸爸總想讓我吃到最好的蘋果,這是他特意發明的方法:冬天家裡蘋果下來時,爸爸就挑出最好的切片,在暖氣片上排好,烤乾一輪再放一輪,

後來爸爸得意得和我說,厚薄來回研發了很多次。

如果沒烤好,就自己吃掉。

8

長大以後才發現,

我爸的洋芋搗團有多費勁

@小怪獸

大西北農村的九零後,小時候的零食就是洋芋。《風味人間》裡的洋芋搗團,爸爸經常做。

小時候就坐等著吃,長大後有一次自己嘗試搗了一下,特別費力氣。一份都沒搗成功,胳膊就痠疼搗不動了。

才想到老爸當年,都是每天搗了一份又一份。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左邊是《風味人間》裡的,右邊是我爸搗的)

9

我爸不會做我想吃的牛肉辣子,

找了會做的同事專門教他

@Yoo

我們家鄉的肉辣子,就是把牛肉和辣椒麵炒在一起,拌飯、吃麵或者夾在饅頭裡都非常美味。

我爸一開始不會做,是我吃過別人家的覺得太好吃了,他就專門找了特別會做這道菜的同事家裡幫我炒,邊炒邊學。

後來爸爸學會了,經常問我要不要寄點過去。我每次都怕他們麻煩。有一次實在是想吃,就同意了。

收到了以後有點吃驚:肉辣子平均裝在每個小包裡,差不多裝了 30 幾包。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他們的日常吐槽:

外面的飯哪有家裡的好吃啊?

10

媽媽總說,“外面的餛飩全是皮,

都是騙人的”

@沉的魚

小時候,街上賣的薄皮小餛飩,八毛錢一碗,白水一煮,碗裡擱點紫菜蝦皮滴兩滴香油,對我是難得的美味。

我媽一邊說餛飩騙人的全是皮,一邊看我吃得津津有味。

後來我媽每次包餛飩都會包很大個,跟餃子沒差,餛飩湯也弄的跟滷麵似的,木耳海帶黃花菜一應俱全。常常遭到我的吐槽和嫌棄。

但是一到生病的時候,就還是想吃媽媽的餛飩,不是街上的那種。

11

媽媽說我考上縣裡的狀元,

是因為高考前一晚她的烙餅配燴菜

@想吃燴菜

最愛吃我媽做的烙餅配燴菜,高考前一天晚上,一聽見餅做好了我就撂下數學模擬卷飛進了廚房。

等我媽拿來碗筷的時候,發現我已經就著盤子,採用手撕的方式吃完了大半個餅了。

高考也還算爭氣,不小心考上了縣裡的狀元。

後來每次親戚提起我的分數,我媽都會忍不住提一句自己的“光輝事蹟”——其實是這張餅保佑她圓圓滿滿的。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12

和外婆視頻聊天,說想吃糖醋帶魚

聖誕節,我吃到了外婆託人帶來英國的一整罐

@Kisa

我在英國讀書,一年只能回家一次。

有一次和外婆視頻聊天,無意中說了一句好想吃外婆做的糖醋帶魚。

想吃的太多了,可能只是那天剛好想吃糖醋帶魚。

那年聖誕節我男朋友回國了,快回英國的時候去看望了我的外婆。

我外婆遞給我男朋友一大罐密封好的糖醋帶魚,叫他給我帶到英國來。

男朋友一下飛機他就端著那滿滿一罐給我。

我一口一口把帶魚全部吃掉了,眼淚一直往糖醋帶魚裡掉。

那些沒法表達的愛和牽掛,都在食物裡

13

被同學欺負,爸爸怎麼逗我笑都不行

他就給我做白斬雞,挑活雞就走了兩個菜市場

@叨逼叨的廢話大王

在初中被同學孤立。有一次同學恐嚇讓我退學,不然過完週末就要叫一群人來打我。

週末回家特別害怕,我爸給我講笑話我也笑不出來。

第二天 6 點起來想要說這件事,結果發現他們都不在了。

出去在沙發上坐了一個多小時,就看著我爸媽提著活雞回來。

我媽說做白砍雞必須是沒長開的活公雞。在成都不好買,走了兩個市場才挑到了稱心的雞。

白斬雞端上來,骨頭都被剃得乾乾淨淨。

我爸用不正宗的重慶話說的: “么兒,趁熱吃。”

14

為了瞞過我媽,

姥姥總把排骨藏在米飯下面

@米喬

我小的時候就喜歡吃排骨,那個時候姥姥每週都會買一扇。

後來我媽發現說我都胖成球了,覺得是我肉吃太多,就斷了每週一次的排骨。

家裡從此開始鬥智鬥勇。

最開始是姥姥單獨去早市給我買排骨給我做,被我媽發現之後,姥姥盛飯的時候就把排骨壓在碗底上面,再壓上飯

後來啊,就不怎麼經常吃排骨了:沒那麼饞了,偷偷給我吃排骨的人也不在了。

15

我一直以為爸爸對我失望極了

直到我十年後,我吃到了他的紅燒肉

@一隻獨自在荒原上流浪的拉布拉多獵犬

我當初是因為和父親賭氣才留在美國的,一留就是十年。

當年剛畢業,國際留學生哪家公司都不要。我父親不理解,覺得一定是我沒好好學習,所以找不到工作。

爸爸是一窮二白的人家裡拼出來的大學教授,對自己很嚴格。我從小到大都沒怎麼被誇獎過。

這十年裡壓力一直很大。和爸爸電話聯繫,每次都說兩句就掛了,一共就見過兩次面。

但上一次見面,爸爸給我做了紅燒肉。

他到了美國,也顧不上調時差,第二天大清早起來燉紅燒肉。

我起來的時候,滿廚房油煙味,已經有點駝背的爸爸眉毛上都是汗珠。

做完了,爸爸指著桌上的紅燒肉,興奮地和我說:好多年沒做了。嘗一嘗,這邊吃不到。

這邊真的吃不到。我爸做的紅燒肉,肉是提前醃製的,肉皮上要抹蜂蜜,還放紅腐乳。小火慢慢燉一下午,然後放著入味,第二天才能吃。

忍著淚水轉身走開去了廁所,最後還是沒忍住。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圖片來自讀者 @西西)

16

爺爺去世後我才知道,

他愛做蘭溪肉圓都是因為奶奶

@D

爺爺做得一手好菜,我最愛的是蘭溪肉圓。

它是一個很麻煩的菜,肉丁要肥瘦兼有,冬筍、豆腐乾也要剁成丁,和著秈粉一起捏成圓子。秈粉多了少了都不成。

我一直都以為蘭溪肉圓是爺爺從小吃,所以會做。

爺爺走了之後,我爸告訴我奶奶才是蘭溪人。爺爺流落到蘭溪時是奶奶家收留了他。

那時候滿街都是賣蘭溪肉圓的,奶奶特別愛吃,爺爺就自己琢磨學會了。

月薪2萬的上班族,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胃

(爺爺、奶奶和我)

奶奶走的時候。爺爺一直沒哭。

後來他跟我說,我覺得你奶奶命好,比我先走。不然我先走了誰照顧她。

蘭溪肉圓是我們家每年的團圓飯必備。哪怕爺爺九十多了,也依然親自監工爸爸下廚。

那時爺爺每次做蘭溪肉圓,一定很想奶奶。

我們牽掛家人的飯菜,既是牽掛味道,也是惦念飯菜裡的心意。

這也是我想向你推薦 騰訊視頻《風味人間》的原因。陳曉卿帶領團隊走遍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歷時兩年,尋找各種意想不到的美食手藝,和食物裡最深的用情。

每一集的《風味人間》都有與家人有關的美食故事:將要上山放牧離開家人的牧民,坐在帳篷裡和兒女共享夏天最後的手扒肉;四川瓦屋山的村子裡,全家一起上陣削龍鬚筍;一旦有機會家人團聚,澳門媽媽就會一大早跑去菜市場,大包小包買齊各種煲湯食材。

《風味人間》每週日晚 21:07 在 騰訊視頻 更新。片子裡有美食,有回憶,更有你見到許久未見的家鄉和那些用心為你做菜的人。

人世間的美好很多,食物是最實在的那一種。

家人飯菜的味道,是每個人最深刻的美好回憶。

吃上一口,我們就能回到從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