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导读: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马上临近中秋了,大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等待中秋团圆的来临,可村里的李大爷却每天都坐在门口叼着烟袋犯起了愁,笔者好奇的去问李大爷为何中秋了还这么愁,李大爷说:“最近要交新农合了,听说今年又涨价了,去年好不容易卖了两亩小麦才把一家5口的新农合凑上,今年这突然又涨了30元/人,这一家5口就是150元,能不犯愁么?”,原来李大爷是因为交新农合而犯愁。

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对啊,已经快到10月份了,新农合已经陆续开始上缴了,但今年围绕新农合最大的讨论就是上涨30元的事情,面对当初几十元的费用,现在已经涨到280元,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还无压力,但对于像李大爷这样经济能力有限的人,确实是一种压力。后来李大爷说了一个决定--“断缴”,相信这个结果也是李大爷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了,笔者也是感觉到李大爷的无奈,那么为什么小小额30元就会让大家产生“断缴”的念想呢,其实这应该也是个例,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下面笔者就总结出4个大家想要“断缴”新农合的主要原因。

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第一,新农合对于慢性病报销范围较小

农民劳碌一辈子最容易得的就是一些慢性病,而这些慢性病除非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住院外,一般在门诊就是检查一下,开一些慢性病的药物,而新农合有一个规定,那就是门诊检查基本不报销,而且除非住院才给报销医药费,这就让很多农民犯了难。本来有些病就不用住院,如果想报销就必须住院,谁没大病喜欢住院呢,所以很多农民就选择不住院,同时也得不到报销的福利,只能自己去药店买一些便宜的药物来稳定自己的病情。这种比较矛盾的问题确实是影响着很多农民对于新农合的缴费热情,本来是造福百姓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农民捉摸不透的问题,所以有一些农民就直接放弃了这个新农合的缴费。

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第二,新农合的“清零制度”让农民感觉损失

新农合的全称是城乡医疗保险,说白了这就是一种”保险",既然是保险肯定会有人投资,有人承担风险,而我们农民就是投资的,而投资到达一定期限后肯定是不再享有对应的福利,所以每年到12月底的时候,新农合的账户都会被清零。这就让很多缴费了几年,一次都没有享受过的农民感觉到不合适,认为这新农合应该像养老保险一样越攒越多,最后可以当成一个报销资金来使用,来减轻每年农民的缴费压力,但好事都让我们想了,哪还有福利一说了。可很多农民就是认为自己没用到新农合就亏了,于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后,就决定断缴,毕竟每年接近300元的缴费确实让农民感觉到压力。

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第三,有了新农合后看病越来越贵

这个情况不只是一个朋友跟我说过,原先没有新农合的时候,大家去村上或者镇上看个感冒也就几块钱,打一针也就十几元,但现在简简单单的感冒去了镇级网上的医院首先就是检查,其次就是各种开单,反正算下来一个普通的感冒就近千元,新农合报销后也需要几百元的支出。这就让很多农民感觉到这么做不合适,所以现在在农村会看见很多人,就算有病也不愿意去医院,因为高昂的检查费和治疗费确实让很多农民“不敢”去医院,可想而知一个福利政策变成了一个负担,大家缴费的热情肯定会消退的,所以就出现了断缴的情况。

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第四,新农合的不断“上涨”慌了农民的心

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缴费新农合是多少钱么,笔者记得应该是10元/人,当时很多农民认为终于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了,可随后新农合就上涨到了30元/人、50元/人、120元/人、150元/人,180元/人、250元/人,直到今年的280元/人,大家想想一家5口如果都要缴纳新农合的话就是1400元的费用支出,而一亩地才多少钱的收入,也就300元的收入,这价格上涨确实让很多农民感觉到“交不起”,而以后新农合上涨至多少也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很多人为了避免这个压力就选择了断缴。

新农合“断缴”情况激增,上涨30元是主因,这4点原因要重视

结语:新农合确实是一项解决农民看病难、不敢看的福利,虽然我们的钱在增加,但我们覆盖的疾病和报销流程都在完善,很多人对新农合产生的误会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也会慢慢消失,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认为现在这个新农合缴费上涨是“断缴”的主要原因么?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