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有無?(正反兩派觀點選摘)

不代表本人立場,選一些看似有一定道理的段落,歡迎交流,只求探索歷史真相。

。。。。。。。。。。。。。。。。。。

“顧先生是“古史辨”派的代筆人物,他認為,中國上古史是一個層層疊加的結果,時代越往後,史料越多。而在春秋戰國之前,既無三皇,亦無五帝,伏羲、炎黃、堯舜都是後起的人物。”

“受到`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的啟發,學者統計了四書五經及《史記》中提到“炎、黃、堯、舜、禹”的次數,結果很有意思。

各典籍提及各古帝次數、典籍成書年代、如圖:

炎黃有無?(正反兩派觀點選摘)
炎黃有無?(正反兩派觀點選摘)

釋文:

《大學》《中庸》是抽取《禮記》的兩篇文章,所以不單列;《周易》的《易經》成書於西周,裡面完全沒有提到炎黃,這可以理解,因為《易經》本身是占卜工具書,與歷史無交涉。

而成書於戰國乃至西漢的《易傳》裡有幾句“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但這已經是後起的說法了。

《詩經》作為周朝官方蒐羅的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商周二族的族源史詩,分別為:

《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商頌·長發》

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慄。即有邰家室。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作為開創了華夏文明史的商周,商人的起源最早只追溯到“帝”、“玄鳥”、“有娀”,周人的起源最早只追溯到“帝”、“姜嫄”、“稷”,在此之前,《詩經》中提到最古的人是禹,連堯舜都沒有提及。唯一有舜字的是《國風·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這裡的舜是一種花。

《論語》、《孟子》是孔子、孟子的言行集,二聖博古通今,但是奇怪的是,在二人的言論中居然毫無炎黃的痕跡,出現得最多的古帝卻是堯舜禹。

《尚書》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史書,其中竟也全無炎黃痕跡,只提及堯舜禹。

一直到戰國時期,扮演古帝身份的炎黃才出現,而且大多數時候,有關炎黃的記載都沒有表明二者關係,如《春秋》和《禮記》。更何況同一時期也有不認他們的。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關於黃帝的記載,在《史記》中直線上升,這跟西漢初期的黃老學派在宮廷中佔據優勢有一定的關係。然而,《史記》中更多的是論述所有朝代的君主和若干重要人物的直系祖先是黃帝,關於炎帝的記載只有黃帝攻敗炎帝,炎帝封泰山,秦靈公祭炎帝三處。另外,《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黃帝神話顯示,黃帝征戰的對象是蚩尤,從頭到尾跟炎帝都沒有發生交集。

於是,問題來了——收錄了商周二族的族源史詩的詩歌總集、被譽為聖人孔子的言行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史書中都無炎黃的影子,那麼,炎黃有無?”

相關鏈接1:《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再說,尚書.虞書中的堯舜禹就是真的?″

。。。。。。。。。。。。。。。。

正方:

"易經之前還有連山、歸藏,你統計了嗎?"

。。。

司馬遷說:“不離古文者近是”,這是他親自走訪古蹟得到的結論,儘管”縉紳先生難言之“表示懷疑,但他還是肯定炎黃部落不是虛構,鄭重的作了五帝本紀。

司馬遷對遠古歷史有大致描述:”作功實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東南就是東夷南蠻,收功實者就是夏商周混融部落。

。。。

“這些書雖然沒記載,並不代表沒有。

《史記-殷本紀》的商王順序,基本與考古資料一致。而在“儒家”書籍中都不記載有這些殷商先王。

《竹書紀年》《山海經》有商王祖先“殷侯子亥”的記載。

神話也是某種史實。《史記》就是以《五帝本紀》開頭的,是信史。

。。。。

圖表作者的數據來源,實為上世紀國民時期,這正是中華民族飽受外族蹂躪的時代。

民國知識份子有自卑自虐自我輕賤的畸形思想。地球人都知道。

我們為何對自己的歷史這麼缺乏自信,甚至需要外人來評頭論足。

顧頡剛《上古史講義》後半段說五帝五行的理論是漢代圖讖之學興起後的產物,全書直接把三皇五帝至夏商都否了,他的好多觀點有失偏頗。

既然講上古史,完全就是按流傳下來的“偽書”資料的對比研究。這些書都是經過歷代刪減加工的“儒家經典”。這種研究比較的可信度到底有幾分?

。。。

“後代把有關炎黃的內容都刪掉了!甲骨文中被誤讀的寅帝真帝字形可證!”

。。。

“1.《詩》,孔子彙編,子不語怪力亂神。

2.《論語》為孔子弟子編纂,炎黃神話色彩,孔子不罔論,沒什麼奇怪。

3.《書》為夏至周。不載先夏炎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