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秦楚争霸


战国时期,秦楚争霸,夹在两强之间的小国为了自保,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后来有了朝秦暮楚这个成语,比喻反复无常,没有立场。

朝秦暮楚虽然是个贬义词,但放在外交上来讲,这种行为也不能算错:根据实际国内外形势,积极调整外交关系,努力维护本国利益,这难道不是灵活务实的外交方针吗?

实际上,在大国争霸的舞台上,小国和弱国往往很难做到置身事外,找靠山,抱大腿,是很现实也很常规的操作,至于选哪个当靠山,取决于哪个靠山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一旦靠山带来的利益不符合预期,则转投另一个靠山。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二战时期泰国,就是典型的墙头草国家


所以就国际关系而言,很难站在道德的角度,去评判谁朝秦暮楚、变色龙、墙头草。当然,一厢情愿地认为谁很“铁”也很幼稚,有所求才会铁,求不到,分分钟翻脸。

今天要说的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就是很典型的阵营变换例子: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是非洲之角的两个主要国家,两国关系不好,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埃塞俄比亚是美国的小伙伴,索马里是苏联的小伙伴,阵营很分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70年代中期以后,埃塞俄比亚逐渐倒向了苏联,索马里则投入到了美国怀抱。

结局反转,出人意料,细究原因,又在情理之中。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非洲之角位置


01

非洲之角,其实就是非洲大陆东北角突出去的那一块,包括今天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

这一地区位于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二海(红海和地中海)、三洲交通(亚、非、欧)要道上,扼守苏伊士运河,一直属于热点地区。以吉布提为例,该国有美军在非洲的最大军事基地,也有法军最大的海外基地,还有中国海军的保障基地。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之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国家。

1943年5月,盟军将德、意军队赶出了北非,为了加强各战区的信息传输,美军在厄立特里亚首府阿斯马拉附近的卡格纽建立了庞大的无线电通讯系统。

之所以选在卡格纽,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海拔较高,且远离地球南北磁极,日出日落的季节性差异小,这一条件有利于电波频率稳定,便于信号传送。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非洲之角


二战结束时,卡格纽通讯基地已发展成为美军最重要的情报转接站和通讯联络基地,并与美国佛吉尼亚州的阿林顿基地、以及美国在摩洛哥、菲律宾的基地一道,构成了美国环球通讯网络。

厄立特里亚,以前是意大利从埃塞俄比亚分出去的一个殖民地,1941年意大利被赶出埃塞俄比亚之后,厄立特里亚由英国托管。

二战后,美国为了继续使用卡格纽基地,同时也为了把埃塞俄比亚纳入自己的全球战略体系,积极支持埃塞俄比亚合并厄立特里亚。1950年,在联合国大会讨论厄立特里亚归属时,由于美国力挺,厄立特里亚以一个自治单位,与埃塞俄比亚组成了联邦。

事后,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感念美国帮助,将卡格纽通讯基地租借给了美国,租期25年。获得合法且长久的使用权后,美国投入巨资,将卡格纽基地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频率无线电通讯中继站和情报收集中心。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海尔·塞拉西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美国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还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埃塞俄比亚训练军队,埃塞俄比亚也比较讲究,在朝鲜战争中友情赞助一个加强营支持美国,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1953年5月,美国与埃塞俄比亚签订了共同援助防御协定,确立同盟关系。根据协定,美国每年向埃塞俄比亚提供5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埃塞俄比亚允许美国使用本国机场、港口以及其他军事设施。

进入60年代,随着冷战升级,美国加大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援助力度,包括帮助埃塞俄比亚训练和装备4万精锐部队,提供先进战机,打造强大空军(相对于非洲而言),经济援助也大幅度提升,还给与了贸易优惠政策。

据统计,从战后到1964年,美国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3.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埃塞俄比亚也因此成为撒哈拉以南拿到美援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盟友。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1958年,海尔·塞拉西和英国女王


02

美国在非洲之角布子时,苏联也注意到了这个地方,它们把宝押在了索马里身上。

索马里以前也殖民地,战后联合国委托意大利托管,托管是一种过渡,就是培养索马里人玩政治、搞行政,让他们能够独立管理好自己(文明发展太落后,没办法的事情)。1960年,意大利托管到期,索马里宣布独立。

独立后的索马里,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实行中立的不结盟政策。但是索马里位置很重要,它扼守曼德海峡,控制着亚太地区和欧洲贸易航线的咽喉部位,还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和许多优良的港口,因此成为美苏竞相拉拢的对象。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索马里地理位置


美国想把索马里发展成为埃塞俄比亚的那样的盟友。索马里刚一独立,美国便向索马里提供了经济援助,帮助索马里发展农业灌溉、渔业、港口建设等,索马里缺粮食,美国又向其提供粮食援助。但是,当美国提出在索马里港口建立军事基地时,索马里断然拒绝。

拒绝,是因为想脚踏两只船,因为苏联和东欧国家也向索马里伸出了友谊之手,提供了长期贷款,还和索马里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贸易协定。

相比较而言,苏联对索马里的援助远多于美国,因为美国拿下了埃塞俄比亚,已经占领先机,苏联要迎头赶上,必须大气一点。

苏联之所以慢美国一拍,是外交政策使然。斯大林时代,苏联奉行“谁不和我们一起,谁就反对我们”,除了朋友就是敌人,没有中间地带一说,对那些没有立场的小国,苏联很无感,懒得操理。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外交政策才调整为“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朋友”,积极发展和小国的关系。

相比美国的布局,苏联在这方面落后大约十年。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索马里脚踏两只船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

非洲国家之间有很严重的领土、部落矛盾,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也有领土问题,即欧加登地区。

19世纪,索马里被西方殖民者分成了五块,分别是意属索马里、英属索马里、法属索马里、欧加登地区和肯尼亚东北部地区,独立后的索马里共和国,其实只是意属索马里和英属索马里,其他三个地区分离出去了。

欧加登地区划给埃塞俄比亚,法属索马里就是后来的吉布提,肯尼亚东北部地区自然是肯尼亚的。这三个地区以索马里人为主,可以理解为同样的人分散到了不同国家,所以索马里念念不忘想把这三个地方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大索马里国。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黄色部分为欧加登地区


1963年,索马里为争夺欧加登地区,与埃塞俄比亚发生了严重冲突,美国偏袒盟友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大怒,放弃了中立的不结盟政策,逐渐倒向苏联,1969年索马里爆发军事政变,以西亚德·巴雷为首的军政府,实行反美政策,彻底投入苏联怀抱。

值得一提是,苏联也曾向埃塞俄比亚伸出友谊之手,想挖美国的墙脚,但美国在埃塞俄比亚砸钱砸的太多,苏联没撬动。

这样,苏联在非洲之角站稳了脚跟,形成了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局面。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西亚德·巴雷


03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的节奏,从属于美苏全球争霸的大局。因此,美苏全球争霸的攻守易势,会直接影响两国对非洲之角的政策走向。

进入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加之苏联国力提升,锋芒毕露,美国被迫在全球范围实行战略收缩。在非洲之角,美国逐步减少了在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存在和所承担的义务。

美国每年仍向埃塞俄比亚提供援助,但数量削减了不少,以前几乎有求必应,现在说话不爽快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卡格纽通讯机基地重要性下降,而厄立特里亚独立运动愈演愈烈,让美国对该基地的前景表示怀疑,1973年,美国决定分批从卡格纽基地撤离。

对于埃塞俄比亚,美国只想提供最低限度的援助,来维持双方的盟友关系,这样可以花最少的钱,防止埃塞俄比亚倒向苏联阵营,避免之前的巨额投入打水漂。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苏联海军吊运P-5反舰导弹


与美国的收缩相比,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野心勃勃,咄咄逼人。

在非洲,苏联在非洲的盟友苏丹和埃及都发生了变故——苏联支持颠覆苏丹的军事政变,结果政变失败,苏丹政府驱逐了苏联势力;埃及因为苏联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支援不给力,与苏联翻脸。

接连丢失两块地盘,苏联在这一地区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稳住阵地,苏联加大了对索马里的投入。1972年,苏联远洋舰队获得了索马里柏培拉港口的使用权,并将其打造成了苏联在印度洋上的最大海空军基地,以此作为向非洲和印度洋扩张的桥头堡。

与此同时,苏联向索马里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米格-17战机、伊尔-28运输机以及T-54坦克等,还向索马里派遣了3000多人的专家和顾问,帮助索马里训练军队,组建海军。1974年,苏联与索马里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两国正式结成同盟关系。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苏联海军


美国在淡化其在埃塞俄比亚的存在,苏联则不断加强对索马里下注,结果几年后,美国和索马里搞到了一起,苏联与埃塞俄比亚走到了一起。

剧情逆转,源于两件事情。

1974年9月,埃塞俄比亚爆发军事政变,国王海尔·塞拉西的统治被推翻,军政府掌握了政权。非洲国家军事政变的原因,无非就是政治腐败、经济恶化、底层民众和年轻军人不满。

海尔·塞拉西是孟尼利克二世(打败意大利侵略的那位皇帝,详见《牙齿配不上胃口:189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被反杀》)事业的继承者,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平定过国内叛乱,抗击过意大利侵略,还进行过大刀阔斧的现代化改革。总体而言,海尔·塞拉西的统治,属于开明的独裁统治。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海尔·塞拉西


但是到了晚年,海尔·塞拉西的开明不见了,独裁却有增无减。举个例子,1972年埃塞俄比亚大旱,30万人死亡,400多万人营养不良,海尔·塞拉西却向国际社会隐瞒灾情,救灾也无所作为,还在用金盘子给自己的宠物狮子喂肉,这个画面被外国记者拍下报道后,舆论大哗。窥一斑而见全貌,由此可见这货堕落成了什么样子。

04

新建立的埃塞俄比亚军政府,与美国相处的并不愉快。

首先,海尔·塞拉西亲美,军政府担心美国颠覆军政府,恢复海尔·塞拉西的统治。为此,军政府与美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还积极寻求苏联的援助。

其次,在苏联的支持下,索马里军事实力大增,不断在欧加登地区搞事情,对埃塞俄比亚构成威胁,另一方面,随着厄立特里亚独立运动的发展,埃塞俄比亚军队与厄立特里亚交上火,基于这两个原因,军政府要求美国提供更多武器装备的和援助,支持埃军镇压厄立特里亚独立,对抗索马里的挑衅。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


美国提供了援助,但远低于军政府的预期,军政府对美国越来越不满。事实上,没有国家是能喂饱的,获得的援助越多,越觉得理所应当,感激之情被习惯和麻木所取代,往后一旦给的少了或晚了,就会怨恨。

最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埃塞俄比亚军政府内部,以门格斯图为代表的的激进派干翻了以阿曼为首的温和派。激进派掌权后实行恐怖统治,弄死了被废黜的海尔·塞拉西,处死了大批皇室成员和旧贵族,亲美势力也被清洗。

更夸张的是,激进派提出了“十点计划”,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外国资产,16家美国公司被无偿国有化。此外,军政府还展开反美宣传,其警察部队多次与美国使馆和情报处发生摩擦。

两国关系处于崩溃边缘,美国忍住没动手,是不想把埃塞俄比亚彻底推向苏联阵营。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门格斯图


就在美埃关系恶化的同时,苏联和索马里关系也在恶化。

埃塞俄比亚发生政变和内乱,以及索马里军事实力的增强,正在打破非洲之角的战略平衡。索马里雄心勃勃,想借助苏联的帮助,彻底实现大索马里计划。

然而,苏联并不想支持索马里搞大索马里计划。索马里信奉伊斯兰教,与埃及、沙特等中东国家有很深的联系,而这些国家与苏联关系不好。苏联担心索马里膨胀后,与这些国家搅到一起,影响苏联的印度洋战略。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左)


另一方面,西亚德·巴雷为了获得苏联的援助,口口声声要搞社会主义,对此,苏联很欣慰。但实际上,西亚德··巴雷做的很少,国有化搞了个半吊子,党员人数也搞不起来,苏联很不满,西亚德·巴雷辩称,索马里人信奉伊斯兰教,宗教影响根深蒂固,两种东西不兼容,很难搞。但苏联认为,西亚德·巴雷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伊斯兰教在索马里社会有强大影响力


最后一点就是,索马里对苏联的援助力度也不满,原因和埃塞俄比亚对美国援助不满一样一样的,为了刺激苏联,索马里试图从阿拉伯国家争取援助,还尝试和美国接触。这更激起了苏联的不爽。

苏联觉得索马里是反骨仔,迟早得叛变,于是开始接触埃塞俄比亚。


05

1977年,卡特当选美国总统,倡导“人权外交”,美国外交战略急转弯。埃塞俄比亚军政府的种种暴力血腥行为,与卡特的外交理念严重相悖,基于此,美国决定停止对埃塞俄比亚的援助。

门格斯图十分愤怒,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美行动,要求美国在埃塞俄比亚的机构和人员滚出去,1977年4月30日,更是单方面废除了《美埃共同防御援助协定》。至此,美国和埃塞俄比亚20多年的盟友关系彻底破裂。

门格斯图把美国赶走之前,已经和苏联搞在一起了,苏联支持军政府反美,也很欣赏门格斯图的统治风格——相比索马里而言,埃塞俄比亚的社会主义含量更高,简直和苏联不谋而合。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美国被赶走后,苏联迅速跟进,两国签订了一系列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协定,给钱、给武器、派顾问,一条龙服务。1977年7月,苏联与埃塞俄比亚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两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苏联脚踏两只船,让索马里很恼火,为此索马里发动了欧加登战争,逼迫苏联做出选择。苏联认定索马里是养不熟,而且埃塞俄比亚的潜力更大,果断放弃了索马里。

之后,苏联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大量武器,还空运来了1万多古巴雇佣军,帮助埃塞俄比亚对付索马里(苏联和古巴在安哥拉搞事情,配合良好,黄金组合)。


美苏角逐非洲之角:“墙头草”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卡斯特罗和门格斯图


作为报复,索马里废除了和苏联签订的友好合作协定,关闭了苏联军事基地,将苏联势力赶出索马里。

在苏联和古巴的支持下,埃塞俄比亚打败了索马里,美国担心埃塞俄比亚打破平衡地区,于是积极调解,迫使埃塞俄比亚放弃了越境追击,进而保住了索马里。

既然苏联已经拿下了埃塞俄比亚,为了抗衡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势力,美国只能找索马里合作。1980年,美国与索马里签订了使用索马里军事设施的协议,两国结成了军事同盟。

【参考资料】

《美国对非洲之角的政策(1974-1977)》、《苏联对非洲之角的政策(1974-1978)》、《欧加登战争时期非洲之角的联盟转换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