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家子弟读完大学不敢去报考国家公职岗位,为何有这种恐惧?

无税书田


不要认为读了"大学"便有了能耐了,读了"野鸡大学",混了一纸“文凭",终究"不学无术"!这样的人何其多?

我所知道的是:有好多农家子弟通过努力上了清华北大以及交大等名校,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并都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为什么一定要走"从政"这一条道呢?为什么一定要考“公务员"呢?

难道真的被我言中了?难道真的在大学里混了那几年没有学到真东西?

如果学到了真东西,在校学习期间已被科技单位预先招聘了并且只要你一毕业便可以去报到了!

面工资逐年加,才不愿去当"公务员"呢!因为公务员的薪酬还不到其他单位的三份之一!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你学都没学好,就想充大头?要不然,你为什么不去报考人民大学?毕业后就可分配个县委书记?[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钱虎生74


现在的公务员还真的不是穷人考的,倒不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而是考试了公务员,小县城还好,大城市真的就进入谈不起恋爱娶不起老婆的境地。

我一个家在岐山农村的战友,春节前打电话联系,说是儿子27岁,研究生毕业,招聘到西安一家研究所,试用期月工作六千八,转正后有八千,已在西安给买了房子一百二十平米,准备装修,问我有没有相熟的装修公司,我闻听就恭喜祝贺。谁知战友却大倒苦水,说房子首付五十二万,他自己钱不够,是借了快二十万才付的,这还不是关键,问题是现在月供六千二,装修钱还不知道在哪里。娃的工资仅够月供和物业费,生活费还得他负担,他就是在县上开了个一间门面的小饭馆,一年也出息不了几个钱。现在一个月还得负担儿子三千元生活费,家里还有个儿子上高二,现在老大一个已经弄的他负债累累,简直都不知道下来咋办呀,自己已经渐入老年,精力身体大不如前,眼看着赚不来钱了,不要说以后的养老,就是现在的脚面土都蹬不离,以后的路想了都害怕等等苦楚。

我劝他说等明年儿子转正就好了,就有了住房公积金,工资也会慢慢涨的,过不了几年就好了。谁知道他说下来两个媳妇要娶,二儿子大学要上,房子要买,媳妇要讨,一说起来他都想哭,以后的日子想都不敢想了,他都后悔供儿子读了大学。我听了自己也感到愕然,想了想还真的是这个情况,只能好言劝他想开点,拿所谓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之类的宽心话劝他。

也是去年,甘肃的战友生病到西安医治,我去看他,恰好他儿子也在西安,问了知道大专毕业在地铁安保上班,月工资不足三千,单位有宿舍有灶。我就劝他不如辞职,去跑市场干销售。我认为以他的具体情况不宜在这样单位上班,如果不趁着年轻赶快找机会挣钱,就凭现在的工作,最多落个肚子圆,在西安想买房娶妻安家简直是在做梦。浪费了我半天功夫,战友儿子嘴上答应,但昨天在地铁站还是看见他在上班。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又不是咱的儿子,管不了太多。

我单位前年考进来一个陕北小伙子,人长相如同赵子龙,办事牢靠,性格宽和,人也聪明。前段时间有机会和我一起搭伴工作,闲谈时问起,知道家在子洲农村,今年27岁,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出嫁的姐姐和一个正上大学的弟弟,没有女朋友。问他到成家的年龄了,咋不谈一个女朋友呢?单位跟他年龄条件差不多的女子也有好几个,能不能考虑在同事里找一个?他说,哥哥你不知道,我的条件就找不到女朋友的,有人介绍呢,但人家一听我没房没车,面都不愿意见,本单位的就更不要说了,现在的女子心高的很呢,跟你聊天吃饭出去逛都乐意,但一谈婚姻,知道咱人穷家又靠不上,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问了买房的事,小伙子眼泪都快下来了,说家庭困难,父亲身体不好,为供自己上学就受尽了难处,现在他就那四千元的工资,每月要给家里五百元,弟弟上大学他还要每月给一千元生活费,还有学费也要负担,现在西安的房价这样子,他说是想都不敢想。听了,我只有沉默,小伙子说的都是实话,单位像他这种情况的小伙子还有好几个,大概都是这种情况,过了三十的女的也有好几个,成天就跟着他们男的吃饭厮混,但就是不谈正事,一个跟一个比,心都高的很,最大的女子今年三十九,04年就说他找男朋友要找家境好,本人还必须是个领导,现在她自己到是当了个副科长,也有房有车,没有男朋友,老有人笑谈绝对是处女一个,一个人独处,好像脑子多少有点不正常,与人交流老是假做少女状。

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人贵有自知之明,大丈夫审时度势,男儿当自强。人家孩子能那样决定,自然有人家的道理,也许咱的见识、格局、理解都不如人家。


CCP老奎叔


流浪者之歌,有一句台词,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律师的儿子永远是律师,现实中,这话也不无道理。农村娃能在人才辈出的今天,进入大学校门,本身就体现出自身的实力,而要真正融入到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融入到所谓的上流社会,他们的道路既坎坷又艰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付出的努力往往比城里孩子还要多,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入到每年公务员的招考,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肯吃苦,老实忠厚是他们的外衣,但是不善于交际,更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要想在这苍海茫茫人才辈出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娇娇者,他们惦量自已不是那块料,所见所闻,耳闻目睹都会使他们心灰意冷,他们知道城市的孩子有着先天的优势,复杂的人际关系驾轻就熟,想办成什么事,就知道怎么去烧香,在同场竟技的职场上,他们落伍了,同时也滋生了读完大学的农家弟子,不敢报考国家公职岗位,而且留下了恐惧隐影,一年一年往下传。你们凭良心讲,在你们的周围,那些年轻的公职人员,基本上是城市娃多,好多公职岗位是父传子或母传女,因为他们的知晓怎么去运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