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编者按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

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

闻名遐迩、大师云集

兼容并包、多元开放

这些耳熟能详的“标签”

都是选择北大的理由

在这里,你可以

在古建筑中与大师碰撞思想

在湖水石舫边仰望满天星光

在博雅塔灯光下与同窗畅谈

......

但,还不止这些

2020年高考

志愿填报正在进行

这个时候,让我们一起

听听他们为什么选北大——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下文以年龄为序)

郭应禄:“赶超”中,他来到北大

郭应禄,

1956年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现北大医学部)毕业,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

郭应禄出生在山西定襄县,他的父亲是县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是家乡的骄傲。那个时候的他没有想过,“北京大学医学部”——这个父亲读书的地方,也会成为他未来的所往。

12岁时,他和母亲投奔在天津行医的父亲,第二年便走进了小学学堂。那时候,他是乡下来的孩子,目不识丁,在身边小同学们的嘲笑中,他深深感到,“赶超”是他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凭着勤奋努力和满腔斗志,入学即为三年级的他,一年后跳级到五年级,六年的小学课程,他只用了三年便全部完成。

1949年,迎着共和国的礼炮,他开启了高中的生活。他认认真真念书,带动同学们一起发奋。“我从来没怕过落后,落后就要赶上来,再超过去嘛!”高中毕业,他如愿来到北大,进入北医学习,这个他父亲曾经读书的地方。

郭应禄回忆道:“进入大学后,我迎来了人生中特别饱满也特别自由的一个时期,每天忙着接受新的知识,也忙着建立自己对于新社会、对于人生的概念。”而在北大遇到的恩师,接受的教育,已成为他今后人生路上极为重要的指引。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楼宇烈:六十余载的北大时光

楼宇烈,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1955年秋天,二十岁的楼宇烈一个人带着行李,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上海到北京,成为冯友兰、汤用彤、任继愈等老师的学生。1960年,楼宇烈本科毕业,留在学校担任任继愈老师的助教。1979年,楼宇烈正式成为哲学系的一名讲师;从此开始,他教授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甚至在耄耋之年,依旧站在北大课堂上。

楼宇烈与他的老师、学生三代执教北大,学术的兼容并包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坚守。他说:“学术或者文化就在这种交流甚至冲突、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间提升发展。”

楼宇烈与他的老师、学生都保持着“忘年交”的平等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认识来讲述中国哲学。”在楼宇烈眼里,老师为人处事的品德时时成为“身教”,重于“言教”,影响着学生的一点一滴。这种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让楼宇烈着迷,他希望自己和学生之间既是朋友,又像父子,大家一起在学术上精进,一起欣赏艺术作品。

六十多年一晃而过,从一介学子,成长为哲学泰斗,楼宇烈从未离开过北大。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樊锦诗:北大,是她不假思索的憧憬

樊锦诗,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现任名誉院长,研究馆员。

在上海读中学时,樊锦诗喜欢到博物馆看文物展览,耳濡目染间,她得知,陈列在展台上的精美的文物,大都来自于考古发掘。那时候的樊锦诗,便对考古产生了无限的美好遐想。高考前,她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独自将她憧憬已久的校名——北京大学——填入了志愿表。曾经在北大当过两年讲师的父亲得知她报考了北京大学,也很是高兴。他说:“北大是一所特别好的大学,有不少有名的教授,你考北大,会感到与中学完全不同,是另一个天地,眼界会很开阔。”

那年,樊锦诗被录取,入学后便选择了考古专业。北大求学的几年间,考古学的知识开阔了她的视野,报效祖国的志向丰富了她的精神。“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毕业后的樊锦诗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整装待发,去往沙漠之中的敦煌,将一生心血都献给了敦煌考古事业。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从北大出发,找到了心之归处。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关世杰:走过马路,走进北大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关世杰,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

中学时,关世杰和北大之间,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北京101中学是寄宿制,周末中午放学回家,他总能来到北大西门的站牌处,搭乘公共汽车回家。等车间隙,他常常望着马路对面。那块神圣的牌匾,那朱红的大门,还有庄严的石狮,令他心驰神往。

1966年,他第一次进入北京大学西校门,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大楼前的那对华表,深化了北大这座令人敬仰的文化殿堂的神圣感。那时的他便想,会有一天,他要走进这所学校,在这里求得真知。

十年后,在海淀区委工作的他,来到这里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进修班学习。复高考的消息随之而来,他在进修期间复习功课,迎接高考,把握住进一步到北大学习的良机。终于,他的第一志愿——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向他敞开了怀抱。

28岁的他终于跨过了那条马路,走进了北大的大门。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周力平: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选择,便是北大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周力平

,1982年毕业于北大地理系。1999年秋从剑桥大学回北大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1977年冬天,作为知青的周力平,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北京市高考。连续三天,清早从居住的农村,徒步到县城参加考试。沿途静静的庄稼上落了皑皑的白雪,安宁的世界回荡着年轻人踏雪赶路的脚步声,印下了追随梦想的足迹。赶考的路途怎样,同行的伙伴有谁,记忆已经模糊。但那段落满了雪花的小道,他记忆犹新——那是通向他未来的道路。

1978年初,高考结束的一个多月后,他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周力平赶到公社领取录取通知书。在那扁长的信封上,他的名字和北京大学第一次连在一起,也将他的命运和这个神圣的地方紧紧相连。北京大学是他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选择,是他梦寐以求的第一志愿。接过通知书的那一瞬,他的一生便有了新的方向。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苏彦捷:在北大,从来无悔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苏彦捷,

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2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的5月,苏彦捷到了北大参观,那是有点类似现在北大开放日的活动。那天,她走了三个地方:心理系的板房、经济地理专业所在的俄文楼,以及陪同学去了当年力学系所在的实验室。

后来,她在高考第一志愿栏,填报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苏彦捷回忆其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感慨道:“数数我们系那时的教授,名家荟萃......阵容豪华的授课教师队伍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不止是本系,苏彦捷当时还选修了社会学系双学位,孙立平、蔡文眉、费孝通......“老先生们的大师风范和气场是让那时的我们肃然起敬的”。

从本科、硕士、博士,再到留校任教,她说:我在母校身边30余年,虽然不总是无怨,却从来无悔。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陈鹏:北大对选择她的学生向来慷慨

陈鹏,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主任。

1998年,兰州的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陈鹏即将结束自己的高中时光,前往北大学习。能来北大学习化学,是他高中时代的梦想。北大没有让陈鹏失望,他从兰州来到北京,感觉自己跃上了全新的平台。一到北大,陈鹏就感受到同学间上进的气氛。在这种氛围里,陈鹏迅速规划好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初入北大,陈鹏发觉高中最怕上的“语文课”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200米游泳是体育课的合格标准。但这些也让陈鹏的心慢慢沉静了下来。“我逐渐明白,那些看似迷茫的选择,其实就是北大对我培养的一部分,它既包含着我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也创造了足够的空间,任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北大对选择她的学生从来慷慨。陈鹏在这里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他见到了国际化的教授、国际化的同学,经历了系统的能力训练,顺利地在毕业后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2009年,陈鹏选择回国,回到他曾经学习和生活的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回国后的他,是中国化学领域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之一,也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他回忆道:“没有北大这个平台,我不可能到国外去这么好的学校;没有本科时候系统的科研训练,出去之后也无法胜任更加复杂的科学研究。”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北京大学

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物转星移

初入燕园的少年们

已成长为学界英才

他们的决定是否正确

时间作出了回答

今天,轮到你了

北大,等你!

相关连接

看见北大!报考北大!

她回到北大:这里总能过滤外界的喧嚣,感到特别安心

选择北大,助学无忧!

请查收!北京大学2020年各地区招生组联系方式

来源:《精神的魅力2018》(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120周年校庆筹委会秘书处、相关院系官网

封面图片: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编辑:王静宇、黄圣勋

排版:闫凤玲

责编:谭诗颖

那一年,我选择了北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