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胤武一个抗倭寇,斗魏忠贤,反清救国的明末忠烈武进士

孙胤武一个抗倭寇,斗魏忠贤,反清救国的明末忠烈武进士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倭寇乘机大肆烧杀掠夺我国的沿海各地,狼烟四起。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一批抗倭的名将,英雄崛起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孙胤武,杨厝村人,就生长在东南沿海小城惠安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少年的孙胤武耳闻目睹倭寇之暴行,义愤填膺。在戚继光、俞大猷等英雄的抗倭事迹的启发下,其深感只凭满腹经纶难御外侮,兴武方能安邦,而决定从戎报国。

在父辈的支持下,孙胤武不惜重金聘请武功名师,苦练武功。拳迎酷暑,箭逐寒风。刀枪剑戟,马上马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孙胤武一个抗倭寇,斗魏忠贤,反清救国的明末忠烈武进士

终于在万历葵卯科首次乡试,捷足登科中了武举人,后又联应万历已酉,天启辛酉两科乡试中式武举人。此后孙胤武更是勤学苦练,乙丑年进京会试,以高超的武艺博取众彩,继而参加殿试,更是在殿试中对答如流,切中时弊。

不过在对策中,言词激烈,认为国家要强盛就得改进国策,整顿边陲,同时严肃吏治。凛然正气,惊摄了当时的权宦魏忠贤,因而被排为异已,榜上只届居第十九名武进士。

他义愤的说:“当今朝廷不明。”,故而,阻止家乡为其竖旗杆,挂进士牌匾。后来,孙胤武被贬为甘肃旗鼓中军,他又愤慨不就。魏党企图寻机加害,随即把孙胤武擢升为江西都司。但是孙胤武识破了魏阉的阴谋,坚决不就范,遂解甲归隐家乡。

孙胤武一个抗倭寇,斗魏忠贤,反清救国的明末忠烈武进士

后来崇祯皇帝即位,魏党被肃清。皇帝思得良臣辅佐,于是循旧例举行殿试。崇祯戊辰科,养精蓄锐已久的孙胤武,仍不顾年事已高,欣然入京应试,殿试时孙胤武的对答更加完善精辟。被崇祯皇帝既批为“御览对策天下第一名”。

但当时的状元已定,崇祯皇帝还以状元循例游街,而赋予孙胤武回家乡惠安,跑马围埭为税田。同时授孙胤武为江南铜山参将之职。任职期间其勤于王事,训练兵勇,严明纪律,修固海防营寨。保境御敌安民,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的爱戴,由于治军有方,又晋授昭武将军。

孙胤武一个抗倭寇,斗魏忠贤,反清救国的明末忠烈武进士

后来,孙胤武看到官场昏暗,国事日非,不愿同流合污,加上年事已高,就告归家居,课读子孙。同时又在家筹募训练乡勇,并在崇武至惠安的要冲大坪山的九岭设十八寨,不久闻得清兵外扰,而国内又是内乱日繁,京都告急,他卖去了跑马埭税田,携款赴京拟纾国维,却在半途大明已亡的消息,就而返回。

清廷以高官厚䘵,诱其出仕,被孙胤武严词拒绝:“我乃堂堂明臣,岂肯投敌鬻官,遗臭万年。”誓而不食清廷米,不为清朝官。

后人感其忠烈,在玉塘祠堂和跑马埭峰崎地段塔头埔立了忠臣碑坊。因为孙胤武兄弟忠于明皇室,反对外族(满族)入侵,因而大清帝国统治中华二百六十八年之外,他的名字,竟连史书也未记载,其忠烈之名,只在民间传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