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數據發生信息整合時,沒想到柔性ERP還是主角兒

在產業互聯時代,工業大數據正發生新的變化,在清華大學軟件學院教授王建民看來,這種變化的核心在於連接:將原來孤立的機器連接起來,將人和機器連接起來,將不同的企業、行業連接起來。事實上,這種連接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價值。

日本科研人員設計出一種新型汽車座椅,根據駕駛者的體重、壓力值等數據判斷駕駛者是否為主人,從而決定是否啟動。這是連接人和機器實現產品創新的典型案例。

《哈佛商業評論》甚至這樣預測未來工業大數據驅動下的農業生產:基於機器間的“對話”,農業機器的集群和天氣的數據,將和種子的數據、灌溉系統的數據聯合起來,通過全方位的連接徹底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綠色節能問題。

圍繞工業大數據的跨界運營,讓製造業向服務轉型的身影不再單薄,也更有底氣。

在工業數據發生信息整合時,沒想到柔性ERP還是主角兒

有個極端案例。一家美國高端摩托車製造商,在分析了積累的銷售數據和幾十年的客戶信息之後,他們有了一個重要的發現,那就是“客戶購買高端摩托車的衝動大概在24小時就結束了。”

圍繞著這個發現,這家企業對生產模式進行了一番改造。他們要在24小時內把消費者的衝動變為購買現實,不再流失任何一個潛在客戶。

企業首先允許顧客在網上根據自己的喜好,包括顏色、發動機型號等,定製一臺摩托車。然後在完成付款6個小時之內,通過柔性化製造工廠完成摩托車的生產,此後再經過12小時智能物流系統進行配送,最後會在24小時之內把定製摩托車送到用戶家門口,而且是在全球範圍內。

在工業數據發生信息整合時,沒想到柔性ERP還是主角兒

數據本身不會帶來價值,數據技術也不足以讓你的產業更先進,數據必須轉成信息後才會對產業產生價值。有專家指出,工業大數據只有通過識別信號、信息合成等一系列能力,才能最終形成商業機會。

其中,結合“信息合成”這一能力,工業大數據通過數據平臺,將ERP、採購、OA等各類信息系統集成與融合,將其中可觸摸和非可觸摸的大量數據進行串聯、收集、整理並結構化,同時進行精準分析。

重點詞,敲黑板,“信息合成”,數據只有通過合成之後才有效果

以ERP為核心的信息系統,與二維碼、RFID、傳感器、工控系統、物聯網等技術的結合應用,正加速推動工業企業實現生產流程各環節的互聯互通,促進互聯網與工業的融合發展。但網絡、通信、硬件設備等只是工業企業實現互聯互通的基礎,實時感知、採集、監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產生、擁有的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得到有作用的分析結果,智能製造才能得以實現。

在工業數據發生信息整合時,沒想到柔性ERP還是主角兒

由此我們可以勾勒出這樣的畫面:企業管理人員在最短的時間掌握生產現場的變化,作出準確的判斷和快速的應對措施,保證生產計劃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這背後,得益於星城柔性ERP與車間自動化設備間發揮的巨大作用。

過往,ERP系統的服務對象是企業管理人員,車間人員對ERP的應用往往無感;而車間自動化設備可以向管理人員提供的僅僅是工藝參數等統計數據的檢測結果,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數據,因此ERP系統與自動化設備間出現了管理信息方面的斷層,對於車間人員的調度和管理要求,顯得束手無策。

工業大數據藉助強大的採集引擎和整合RFID、條碼、移動終端等的全面採集渠道,覆蓋整個製造現場,保證海量生產現場數據實時、準確、全面的採集,打造從原料供應、生產、銷售、物流的數據鏈閉環,從而完整的銜接起車間與ERP等信息系統。

在工業數據發生信息整合時,沒想到柔性ERP還是主角兒

這麼看來,ERP的運用永遠不會過時,那些大聲嚷嚷ERP已過時的人只是坐井觀天,柔性ERP提升生產計劃與控制的柔性,則可從容應對緊急訂單等突發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