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的名稱是來源於“鮮卑頭”帶扣嗎?

白玉袞帶鮮卑頭是一件頗為引人矚目的藏品。這件器物在扁平的器身上透雕一龍紋,長首,長角,彎頸,軀身蟠曲,滿飾鱗紋,細尾下卷,四肢(其中一肢斷損),各三爪。龍軀上鑽有二十餘處不透之小孔,原應為鑲嵌寶石之用。器邊框亦有小孔若干,當為供金屬絲與袞帶縫綴之用。器背面兩側邊各有一行銘文,共計46字,記載了製作年代、製作機構、器物名稱、製作工時、監造官員姓名等,從而為後人研究提供了詳盡的信息,在目前所見玉器中極為罕見,故顯得尤其寶貴。

鮮卑頭背面銘文分為兩行,右為記錄製作日期、工時和監造機構的“庚午,御府造白玉袞帶鮮卑頭,其年十二月丙辰就,用功七百”。左邊則記錄了一些監造官名:“將臣範許、奉車都尉臣程涇、令奉車都尉關內侯臣張餘”。範許、程涇、張餘等具體人名則於史不載,無從稽考, 但其所任職官則可從文獻中獲得印證。

鮮卑族的名稱是來源於“鮮卑頭”帶扣嗎?

白玉袞帶鮮卑頭上海博物館藏

此器依據背面銘文刻辭定名為“鮮卑頭”。這一名稱雖然在實物自銘上僅此一見,但卻是當時社會對束帶用具帶扣或帶鉤的一種流行通稱,在史籍中多有記載。

《楚辭·大招》有“小腰秀頸若鮮卑只”之句,後人王逸註釋:“鮮卑,袞帶頭也。”《東觀 漢記·鄧遵傳》:“遵破諸羌,詔賜遵金剛鮮卑緄帶一具。”緄帶即袞帶,是以採畫織成的腰帶,是古代帝王及公侯的禮服——袞服或袞衣的一部分,其帶端的鑲飾釦件就是袞帶頭。這種袞帶頭還有很多別稱,如師比、犀比、犀毗、胥紕等,根據唐代學者司馬貞的說法,都是“鮮卑”一詞的近音字。

鮮卑族的名稱是來源於“鮮卑頭”帶扣嗎?

魏晉帶扣使用復原圖

考察文獻,關於“鮮卑頭”這種帶飾的記載通常與“胡服”相關。如《戰國策·趙策二》:“(趙武靈王)遂賜周紹胡服衣冠、具帶、黃金師比,以傅王子也。”《史記》 和《漢書》中則都是在匈奴傳中提到它,漢人和唐人的註釋也都指出這是“胡帶之鉤也”。可見,這種形式的帶扣是從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中發展而來。北方各民族精於騎射,然華夏之寬衣博帶於馬背之上顯然不適合。為便於騎馬射箭,武裝作戰,遂穿著衣長齊膝,褲子緊窄之胡服,腰間束帶,首尾相接形成帶扣,靠人體張力束腰,既便於扣緊,又易於解落。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最活躍的少數民族就是起源於東胡的鮮卑族,北方的許多政權,如燕、魏、齊、周、涼、柔然等都是由鮮卑族所建。相傳這一部族因發源於遼東地區的“鮮卑山”得名,如《後漢書》卷九十《鮮卑傳》雲:“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漢初,為冒頓所破,遠竄遼東塞外,與烏桓相接,未常通中國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鮮卑始通驛使”。因而,將帶扣稱為“鮮卑頭”,很可能和當時活躍於北方的鮮卑族多服此種帶飾相關。

曹魏時期的學者張宴在註釋《漢書》關於“黃金犀毗”的記載時就指出,“鮮卑郭洛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白鳥庫吉著《東胡民族考》中通過繁瑣的考證,得出結論:“鮮卑二字,僅祥瑞之義,既非指帶,亦非指鉤明矣。然因附於帶上之鉤,其一面刻鏤鮮卑獸之形,故通常遂稱此帶或鉤曰鮮卑耳”。而王正書先生依據這一時期出土的實物考證,“凡這類帶扣的扣面幾乎均飾有獸紋”。由此亦可知“鮮卑”是瑞獸帶扣的習稱,和一些學者認為的與晉代皇室是否有鮮卑血統或排斥外族等政策應無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