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近日,周揚青曝與男友羅志祥分手內幕的消息上了熱搜。在女孩發佈的長微博中,羅志祥花心、亂性、不尊重女性,更有“多人運動”等不良行為,算得上渣男一枚了。

晴朗不關心明星八卦,但從一些娛樂大號扒出的二人交往史,突然想到,這個大瓜,再一次映證了愛情婚姻中一個屢試不爽的規律:墨菲定律。

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變壞,就一定會更壞

這句話,來自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的一句隨口玩笑。而這,就是後來被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

長久以來,墨菲定律深入人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提示防微杜漸、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它的核心內容包括:

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這條定律,在愛情婚姻中同樣適用——

在愛情中,那個一開始就讓你不舒服的地方,最後一定會讓你特別不舒服。

如果與一個男人進入一段關係之前,你就知道他向來以花心著稱,交往過或鬧過緋聞的女性數不勝數;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如果兩個人戀情開始時,哪怕交往細節已經顯而易見大白天下,而他對外的態度仍是矢口否認;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如果你曾抓到過對方劈腿,卻選擇視而不見或充當“原諒聖母”;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周揚青原文

如果你伴侶身邊交往的朋友,都是一群拈花惹草夜夜笙歌的玩咖……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

這樣的戀情哪怕就算走進了婚姻,還會好麼?

有智慧的網友,曾經總結出戀愛與婚姻中墨菲定律的具體表現,句句扎心:

1、當一個人有了出軌的念頭之後,一定就會面臨出軌的誘惑。

2、一開始的愛情就不夠純粹,日後只會越來越煎熬。

3、半夜偷看愛人手機,一定會有驚喜等著你。

4、分分合合的終歸要分,猶猶豫豫地終歸要嫌棄。

5、男人說“你要這麼想也沒辦法”的時候,恭喜你,你想的完全正確!

所以無數分手、離婚的男女,總會在關係走向分崩離析時說這麼一句:“我早料到了,只是沒想到這一切發生得這麼快。”

一開始的這種“不舒服”,就像一棵魔豆,在戀人與夫妻的關係中生根發芽、勢不可擋越長越高,把親密關係的小屋毀於一旦。

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愛情如此、婚姻更如此

浪子型的情人,總能夠吸引女人心甘情願為他付出。因為傻女人們總是抱有幻想,覺得自己是對方的最後一個。

一個從來不知在感情中一心忠誠為何物的人,是不會被任何一個人終結的。因為墨菲定律第一條: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人性尤其如此。

家庭治療師艾瑟·帕瑞曾經說過:出軌跟性需求關係不大,跟心理渴望密切相關。

劈腿或出軌成性,真正的原因,早早就隱藏在這個人的成長經歷、家庭教育、思維模式和處事態度中了。他對兩性關係並沒有建立起健全的認知,或者童年時期沒有得到過完整健康的愛,讓他們內心永遠有一個空缺。

不清楚羅志祥的成長經歷,但是從他表現的種種跡象表明,他有著過分的“戀母情結”,經常和母親公然嘴對嘴親吻,更會開一些令人不適的顏色玩笑。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很明顯,這位媽媽,似乎也沒有教給兒子與異性接觸的正確距離。這種逾矩和出格,是寫在了一個人的意識深處的。

這樣的人,除非他發自內心的自省與自愈,否則光憑外在的力量,是無非去推翻他已然固化的內心的。而當你面對這樣的一個人,就得掂量自己是否真有那麼大的能量,能用一生的無怨無悔,去適應他對於人生與愛情的態度。

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這樣描寫一些“渣男”心中的愛情:

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男主人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公採花一世、生活作風汙穢,被稱作“渣男”。終其一生,他等到了自己心中的白月光費爾明娜。但我總會懷疑:如果他們倆一開始就在一起,他能夠給費爾明娜怎樣的愛情呢?

畢竟,但凡女人,終究需要的是一份安全感、和諧和幸福,而這是一個風流成性的男人從根上就給不了的東西;若想下半生相安無事,則要麼在感情中另有所圖,要麼就此別過,各放一條生路。

足夠愛自己,才能夠笑著放下

作家六六曾說過:

人和人之間是投石與漣漪的關係,彼此是相互回應和聯動的。如果是不合拍的齒輪,無論你怎麼轉柄,都不會咬合在一起。如果是合拍的齒輪,你輕輕搖一下,齒輪就轉得飛快。

一個人的愛無法改變兩個人的一切,所謂情投意合,要靠雙方面共同的努力,而不是靠你獨自來維持支撐。

每一個處在兩性關係中的人,都必須留給自己一方天地、一點時間,讓自己成長。

從周揚青的“訣別信”中,我很欣賞她的拿得起、放得下。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我既不掩飾自己的情緒,也不後悔曾經的付出;甚至我不恨你、以及破壞你我關係的第三者。只是因為我看穿了你的靈魂,而它已經配不上現在成長的我。

已經習慣於成為明星身後的女人,幫助他編文案、配合他打造人設,但是在這幾年之中,她也在成長——發展自己的事業、充實自己的內心和眼界。這讓她意識到愛已不復存在時,能夠及時止損,走出去,依然能活出自我。

她這樣的姿態,比那些只知道咬牙切齒撕小三、卻一心一意對渣男挽留的女人,姿態要高很多、也令人敬佩得多。

其實,看穿了怨氣本身,就會發現每一份對可惡之人的怨氣,都伴隨著可惡之我的感覺——怨自己不夠好、怨自己不值得愛。

法國靈性導師阿諾‧德雅爾丹曾說過:你絕不會感覺被愛,直到你愛上自己。如果你不恨自己、你對自己心安理得,就不會浪費寶貴的生命能量,去憎恨或攻擊任何人。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用你希望被愛的方式,去愛對方

周揚青說,羅志祥不允許她看自己的手機。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曾經在奇葩說中,也討論過這個話題:伴侶該不該看對方的手機?

其中主持人馬東說:互相看,互相爽!

愛情與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是的,要看就一起看,要不看就都不看,都是雙方的意願,都為“信任”二個字。

而信任,不是規定來的,是你給對方的。

屢次出軌、劈腿、傳緋聞,又何談信任二字?你有不忠誠的行為在前,還一味要求別人信任你、不侵犯你的隱私邊界?

這就有點雙標了。

兩個人在一起所能營造的最好的愛,是我以希望自己被愛的方式,來愛你。

希望得到尊重,得先尊重別人;希望得到包容,也得先包容別人。

張德芬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回憶自己父母的感情。她說,父親是顧家的好男人、母親是勤勞的好女人,可是,這夫妻二人卻偏偏不是對方眼裡的好伴侶。她一直搞不懂為什麼,直到她也結婚以後才明白。

現在,我也知道父母親的婚姻為何無法幸福,他們都太執著用“自己”的方法愛對方,而不是用“對方”的方式愛另一半。自己累得半死,對方還感受不到,最後面對婚姻的期待,也就灰心而死了。


既然上帝創造婚姻,我想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好婚姻,只要方法用對,做“對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給的”,好婚姻,絕對是可預期的。

一段感情,總是走下坡度,就是因為人往往都會自我設限。期待太多、負面的批判太多、反倒失去了對感情的控制。也許放下期待,將心比心地看待彼此的索取與付出,站在對方的角度去體諒和關懷,才是真正的愛。

【最後,推薦專欄胖小然的《控心術:魅力女人秘不外傳的心機》,把握兩性心理,做一個有情商、有智商、更有愛情的魅力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