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家寺廟,百年前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的記載卻是這樣的?

彬縣大佛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的佛教石窟寺,原名“應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抗擊與薛舉薛仁杲在邠州淺水原大戰中陣亡將士應福所建。到了宋代,宋仁宗皇帝為其母慶壽,遂改為“慶壽寺”,因寺內供奉佛像高大雄偉,民間俗稱大佛寺。

唐代皇家寺廟,百年前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的記載卻是這樣的?

大佛寺見證了千年絲綢之路的風雨滄桑,更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結晶,佛教北魏時期傳入中國,在造像上經歷了最初的臨摹,因而早期造像偏於“高鼻深目,面容清俊”。盛唐時期,風追華雍,豐腴為美,崇尚瀟灑,深深影響了佛像造型藝術。彬縣大佛,高20米,肩寬13米,手高4.5米,指長2米,面容豐滿慈祥,兩耳垂肩,左手著膝,右手端舉,掌心向外,無名指微微前屈;侍立在大佛東西兩側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均身高15.6米,頭戴寶冠,神態俊雅恬靜。尤其是披衣袒胸,豐滿圓潤,不僅把佛像造型融入東方審美思維,更把唐代開放、自由的文化意蘊和審美取向表現得淋漓盡致。

唐代皇家寺廟,百年前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的記載卻是這樣的?

1908年至1909年,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率領探險考察隊穿越了今北京以西的山西、陝西和甘肅山區,在1909年5月份赴甘肅途中,路過彬縣並拍攝大佛照片。但在其與索爾比1912年合著並出版的《穿越陝甘:1908-1909克拉克考察隊華北行紀》一書中,對彬縣大佛進行描述,並附有照片。

唐代皇家寺廟,百年前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的記載卻是這樣的?

1909年,克拉克考察隊拍攝的彬縣大佛照片

在距西安5天行程的一個小村莊,我們與一座唐代寺廟—大佛寺(Ta-fu-ssu)不期而遇。大佛寺的主體是一個高約70英尺的石洞,深闊合乎比例,洞中端坐著一尊巨大的佛像,面容安詳平靜,俯視著芸芸眾生,佛像兩側立著高大的守護神。這些佛像與石洞本身全都是耗費了無數勞力從堅硬的懸崖石壁上削鑿而成的。遊客可以從三處不同的觀察點,即地面、高度僅及佛像一半的平臺,以及與佛像面部齊平的第二層平臺上,去瞻仰這尊佛像。我們從第二層平臺上,拍攝了一張佛像面部的照片,已收錄在本書中。

唐代皇家寺廟,百年前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的記載卻是這樣的?

在此提及另一座唐代寺廟也許正是時候,它位於洛陽以南約6英里處,人稱“龍口廟(Lung-k'ou Miao)。龍口廟由一連串位於一條幽深峽谷峭壁上的巨大石洞構成,石洞裡有高大的佛像和守護神,全都是從堅硬岩石中雕鑿出來的。以常見的姿勢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佛像,一定有25至30英尺高,而周圍成群的神像,想必有12到18英尺高。

唐代皇家寺廟,百年前美國探險家克拉克的記載卻是這樣的?

1908年,克拉克考察隊拍攝的延安宋代寺廟照片

這兩座寺廟裡所有雕像的面貌全都非常醜陋,比例失調與延安府周邊以及陝西北部地區稍晚的宋代寺廟中栩栩如生的佛像形成了強烈對比。這兩類分別建於兩個代的寺廟還有一些不同之處,唐代的寺廟高度更高,廟中的佛像數量更少,但體量更為龐大;另一方面,宋代寺廟中在巖壁間雕刻出的無數小佛像之間都有小石坎分隔。有趣的一點是,在堅硬的懸崖峭壁上和崇山峻嶺間開鑿石洞建造佛寺的想法似乎起源於印度。石洞的入口通常先用橫樑、磚塊和灰泥搭建,然後覆蓋上瓦片,形成屋頂走廊和平臺,與普通寺廟的正門毫無二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