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自從2008年的《鋼鐵俠》橫空出世以來,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迅速風靡世界。根據美國權威電影票房網站Mojo統計,全球票房歷史排名前十中,漫威的“復聯”系列電影已經史無前例地佔據了三席。而漫威最大的競爭對手DC卻不見蹤影,作為同樣擁有無數經典動漫人物形象的DC漫畫,為什麼在電影票房上的成績與漫威有著如此巨大的差距?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DC和漫威的前生今世

DC漫畫的前身國家聯合出版公司(National Allied Publications)成立於1934年,創始者是一位退役的美國軍人維勒·尼科爾森。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等DC經典漫畫人物逐個誕生。而漫威則是由一位雜誌發行人馬丁·古德曼於1939年創立,並且隨後推出了著名的漫畫人物美國隊長。漫畫也從此擺脫了雜誌,在美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出版門類,發行量不斷上升。此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漫畫中的超級英雄與生俱來的“宣傳屬性”,使得大量簡單易懂的漫畫作品成為了激發美國人民愛國熱情的最佳工具。美國漫畫產業也因此進入了一個“黃金年代”,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上世紀50-60年代被稱為美國漫畫的“白銀時代”,贏得了二戰的美國進入了經濟繁榮的時代,美國社會對於漫畫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的漫畫主題不再那麼充滿愛國熱情,而是顯得更加適合兒童閱讀。同時漫畫人物也不再十全十美,各自有著不同的缺陷。DC在這一時期推出了閃電俠和綠燈俠,而漫威旗下則是出現了神奇四俠。最為重要的是,漫威迎來了神一樣的斯坦·李,而DC被電影巨頭華納所收購。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進入70年代的美國,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美國漫畫也進入了“青銅時代”。漫畫中的人物更加成熟並且故事也更加接近現實主義,開始涉及包括種族歧視和環境汙染等美國社會所關心的問題。

DC和漫威的電影歷史

如果說在漫畫時代的DC稍占上風,那麼到了電影時代獨領風騷的肯定是漫威了。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DC漫畫早在1968年便被華納電影收購,而漫威直到2009年才被迪斯尼收入囊中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過早投身於資本使得DC所有的超級英雄電影都出自於傳統電影巨頭華納公司,而在華納電影這個龐大的娛樂帝國之中,DC漫畫的話語權極其有限。首部DC超級英雄電影《超人》上映於1978年,在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於是華納電影一鼓作氣,在接下去的十年裡連續推出了超人電影的續集,直到1987年的第四集惡評如潮,才使得這部DC漫畫世界中最為重要的超級英雄電影不得不告一段落。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這個怪圈同樣出現在DC旗下另外一個著名系列電影《蝙蝠俠》上,鬼才導演蒂姆·波頓成功地打造了1989年的《蝙蝠俠》和1992年的《蝙蝠俠歸來》後急流勇退。而接下去的兩部蝙蝠俠續集換成了喬·舒馬赫執導,結果導致電影的口碑遭到斷崖式下跌,使得蝙蝠俠系列電影也不得不止步於第四集。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就在華納電影熱火朝天地折騰著DC超級英雄電影時,上個世紀末的漫威電影仍舊是一個靠著收取肖像權授權收入來維持生計的公司,並且一度在90年代瀕臨破產。直到2000年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合作的《X戰警》,漫威才算有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製作電影。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與DC不同的是,漫威始終堅持著由自己來控制電影的製作,並且在《X戰警》和《蜘蛛俠》等電影中取得成功。於是才有了後來“漫威宇宙”這樣一個偉大的創舉,成功地將旗下所有電影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相互打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超級英雄世界。

這樣開天闢地的想法在傳統電影公司中是完全不可能被接受的,只有出身於漫畫行業的漫威電影自己,才會如此不計後果地打造這樣大雜燴一般的拼盤電影。而後來的華納電影仿效“漫威宇宙”也打造了一個“DC宇宙”,難免給人有種“東施效顰”的感覺。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DC電影的致命缺陷

DC電影留給人唯一的印象就是“沒有印象”,原因是主要演員的隨意更替。上個世紀扮演超人的克里斯托弗·裡夫給人留下太為深刻的印象,而2006年的《超人迴歸》中卻由名不見經傳的布蘭登·羅斯出演這個舉足輕重的角色,然後又迅速地被亨利·卡維爾所替代。而最新的亨利·卡維爾也據稱即將不再出演這個角色,全世界觀眾又要開始猜想下一位超人究竟是誰?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蝙蝠俠的扮演者更是不計其數,從演技派的邁克爾·基頓,到偶像派的喬治·克魯尼,而且各個時期的蝙蝠俠扮演者的表演風格完全沒有相關性,讓觀眾感到無所適從。最新的蝙蝠俠本·阿弗萊克在打了兩集醬油之後就迅速退出,繼任者羅伯特·帕丁森又是一個演技讓人著急的偶像明星。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相比之下,漫威電影基本上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印象中除了浩克系列電影的主角出現過更替現象,其他的主要角色從2008年開始一直保持到現在。正是這樣穩定的演員陣容,對於“漫威宇宙”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漫威宇宙”系列電影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也反過來提高了電影製作方和演員之間的相互信任,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環。

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演員和觀眾之間這份跨越十年的相伴相守,才使得2019年的“復聯4”最終能夠取得創下紀錄的票房成績。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除了穩定的演員陣容以外,漫威電影的成功還有一個人絕對功不可沒,他就是擔任漫威電影總裁的凱文·費奇。他從1998年加入漫威開始,從一位普通的製片人成長為公司的最高領導人,正是他一手打造出這個神奇的“漫威宇宙”。而相比之下,受到華納電影控制的DC不斷地在更換著負責人,來對糟糕的電影票房負責,也導致了“DC宇宙”相對“漫威宇宙”而言顯得毫無章法。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與“DC宇宙”擦肩而過的諾蘭

必須承認的是,儘管DC在電影票房上遠遠比不上漫威所創造的神話,但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所拍攝的蝙蝠俠“暗黑三部曲”卻是超級英雄電影世界中難以超越的高峰,希斯·萊傑更是憑藉著“小丑”這一角色而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雖然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為日後的“DC宇宙”系列電影奠定了“暗黑”的基本色調,但是他本人此後再也沒有執導任何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不同於其他超級英雄電影裡天馬行空的想象,諾蘭眼中的哥譚市更加接近於現實中的美國社會,他也把蝙蝠俠電影拍出了一股黑幫片的味道。再加上克里斯蒂安·貝爾和希斯·萊傑出神入化的表演,使得這個“暗黑三部曲”的口碑將其他同類型電影遠遠甩在身後。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諾蘭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導演,但卻不是一個成功的超級英雄電影導演。蝙蝠俠是諾蘭導演唯一的漫畫改編電影,甚至蝙蝠俠也是他唯一拍攝過續集的電影。這個“暗黑三部曲”肯定是超級英雄電影歷史上最為傑出的作品,唯一的問題就是對日後的“DC宇宙”的形成沒有起到直接作用。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諾蘭的蝙蝠俠電影依然與DC漫畫改編的作品一樣,沒有很好地與DC旗下其他系列的漫畫角色發生關係,而完全是一部獨立的電影。緊接著“暗黑三部曲”之後上映的“DC宇宙”系列電影刻意模仿著諾蘭電影的暗黑色調,而在故事內容上回到傳統超級英雄電影簡單除暴的老路之上,使得“DC宇宙”開局之初的幾部電影表現差強人意。一直到“神奇女俠”這樣漫畫世界中少見的女性形象出現,才一掃“DC宇宙”的頹勢。去年上映的電影《小丑》再一次把DC漫畫推上了歷史巔峰,然而這部榮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項的電影依然與之前大獲好評的諾蘭作品一樣,毫無擴展性可言。

結語

隨著2019年《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落幕,漫威宇宙第三階段也隨之告一段落。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完勝DC漫畫,而且整個系列電影所搭建出來的“漫威宇宙”也是對手“DC宇宙”所無法比擬的。

然而也正是漫威系列電影無限的延展性和相關性,反而使得新加入的觀眾越來越難以理解這個宏大的宇宙,以及數不勝數的人物和掌故。只有完整觀看過“漫威宇宙”前三階段22部電影的忠實粉絲,才能夠弄懂“復仇者聯盟”複雜的故事情節和歷史背景。

相比之下,“DC宇宙”雖然在整體架構的搭建上無法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但是在單體電影上已經逐漸開始迎頭趕上。最近幾年推出的《神奇女俠》和《海王》大獲好評,讓人感覺到這兩大巨頭又會在下一個十年中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

這些原因導致“DC宇宙”系列電影完敗於漫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