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訪談︱非常時期,非凡行動: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 樊堂徳

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個非常時期,各地公共資源交易機構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加入到這場戰疫中。他們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交易,創造了許多經驗和做法,今日公資交易信息將訪談各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對各地的工作進行持續關注。

微訪談︱非常時期,非凡行動: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 樊堂徳

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主任 樊堂徳

一、在目前的非常時期,我們中心為應對疫情做了哪些工作?

在疫情防控中,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立足見證服務職能,充分利用中心網站、微信公眾號、電話、短信等各種媒介,積極對接各交易主體,靠前一步服務,開闢應急採購綠色通道,持續為各交易主體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有效防範了疫情傳播和擴散。

一是緊急號令抗疫,快速響應防控。市委辦發出《關於提前結束假期的緊急通知》後,中心領導班子成員於1月26日迅速到崗到位,隨後召開了防控抗疫專題網絡電話會議,成立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制定中心防控抗疫工作方案,做到分工負責,各司其職。會上要求全體幹部職工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從安排、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切實抓好防控抗疫工作落實。會後,多方協調購買了體溫測量儀、口罩、84消毒液、酒精等物資;協同市行政審批局對進入辦公大樓的通道進行人員管控;對開標區、評標區、辦公區等重點區域每天早晚2次消毒處理;嚴格實行封閉管理,對所有進入中心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不戴口罩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中心。

二是制定應急預案,保障工作開展。中心第一時間制定出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防聯控應急預案》、《疫情期間數字證書網上辦理流程》等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堅守工作崗位。各科室認真梳理疫情布控期間所有開評標項目,及時與招標採購單位聯繫,確定項目是否緊急,並詳細向招標採購單位介紹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公共資源交易政策。積極與市財政局、住建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行政監管部門溝通協調,於1月27日向社會聯合發佈《關於暫停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公告》。2月份原確定的開評標項目共計12個,中心安排項目負責人立即與各招標採購單位、代理機構逐一聯繫並經招標採購單位確認,暫停所有項目,並及時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發佈信息,確保每一個投標人、供應商都能瞭解到相關信息。

三是強化黨旗引領,抗疫行動見證。疫情防控是一場艱鉅的攻堅戰,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2月8日市交易中心接到市委市政府結對幫包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後,中心黨支部立即召開視頻會議,認真做好工作部署。下午,中心班子成員立即帶隊走進黛溪街道電業小區與防控網格、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瞭解具體情況,溝通工作安排,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為保障中心工作開展,幫包社區抗疫兩不誤。中心全體幹部職工齊上陣輪流排班,每班保證有1名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共4名同志進入社區開展防控工作,保證人員登記、體溫監測、消殺消毒全到位。同時要求中心黨員幹部這段時間要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主戰場,在疫情面前不畏懼、敢擔當、衝在前,為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二、這段時期我們是否有項目開標?是線上進行的還是現場進行的?具體有哪些項目?

在嚴格落實中心場所的安全、消毒、檢查等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積極響應上級政策,制定發佈《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於逐步有序恢復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通知》,通過積極優化疫情期間的招投標工作流程和開評標系統功能,搭建公開、透明、安全、有序的全流程網上“不見面”開評標平臺,有力確保了我市民生實事重點工程和季節性工程招投標工作有序開展。2月25日,鄒平市鋁深加工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新建1#、2#、3#、4#廠房工程施工招標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第一開標室順利進行。這是疫情期間在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的首個“不見面開標”的交易項目,這標誌著鄒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經恢復正常交易秩序。

截止4月20日,共完成進場交易項目88個,交易成交總額5.99億元,節約資金0.17億元,增收資金0.21億元。圓滿組織完成了鄒平市黛溪河西支綜合治理工程、鄒平市長山鎮道路提升工程等重大項目的招標任務。疫情期間所有項目均採用“不見面開標”方式,有效避免了人員聚集和交叉感染風險,同時進一步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保證了重點、民生項目的順利推進,為企業復工復產和保障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疫情發生後對線上的“不見面開標”有很強的需求,我們中心的電子招投標開展的情況怎麼樣?170號文尤其強調了電子招投標的推廣應用,您認為這對電子招投標的發展會起到什麼作用?

自2015年下半年我中心被確定為濱州公共資源交易市縣“雲平臺”一體化建設試點單位以來,大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建設,實現了業務平臺、數字認證、門戶網站、流程規則、硬件設備、數據信息“六個統一”。近年來,“四零服務”、“異地遠程評標”、“濱採商城”、“招標採購人系統”、“公共資源交易誠信評價”、“政府採購融資服務”等一系列濱州公共資源交易大膽探索和創新舉措率先在我市得到推廣和應用,真正實現了縱橫聯繫、資源共享的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一體化發展。

招標投標從傳統向電子化跨越已成為大勢所趨。170號文尤其強調了電子招投標的推廣應用,我認為這對電子招投標的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一是促進招投標從“有形交易場所”到“虛擬電子化市場”的跨越發展。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電子招標採購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特別是近年各地推出的“不見面開標”系統,這將成為招投標電子化發展的“新常態”。二是促進招投標從“市縣一體”到“省市一體”再到“國家一體”的轉型升級。隨著國家層面明確電子招標的法律地位和近年電子招標爆發式增長,原先困擾電子化招投標的發展不平衡、運行不規範、資源不共享、信用體系建設等難題逐一得到化解,市縣一體成為常態,省市一體快速搭建,國家一體電子化招投標初見端倪。三是促進招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的快速建立。招投標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建立招標投標信用體系,統一誠信評價標準,建立誠信應用的保障機制,建立起“一處受罰,處處受制”的招標投標誠信體系,以創造公平競爭的招標投標市場環境,規範招標投標活動。

四、170號文提出要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您認為它的最大創新是什麼?

我認為它的最大創新貴在機制的創新。我國的招標投標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招標投標領域不斷擴大,新的時期,“互聯網+科技”倒逼招投標工作創新,無論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41號)對2020年公共資源電子化交易全面實施提出的明確目標還是170號文提出的“全面推行在線投標”、“開標積極推廣電子評標和遠程異地評標”、“改進投標擔保方式”等工作機制,要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機制導向起著關鍵性作用。

五、170號文是為應對疫情提出的要求和策略,但又不侷限於疫情,對今後開展招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您認為這些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發展電子化招投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同時也具有傳統方式招投標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主要體現在:提高了招投標效率。電子化招投標縮短了時間,減少了招投標的一些程序,驅動了流程再造,也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再有,便捷了投標人(供應商)參與各方。電子化招投標實現了全流程網絡化,不僅解決了投標人(供應商)的車馬勞頓之苦,也滿足了投標人(供應商)可以通過網上購買的要求。還有些可以採取跨區域網上採購、網上評審,這些都為參與招投標的各方當事人提供了便利。

另外,有效減少了腐敗交易的機會。電子化招投標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網上全公開、網下無交易”、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社會線上線下全程參與監督等內容,這樣就大大震懾了腐敗分子、減少了腐敗交易的機會、有效預防了腐敗案件的發生。當然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招投標過程的公開透明、社會的廣泛參與、信息的及時與可獲得性,腐敗行為的大大減少等等,這些都極大增強了社會對於政府的信任度,也增強了政府的公信力。

還有一點是節約了財政資金。電子化招投標在前期投入雖然較高,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還是大幅度節約了財政資金,提高了政府招投標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