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人生最美的旅行,大概就是,于一处陌生之地,找到一种久违的感动,感受一份别样的心情。

又是山花盛开的季节,静谧的山城小镇——黄龙县白马滩镇已然是山花烂漫,春意盎然,黄白相间之间,是绿色涌动,春的气息愈发浓烈。

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迎着暖阳,伴着蜂飞蝶舞一路徒步,一阵熟悉的香味飘来,突然想起了儿时的许多,似是重归家乡的温暖在心间弥漫开来。

找寻这温暖的根源,竟是从一户农家飘来,熟悉的香气在袅袅的炊烟中缓缓升起,是白马滩特色小吃——酸菜搅团的香味。

距黄龙县东部百余里的白马滩镇,地处黄河西岸,这里饮食文化底蕴丰富,民间传统饮食花样繁多,而酸菜搅团便是这里最具有悠久历史,最受人们青睐的一道美食。

儿时的寒冬,总是比现在要冷上许多,许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搅团,温暖了无数个合家团聚的冬日,竟在回忆时对冬天更多出几分喜爱。

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烧一锅开水,于沸腾之时倒入事先用凉水和少量玉米面搅拌成的稀面糊,搅匀烧煮,继而改为慢火,再将干玉米面慢慢撒入锅中,用带叉的搅面叉(专用)边搅动边撒,直到搅成像凉粉一样的稠糊,盖锅闷一会,继续沿同一方向搅动,如此反复。

开锅后,筋道光滑的搅团便被端上了桌,浇上一大勺自家腌制的酸菜汤,碗里升腾起的热气和着欢声笑语在窑洞里温暖发酵,形成了儿时对家、对团圆最美的记忆。

至今日,酸菜搅团仍然是这里人们婚丧嫁娶、庆祝佳节等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一锅黏黏烫烫、酸酸辣辣的搅团宴,招待十里八乡、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简简单单又独具风味,映射着这里淳朴的民风、融洽的邻里。

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老人们都说“搅团要想好,就得72搅”,以前看着母亲在锅台边快速而卖力地搅啊搅,只觉得是一种形式,现在再看,竟生发出颇多感慨。眼看着一锅水和面粉从互不相干到逐渐交融,再到不可分离,这又何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历程呢?

搅着搅着就熟络了、团圆了、不可分离了!无论亲人、恋人、友人或其他,在经历过高温的考验、剧烈的撞击后,依然执着相守的,便是真的不可割舍了!

我总在想,一个不会吃搅团的人,怕是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喜爱搅团的原因。曾和自己的那个他相约去吃酸菜搅团,两个人相对而坐,沿着碗边用筷子夹起一小块,蘸上酸辣的汤汁缓缓放入口中,不忍咀嚼,慢慢品味酸辣滚烫的味道。爱情又何尝不是这个味道?于轰轰烈烈中充满喜怒哀乐,品味苦辣酸甜,终于还是在不离不弃中走向平淡。

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搅团于我,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于白马滩,更多的是一种传承。据传,白马滩酸菜搅团起源于东汉王蟒赶刘秀时期。

刘秀为躲避王蟒追赶,来到白马滩桑榆沟(今白马滩石门附近),他饥饿难忍遂向一户人家讨要吃的,这家人很穷,只有自产的一些杂粮面,便以此做饭给刘秀,以自制酸菜作下饭菜,刘秀吃后回味无穷,问主人是什么饭,主人随口答道“酸菜搅团”。

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在后来粮食匮乏的年代,搅团因其用料少、制作简单而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之一。如今,人们饮食更讲营养、讲保健,用酸菜泼玉米面搅团不但口感好,而且当地玉米的淀粉含量高,营养价值高,酸菜搅团也就成为这里极具特色的美食,得以传承。

在这个暖意渐起的季节,看满目鲜花初放,便蓦地想要吃一口滚烫酸辣的酸菜搅团,再品一次乡思、拥一次团圆!(贠变侠)

HE

搅一碗酸菜搅团,许千里乡思团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