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关系”

疫情下的“关系”

疫情高峰已过,

现在大家普遍有两个着急:


一是“着急离婚”


疫情下的“关系”


疫情下的“关系”


疫情下的“关系”


疫情下的“关系”

另一个是“着急开学”


疫情下的“关系”


疫情下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在非常时期,非常困难啊!


如果说之前的感受像“温水煮青蛙”,那这段时间可算是“高压烹煮”,免不了让人有急火攻心之感。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根据人大心理系2月底发布的一组网络调查数据来看,疫情下大众的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平均数。其中“心烦的”、“紧张的”、“苦恼的”、“心神不安的”、“恐惧的”、“害怕的”、“易怒的”消极情绪偏高。


一方面,疫情危机本身带来消极情绪;

另一面,原本生活中没有处理好的矛盾,在居家隔离期间被激化。


疫情下的“关系”

同时,与消极情绪相对的:“坚强的”、“坚定的”、“感兴趣的”、“专注的”积极情绪也较高。


这可能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当下,大家对离婚这个决定,更决绝。


也有完全相反 感受的:


疫情下的“关系”

从社交媒体和视频软件也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努力丰富这段难得的居家时间:争当中华小当家、云旅游、花式做家务秀恩爱,高质量亲子陪伴,做一切之前因忙碌而没能做成的事情。


这样看起来:“关系”在每个家庭中的发展不尽相同。


同样是隔离,为什么会呈现这么大的差异呢?原本相差不大的家庭生活的基线,在疫情期间似乎起了叠加效应,好的变得更好,糟的变得更糟?每个家庭的具体生活千差万别,我们不妨来探究下“关系”这个核心的词汇,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家庭中的关系,主要指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冲突主要源于关系的紧张或失望,源于一方不能满足另一方的“期望”。


这里的“期望”,从我们的意识层面表述,可以是“责任感”、“主动性”、“事业心”、“自律”等等,不一而足。总而言之,“你怎么都不能让我满意”。当下冲突的加剧有疫情本身的加持,不排除是应激下的反应。


那换个人行不行?


配偶可以换。

那换了以后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

孩子怕是不太好换……

那怎么办?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精神动力学派的心理学家们怎么解释“关系”。


精神动力学派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早年重要关系的复制。早年重要关系,是指建立于我们生命早期,与重要人物的关系。


重要人物可能是爸爸妈妈,也可能是主要抚养人。

这种关系一旦建立,会成为我们内在精神中人际关系的模式,也就是心理模板,它会复制到以后的所有重要关系中。


等等,你是说,我和配偶的关系是复制来的?

是的。

我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复制来的?

是的。

不可能!怎么可能?完全不一样!

呃,确实不大容易让人接受……

它会乔装打扮,也不会一成不变。

……


那意思是,即使我换个配偶,结果还是一样?

我没有这样说……

那我和孩子的关系,还有解么?

有解。

怎么解?

我们借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自己相遇。

遇见自己、认识自己,改变模式。


其实,所有我们在关系中遭遇的挫折,都不是什么新生的事物:

它们有些是我们的早年生活体会过的,有些是从父母的应对上习得的。


只是,各种原因,我们忘却了这些感受和反应得来的原因,幼年的忘却可能是为了保护我们成长,但随之相应情绪和反应却留了下来,作为一种自动应对模式,在日后的重要关系中,反复出现,磨蚀、煎熬我们的心理。

过往,我们不明所以,不由自主;

现在,我们已经成年,可以自己选择。


生活中能引起我们强烈情绪的人和事,都是我们遇见自己的契机。当下特殊时期,与其这么煎熬着,不如趁此机会,好好体会一下自己的心情?


是什么引起了我们强烈的情绪?

它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和过去的什么有关么?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内心深处真正害怕的,恐惧的是什么?

过去的那件事和当下的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没有别的解读方式?

什么样的想法能让我们感受更好?

……


这样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样,会让我们不停的流泪,但也会一层层的接近自己的内心。


我们接近的越多,认识的越多,改变就越可能发生。改变一旦开启,模式就会阻断。


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我们能更好的成为自己。


你要问我有什么方法?


有很多啊!喏,比如读书,比如学习,参加支持性的社团活动,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等等。


现在蛰伏期的我们,不正像作茧自缚的昆虫么?我们等待着时机!

等到了那时,破茧而出的是什么呢?

睿智如你,由你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