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病毒追踪记


1918~1919年间,数亿人感染,数千万人死亡,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年。


流感病毒神秘地来,又神秘地去。却困扰了研究人员几十年:为什么1918年的病毒如此致命?来源在哪里?百年之后,我们又可以从1918年学到什么?


百年病毒追踪记


上次的悬念留到这里。


时间流过了三十年。


无意的谈话


1950年1月,美国爱荷华大学医院里,几个美国人正在请客吃饭。客人是著名病毒学家、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黑尔教授。


饭桌上有个25岁的瑞典学生赫尔汀,他来短期进修。因为都是搞病毒的,主人就叫来作陪——记住,赫尔汀,25岁。


同行聊天,很容易就说起业务了:话题转到了1918大瘟疫。


百年病毒追踪记


事情过去了32年,科学家可以认定1918大流感是流感病毒闹的。几十年间,科学家也掌握了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


但是,当年的病毒尊容如何?年龄几许?家住哪里?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说科学的话,流感病毒株没分离出来。


当年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病毒这种东西,更别提保存病毒。因此,想真正了解西班牙流感只有两个办法:一、取得当年死者的病理组织,二、取得当年患者的尸体。


不然的话,一切预防和疫苗、药品都是空谈。毕竟抓到病毒才能有针对性的研究。


黑尔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可以去北极圈冻土里寻找当年死者的尸体!

因为常年保存在冻土之中,病毒还能还没有彻底死亡,有可能分离出来。


大家莞尔一笑:呵呵,好,知道了。祝你成功吧。


黑尔自己也没当回事。


无功而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年轻的学生赫尔汀当真了。


百年病毒追踪记


而且无巧不成书,他干过破土动工挖人的工作。来美国前几个月,他们两口子曾给古人类学家盖斯特打工,到过阿拉斯加的冻土区。他熟悉了冻土的挖掘方法,也对因纽特人的村落有所了解。


咨询了盖斯特之后,他们最终圈定了阿拉斯加的三个因纽特人村庄,分头行动。最终,在白令海岸边的村子里,赫尔汀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样本。


据记载:1918年,布鲁维格全村一共80口人。1918年11月流感来袭,布鲁维格全村仅剩8人。


剩下的八个人根本刨不了这么多坟地,一直到第二年1月,阿拉斯加当局雇来矿工,用挖矿机在冻土上挖了一个大洞,放进72具尸体,填土,插上十字架。


在村民支持下,赫尔汀挖出了5具尸体进行解剖,从肺组织中提取了标本。


这些标本被放在干冰上运送回爱荷华州,赫尔汀在那里将它们注入正在发育的小鸡胚胎中,这是流感病毒的理想培养基。


但病毒没有繁殖成功。赫尔汀也没有发表过分离流感病毒的相关论文。


几十年中,赫尔汀留在了美国,他成了一名病理学家,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流感病毒的事情似乎告一段落了。


风波再起


直到1997年,已经退休的赫尔汀在最新的一期《科学》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那一刻,他心中沉寂了46年的激情再次燃烧起来。


文章作者陶本伯格,和赫尔汀是同行,任职于美军病理学研究所。


文章讲到,实验室发现了1918年病毒的基因序列。


是因为1918年9月26日,美国南卡州一个当兵的小伙子流感去世。当天下午,军医切下肺部组织,固定后送往华盛顿保存。


78年后,这个样本被送到陶本伯格的实验室。


百年病毒追踪记


1996年8月,陶本伯格他们从肺部组织中发现了红细胞血凝素蛋白基因。但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样本。


陶本伯格一筹莫展之际,他收到一封信,落款是赫尔汀。


信中叙述了46年前的阿拉斯加的往事,尤其是那个永久冻土中的坟墓。他表示: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重返阿拉斯加挖掘,从保存完好的尸体中切下肺部,交给你。


一拍即合,天赐良缘。


重返冰穴


赫尔汀带着46年前的照片和信件,重回布鲁维格。


挖掘进展很快。1997年8月的一个下午,赫尔汀看到一位30多岁的妇人,半边身子已经只剩下骨头了,可是另外一半身子在冻土中保存完好。


妇人生前非常胖。正是因为脂肪,使她两个肺部都保存完好。


赫尔汀迅速切下了露西的肺,同时也切下周围3具已经腐烂的尸体的肺。


尾声


陶本伯格从露西的肺里分离出1918年流感病毒基因,这是第一次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该病毒的基因;2004年初,实验证实重组后的流感病毒可以杀死老鼠。


百年病毒追踪记


2005年10月5日,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宣布,研究人员成功重构了造成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株。


这一年,赫尔汀81岁。距离大流感结束将近90年。


真相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