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用户68044589


建文帝朱允炆准确的说他是下落不明成为失踪人口,虽然燕王朱棣攻打南京时,皇宫大院烧起一场大伙,有人在这之后找到几具残骸说这是朱允炆的,但是谁真的能确定这是朱允炆的尸首?也有可能朱允炆找了两个替死的,化身成百姓逃走,这种可能也是有的。

所以朱允炆最后下落无非就两种,一个是真的葬身于火海,另外就是借火灾来了个金蝉脱壳。朱允炆的下落也是历史一大悬案,但是朱棣对此事的态度也证明朱棣更适合当皇帝,虽然已见到尸体,但是出于谨慎,仍然多次派人各地寻访探查,是否有疑是朱允炆的下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样谨慎的态度,才是做皇帝该有的样子。

其实说实话,之所以会爆发靖难之役,这其实有朱元璋的原因,另外也是封建礼教必然的结果,朱允炆他爹朱标是孝慈高皇后马氏,也就是说朱标,是嫡出,在没遇到什么大问题时,立为太子这是符合礼制的,朱允炆的母亲吕氏虽然最开始不是皇后,但是朱标原配常氏死后,吕氏是被扶正了的,也就是说朱允炆变成了嫡出。

如果朱元璋要立贤,那么朱标死后他应该另择皇子做太子,但是他仍然想要立嫡,于是就选了朱允炆,这个皇嫡长孙,这也许让朱棣等王爷失望,但是真的让朱棣反的是,朱允炆上位后,开始搞他们这些藩王,削弱他们的实力,虽然朱允炆有三倍于朱棣的军队,但是朱棣大风大浪也经历过不少,自然不会等着坐以待毙。

朱棣的选择,要么反抗还有一线生机,要么等死,于是一场以“清君侧”为口号的起义开始了,结果也表明,朱允炆没有资格当这皇帝,朱棣的部队以少胜多,让朱允炆节节败退,以至于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也找不出一点应对之策,这时一场大火在皇宫烧了起来,也许就像纣王自焚于鹿台一样,这场大火也宣告朱允炆的统治彻底结束了。

其实我觉得朱允炆下落其实已经不在重要,他败局已定,不论自焚,还是乘乱而逃,也已经无力和朱棣对抗,顶多朱棣没确认他死没死,皇位坐的不舒坦罢了。


玄坤


【明室正史】载,朱允炆逃出皇宫,并非一人,当时有贴身侍卫十四人,内中有开国重臣徐达的小儿子徐前,常遇春的第五子常峰山,汤和的小儿子汤正。太监七人,宫女九人。为不让朱棣怀疑,朱允炆没带自己的妻妾。

他们离开京城,一路来到昆明,在昆明岩石山一带,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隐居,朱棣虽然获得了皇位,朝中旧臣是敢怒不敢言,貌合神离。朱允炆又从昆明迁移到四川,最后到了陕西,化名李上佛,后来一直延用李姓,随身的九个宫女,都成了朱允炆的妻妾,朱允炆生子十六,在朱棣死后,朱允炆之子与徐前等功臣之后曾盗朱棣皇陵,火烧朱棣尸骨。朱允炆死后,葬在陕西武陵山,后人不忘血海深仇,广交天下英雄,慢慢发展到30万人马,遂起兵反明,李自成就是朱允炆的十三代孙,最后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也算报了朱允炆之仇。

朱允炆在逃亡过程中,悲痛欲绝,实实刻刻想念传位给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即便陪上性命,也要回去祭拜爷爷,无人能阻,没办法,徐前,常峰山,汤正等几家功臣之后,保着朱允炆回家祭祖。他们一路夜行,一日,途经九龙山,已是半夜时分,忽见山脚下有一束灯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依门而盼,老者看到朱允炆,双膝跪拜,朱允炆仔细观看,正是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朱允炆双目含泪,扶起刘伯温。刘伯温道:我在此已等侯主公很久了。那天晚上,刘伯温为朱允炆分析了眼前形式,劝朱允炆要忍常人所不能忍,要珍惜自己有用之躯,北上出关,女真族已经反明,多次征战,明军都大败而归,刘伯温劝朱允炆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等待时机,刘伯温说完,喊出自己的小儿子刘仲热,让他跟随朱允炆而去,刘仲热深得其父真传,运筹帷幄天下无敌。

朱允炆听了刘伯温的【屋中对】,放弃祭祖念头,回到陕西,派自己的大儿子朱灭棣,二儿子朱继祖,三儿子朱万恨,以及徐前,常峰山,汤正,等几位战将,一起去了当时的金国,朱允炆长子朱灭棣,貌如金童,儒雅俊美,金国国王努尔哈一生无子,唯有一女,努尔敏,和朱灭棣一见钟情,誓嫁朱灭棣,努尔哈也知道无论怎么说,朱灭棣也是大明嫡皇子,遂把朱灭棣招为女婿,努尔敏为朱灭棣生八子,努尔哈死后,朱灭棣做了金国的皇帝,把金国军队分别交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六位功臣之后掌管,就是后来的八旗兵,朱灭棣在刘伯温之子刘仲热的辅佐下,日益壮大。

到了皇太极这代,已经是朱灭棣十三代孙了,在沈阳建立了大清,后来清兵入关,皇太极带着自己的家谱,亲自到朱允炆墓祭祖,至于皇太极与李自成的恩怨,那是老朱家的家风,骨肉相残。为什么大清那么打压明朝遗俗,大兴文字狱,就是要不承认朱棣政权,为自己先人朱允炆皇帝报仇。不过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提到乾隆皇帝与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是亲兄弟,并非空穴来风,金庸曾经去陕西几百次,李自成后人才给老金看家谱,

李自成撤离北京后,也走了他祖宗朱允炆的老路,隐姓埋名,李自成一生痴爱陈圆圆,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地步,陈圆圆为李自成生一子,李自成兵败,孩子只能与他妈同姓。姓了陈。其子聪明过人,才高八斗,后来做了大清宰相,生两子,长子陈家庚,三个月大小,陈夫人带孩子入宫,被娘娘调换。陈夫人回府,发现自己的儿子成了女孩,大惊失色,苦不敢言,后来又生陈家洛,成了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说起来又都是李自成的后代,弟兄两个又打闹一辈子,老朱家败就败在窝里反,一家人鱼死网破,红花会失败,乾隆皇帝看在兄弟份上,也没处理陈家洛,乾隆皇帝曾经七次偷偷祭拜李自成墓,陈家洛亲自给爷爷李自成立碑,只是没写上乾隆皇帝名字,不过碑文上确实写了陈家庚。历代皇室,老朱家可谓是天下第一闹。


白这个颜色


一是如果能逃走,建文帝朱允炆会不会逃?后世普遍同情这个被四叔夺走皇位的人,以为他是个懦弱的人。其实不然,朱允炆这个人是个手段坚决,做事果敢的人。上台半年多,建文帝就将5位叔王削掉,其中湘王朱柏吓得全家在封地荆州自焚而死。这5位叔叔有谋反吗?没有,违法违纪倒是有。闹成叔叔朱柏全家死亡,于情于理,削藩工作本该暂时收手,先安抚一下家族内部的情绪。但朱允炆没有收手,而是继续大力推进削藩。他当初削除周王的时候,派李景隆率大军突袭到周王封地开封抓了周王。他要削除燕王朱棣的时候,也是集结了50万大军杀向燕王朱棣的封地,并亲自在南京送行,企图一举抓住燕王朱棣。

建文帝生在太子朱标家,又接受了朱元璋六年的帝王教育,所以做事果断,而本身性格又刚烈。这种做事风格的人,往往心气高,死要面子,但在彻底失败后,基本就是选择自杀,比如项羽,又比如崇祯帝。

二是建文帝能逃得了吗?南京城不是被攻破的,当时南京城还有20万大军,若不是谷王和李景隆打开城门放朱棣大军进城,朱棣一时半会很难进入南京城,建文帝没有必要捉急逃跑。后来,因为出现叛徒主动打开城门,事发突然,建文帝并没有逃跑的充分时间。

再说,经过明太祖朱元璋30年的建设,明朝此时已建立了完善的保甲制度,对全社会采取网格化管理。像这种情况,老百姓知情不报,一律处死,甚至屠村,朱元璋就干过这事。在明初,不要说长期藏一位失败的皇帝,就是藏一头猪都难。朱棣作为篡位之君,以朱棣的行事风格,不可能会容忍活着的建文帝存在。

后世确实没有发现建文帝的行踪,朱棣假装派人找了20年,找到了鬼影。这么好的保甲制度,居然找了20年找不到,那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建文帝确实在南京城破时在宫内自焚了。








坐看东南了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去了哪里,估计这个问题从朱棣坐上金銮殿到现在几百年来一直不停有人在探究询问从没消停过,全国不少地方都声称自已这边是朱允炆最后的落脚点,那边个坟头是朱允炆的墓地。


笔者也不打算把这些看似像又捕风捉影的地方一个个去罗列推敲,没有必要,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肉身可灭,但心头是个挥不去的阴影。

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军队已打到皇宫了,那时朱允炆还在,朱棣命军队不可随便攻进去。朱棣为什么这样做,若军队冲进去俘虏了建文帝,那以后怎么办?杀掉他,你是以“清君侧”为名出师的,杀了他失仁,失德,失道,那些夫子士族会鄙视你,让他好好活着?这将来说不定哪天有谁再扯起朱允炆这面大旗,哪怕朱允炆本人不愿意也没用,再说了朱棣可以应付这种局面,那么后世子孙怎么办?这不是让自已百年已后留下祸种么,什么?让他再为皇帝,那朱棣脑子进水了。

所以,朱允炆“选择”一把火烧了皇宫,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官方拿一具烧焦无可辨认的尸首来确定朱允炆也经“自焚”是当时最好的最恰当的结果。

从此民间就开始传闻朱允炆没死而流落民间等等诸如此类消息。而朱棣自打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为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内心纠结。甚至他的任何大的举措都被影射为在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譬如郑和下西洋,甚至把编写《永乐大典》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此目的,不一而足。

重点人物线索自然是主录僧溥洽,朱棣认为是溥洽把朱允炆送到了某个地方,溥洽难逃牢狱之灾。可朱棣是怎么审问溥洽,他们之间有何种对话,甚至朱棣的高参姚广孝也和溥洽有过秘密对话,他们之间讲了些什么,任何文献都没有记载,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秘密进行的。

最后从姚广孝临终前要求朱棣放了溥洽,朱棣答应放人来看,溥洽这头在这件事上是没啥潜力可挖了。

再一个寄于希望的人物就是胡濙,这个人大半辈子为此事忙碌奔波,跑遍大半个中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漆黑的半夜,老胡拿着今牌直闯寝宫,既然半夜来访,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带来了关于朱允炆的重要消息。还是老样子,谈话内容没有记载,只是谈完后朱棣多年的疑虑消除了。

其实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试想如果真的寻访到朱允炆下落,朱棣会怎么办?假若真的有人托其名而起事,几百年后满清多尔衮在朝堂上当面让宫人,长平公主相认朱太子的情景会提前上演,真的也认作假,以冒名之罪宰了他,但凡自称太子哪怕是真太子也以冒名之罪杀了他,对外则宣称会善待前朝真太子,这是帝王之术。

而朱棣不惜代价,苦苦寻找朱允炆,最终目的是杜绝一个“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统治,而朱允炆是生,是死,流落到哪里并不重要,对朱棣而言这时的朱允炆只是一个符号罢了,只要确认不会有一个叫“朱允炆”的人来质疑他的合法性,来反抗他,他也就放心了。

显然他己经确定了这一切,寻找朱允炆的行动也就停止了。


看遍山川


建文帝朱允炆是我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帝王之一,他在四叔燕王朱棣打进京师之际,一把火将皇宫烧毁,人也找不到了。

建文帝的下落,成为600多年来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悦史君就此说说自己 的看法。

第一,本纪叙述矛盾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兵临京师,他没有选择直接入城,而是等着侄子建文帝投降,但他看到的是皇宫起火,听到的是建文帝不知去向。

朱棣立即派太监去皇宫里找人,最后找出两具烧焦的尸体,说是建文帝和皇后的尸体,并且还选了个时间下葬。

然而,史书同样说明,还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通过地道跑了,而且多年后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建文帝出家为僧的故事。

悦史君认为,皇帝的实录遭到了朱棣的篡改,明史则是两百多年后写的,中间可能会有疏漏,但建文帝的不同结局公开出现在史书中,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第二,胡濙留下疑团

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一是把建文帝身边的僧人溥洽关起来,二是派郑和下西洋,三是派官员胡濙巡游全国。

溥洽在大臣姚广孝去世那一年,被朱棣释放,这条线索断了。

郑和出海多年,交流沟通很多,但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踪迹。

明朝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回来跟朱棣彻夜聊了几个时辰,虽然内容不为人知,但朱棣从此放心了。

悦史君认为,朱棣又是抓人又是派人海上陆上多年寻找,说明他并不相信建文帝已经去世,但在胡濙20多年后回来汇报后,他放下心来,说明有两个可能:一是建文帝已经去世了,二是建文帝尘缘已了,不会再威胁皇位了。

第三,民间出家传闻

和正史中的含蓄不同,民间则将建文帝逃出宫后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甚至还留有遗迹、对联等等。

现在各地的传言有在湄江观音崖、湖南新田大观堡、杭州东明寺等地当和尚,还有上饶三清宫当道士等。

悦史君认为,这些传言或被证明是假的,或绘声绘色成为传说,可信度不高。

……

最后,在没有明确的考古发现之前,悦史君倾向于建文帝确实死在大火中的皇宫里,因为燕军已经把京师包围成铁桶,皇宫里也没有发现地道,建文帝显然出不去,死了反而不会受到侮辱,而朱棣不想背负恶名,只好继续派人寻找做幌子,也就造成了一个迷。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我有不靠谱回答。

燕王靖难,大军进入京师,建文帝于宫中放火,一时烟焰涨天,宫人死伤无数。建文帝想到朱元璋临死赐给他一个柜子,跟他说,这个柜子平时轻易不要打开,等你遇到危难时再开,到时候可以保你一命。建文帝于是打开了柜子,只见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个度牒,一身僧衣,还有朱元璋亲笔写的一封信:你要想活着,就赶紧拿着度牒找个地方当和尚,后宫有一处地道可以通往外面。如果不想活,你就用刀自尽。建文帝选择了生,用剃刀把头发剃了,从地道跑了出去,天下人都以为他自焚而死。

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先派马三宝七下西洋,因为人们传言他跑到西洋去了,结果一无所获。也有人说他跑到武当山隐居了,于是朱棣亲自上山拜访了武当派掌门张松溪,带了三十万人大修武当道观,把武当山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建文帝。一直到朱棣死了,建文帝也没有出现。

朱棣孙子朱瞻基继位之后,建文皇帝从江南来到北京,给朱瞻基上书道:我当年避难后宫,从地道里跑了出来,你们都不知道,以为我死了。其实我一直剃了头在江南一座寺庙里修行,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对人生也没啥指望了,我只想回家,埋在我朱家的坟墓里,不想死在异地他乡。我身上有高皇帝给我的密敕,我希望以后的史书记载我不是死于自杀。

朱瞻基亲自召见,让当时还活着的老臣以及太监宫女都出来辨认真假,但是时间相隔太久,大家都不认识他了。建文帝指着一个老太监说,你不是那谁么,我曾经在有一年的七夕赏过你三个桃子,你匍匐在台阶下吃了一个,怀里装了两个。我问你为啥装起来,你说要带回去给老父亲尝尝。我看你为人孝顺,就又赏了你五个桃。你还记得吗。老太监忽然也想起好像有过这么一回事,于是和建文帝抱持大哭,涕泗流溢。朱瞻基又召吏部尚书蹇义和右都御史洪英等人问了建文帝好多前朝秘事,建文帝说的丝毫不差。

朱瞻基一看这个老和尚不是赝品,于是下诏厚养于诸王馆中。未几,一夕暴卒,众皆疑其遇毒也。朱瞻基命令以公礼葬于郊外。建文帝临死写了一首诗:沦落江南数十秋,可怜霜雪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昭阳殿上雨声愁。新浦细草年年录,野老吞声哭未休。此诗感慨无穷,含蓄无限,凄凉可悲。其实建文帝向朱瞻基提出想埋在祖坟里的要求合情但不合理,因为他已经出家了,是个和尚,根据大明律法,出家当了和尚的人是不能埋在祖坟里的。

参考书目:《建文皇帝遗迹》


唐风宋月


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后到底去哪了,这是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一个历史谜团,也正因为没有正式的有信服力的说法,所以关于建文帝的下落的传闻就层出不穷,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有人说他出海下了西洋(所以一直有人猜测郑和下西洋就是去寻找建文帝的),等等类似传闻一直不断。

而且,在南京城破后的大火的灰烬中,太监们也只是找到了建文帝皇后和太子的遗骸,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遗骸。

学术界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也是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从诸多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建文帝直接在南京城破后的大火中死亡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是建文帝在城破后在随从的保护下隐姓埋名,最后要么去了国外,要么隐姓埋名后就独自默默无闻的过了一辈子。

下面小编就介绍几种关于建文帝的可能的下落去处。

第一种就是建文帝削发为僧了,比如明代的《大逊记》中曾经说道,明英宗五年,广西思恩知州岑瑛在出行的过程中曾经碰到一个僧人当道而坐,并对岑说他就是建文帝。建文帝流亡到中国西南地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至今在中国西南地区仍然有纪念让皇帝的习俗,所谓的让皇帝实际上就是建文帝。关于建文帝出家的地点还有人认为是在苏州吴江的穹窿山,而且建文帝是在姚广孝的庇护下在吴江的穹窿山出家。这种说法也是关于建文帝下落中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因为后来明成祖在位期间曾经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的名册进行了重新整理。很明显,这是明成祖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第二种说法就是建文帝在南京陷落后流亡海外,这也是后来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的原因。提出这种说法的人认为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带了不少的锦衣卫卫士,很明显这是用于探访建文帝的。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则有待于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更多历史证据的发掘,实际上如果建文帝继续执政下去,明朝乃至之后的历史都会改写。


青年史学家


对于建文帝下落,可谓是众说纷纭,在靖难之战之后,建文帝就没有下落,而建文帝下落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个未解之谜。因为朱元璋的统治比较严格,所以建文帝宽政的做法让建文帝自己受到了广大的关注,所以建文帝下落就特别的引人好奇。

我们可以在各种野史或者是戏剧中看到人们把对建文帝下落的猜测,那么建文帝下落究竟是什么呢?在明朝的历史中对于建文帝下落的说法也是传言,所以对于建文帝下落有以下几种说法:

1、漂洋出海,没有消息。相传建文帝自己泛着一叶扁舟出海,好像是去了南洋,在一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休闲生活。近人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最终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然而没有更多的证据,仅仅是猜测而已。

2、建文帝被接入了西内,在宫中老死,死之后葬在了西山。虽然这只是谣言,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但是有任冒充建文帝,最后这个人就被抓了起来。

3、建文帝是病死的。有人说在江苏吴县考察的时候,发现了建文帝的一些遗物和资料,认为建文帝在离开之后,当了僧人,一直藏在寺庙里,甚至还是复国的想法,知道自己四十七岁的时候,病死在寺庙中。

4、四川望京寺说有人则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

5、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兵败之后归隐山林,只是具体的地址不详

6、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对于建文帝下落,至今都是一件谜案,在很多的凄美故事中,也对建文帝下落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讲述,但是对于建文帝下落并没有真实的说法,也没有历史的证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以至于在很多的历史书籍中都只能记载,建文帝不知所终。

喜欢的话,请记得关注哦。


问历史


按理说朱允炆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他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本来朱标才是皇位的继承人,但是朱标在37岁的时候病逝。按照皇位继承制度,接下来长孙应该是继承人,但是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八岁就早夭,所以次子朱允炆阴差阳错地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从小聪明好学,孝顺懂事。深得爷爷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驾崩后,1398年6月30日,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

一坐上皇位,年轻气盛的朱允炆就急于巩固自己的权力,削弱各地藩王的势力。短短一年之内,就废掉了五个藩王的实权,最后只剩下了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手握重兵,觊觎帝位已久。当意识到自己将是朱允炆的下一个清洗对象时,朱棣先是假装精神失常,整日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让朱允炆放松了警惕。1399年7月,朱棣终于痛下决心铤而走险,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开始了他争夺皇位的行动,与朱允炆展开了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行动。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军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下,朝廷已经无反抗之力,燕军不战而胜,杀入皇宫。

在最后的混战中,皇宫里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最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朱棣下令搜寻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终无下落。所以谁也不能肯定朱允炆真的死了,也有人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了南京。


传说朱允炆出逃之后,在浙江兰溪东山上的一座古寺归隐。东山又名皇回山,是金华山脉的一部分。当地流传着建文帝朱允炆在东山削发为僧的传说,寺院中还保留有朱允炆的隐居遗址和古碑遗迹。

1402年7月17日,朱棣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但是,朱允炆的下落始终是朱棣的心头大患。如果朱允炆还在世,朱棣这个皇帝就不是名正言顺,有篡位之嫌。1416年,朱棣下令兴建紫禁城,5年后正式迁都北京,以图个眼不见为净。


百草园笔会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于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先于朱元璋死去,所以便由朱标之子朱允文继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继位不久,其叔叔朱棣就以清君侧之名,发起了篡位之战“靖难之役”,1402年,京城被攻破,大火冲天,从此建文帝不知去向,民间流传甚多,成了几百年的悬案。

根据明史记载,在皇宫内发现烧焦的尸体,就认定是建文帝,于是就厚葬之。朱棣还辍朝三日,以示哀悼。但是,后世人们普遍对此说法存疑,提出了几个疑点:一,烧焦的尸体如何认定为建文帝?二,如果是明史官方记载的备厚礼葬之,那么坟墓在哪里?三,建文帝好歹也是个皇帝,要实行天子之礼,如此规模的葬礼,怎么可能不为人所知,除了官方,怎么没有其他人记载?这种事情不留蛛丝马迹是不可能的。

不过官方如此记载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建文帝的人看到群龙无首,从而各自散去,有利于朱棣的政治上主动,也在称帝扫除了障碍。后来也说朱棣为了找建文帝,以派人找张三丰的名义找了二十多年,让郑和下西洋的首要任务也是寻找建文帝,足以说明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的结论是草率的。一百多年后明神宗向张居正打听建文帝的去处,张居正回答说:“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而去,不知所踪”。由此可见,在当时背景下,内阁首辅的回答也印证了建文帝不会死于大火之中。



那么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呢?有明史考证,马生龙凤凰记事云: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远虑也……其他还有不少建文帝从地道逃走的传说。既然说逃走了,就要先确定逃走的可能性。首先要考证地道是否存在呢?在几百年后终于有了新的发现。1978年,在南京太平门附近,在明代皇宫的旧址上,建设一家工厂的时候,挖出了一条地道,从挖出的情况看,地道高约2.5米,宽2米,跟史料记载的相符。不过当时还不能认定这条地道是否通明向皇宫。2005年6月,对此颇有研究的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季先生得到一条线索,在南京清凉山旁边的国防园,发现一个明代涵洞,季老先生随即到现场考察,发现涵洞位于原明故宫的宫城外,通过勘察,涵洞与之前发现的地道可以连通,就此,可以认定,明代皇宫确实有地道可以通向宫外,那么,没有建文帝烧死的证据,又有了出逃的地道,所以建文帝从地道逃走存在很大可能性。

那么建文帝逃到哪里去了呢?这里先说一个人物,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是个和尚,为朱棣夺取皇位立下汗马功劳,朱棣登基后,姚广孝离开朝廷,朱棣赐给他江苏吴县境内的穹窿山为修行之地,是朱棣极为敬重的人。

在《姚广孝传》的记载的一条线索,当年建文帝出逃后,朱棣抓捕了他的主录僧傅洽,因为这个傅洽将建文帝救出藏匿了起来,朱棣因此关了他十几年,等到姚广孝暮年的时候,姚广孝从江苏突然来到已是明都的北京要求朱棣放了傅洽,并且对朱棣说了个消息,具体怎么说的现在不得而知,但在姚广孝所写的《逃虚子集》中,叙述自己救了一个五马贵人,这个五马贵人很可能是建文帝,所以,姚广孝要求释放傅洽,并且能说服放人的理由只有他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为了考证这一点,从江苏吴县的明清时期《苏州府志》中的《吴县志》中找到一条记载:“积翠庵,一名皇骂庵,明建文帝逊国时移驾于此”,而这个积翠庵就在穹窿山脚下。更奇怪的是在这里发现了皇坟,这个皇坟还有世代相传的守墓人,并且从皇坟附近还找到两座雕龙柱础。在村子里还有块石碑,石碑上刻有“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于此”的字样,这和《吴县志》的记载一样,还在穹窿山附近流传着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就是朱棣根据姚广孝的说法派人找到了建文帝,并且深谈了一次,从此再无后话。






综述,建文帝没有烧死,而是和傅洽逃出了皇宫,朱棣得到消息后抓了傅洽,但傅洽一直没有说出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先后派人寻找,包括郑和下西洋,直到姚广孝暮年之时,到北京见了朱棣从中游说,经过叔侄两人见面,朱棣得知建文帝并无再起之心后,放过了他。这也是至今最为靠谱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