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中央为这件事直接约谈县委书记

罕见!中央为这件事直接约谈县委书记

4月13日,汪洋主持召开了脱贫攻坚约谈会议。中西部11个省区24位县委书记参加约谈,4位县委书记作代表性发言。中央政治局常委直接约谈县委书记,非常罕见。这充分体现了对县级脱贫工作的格外重视,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是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日前,中央定调,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短时间内一切恢复正常并不可能,这是清醒的认识。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应对疫情这道“加试题”,化危为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对中国的巨大考验,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考验。


罕见!中央为这件事直接约谈县委书记


压力


2020年是全面脱贫之年,本次疫情对农村地区造成的冲击不容忽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各地脱贫攻坚战的推进。


① 农业生产面临“失时”风险。短期来看,春耕时节需大量用工,但受制于疫情,所需的劳动力、农机作业服务在供应上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农事活动可能无法正常进行。从中长期看,疫情引发生产成本上升,后市农资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更容易导致农产品滞销,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收入大幅下降。


② 特色产业发展面临“失市”风险。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大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偏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此次疫情作用下,很可能会出现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增收。


③ 外出务工人员面临严峻的“失工”困扰。疫情使很大一部分贫困户外出务工受阻,切断了他们创收的来源。


④ 脱贫攻坚收尾工作受到“失力”影响。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状态下,大批金融、财政资金将集中支援防疫前线、大多基层干部也要集中力量进行疫情防控和排查,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不能按计划推进,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暂时无法到岗,从而对脱贫收尾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罕见!中央为这件事直接约谈县委书记

机遇


本次疫情作用下,贫困地区因其脆弱性更容易催生出各类危机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贫困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应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寻找适合贫困地区的政策举措,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化“危”为“机”。


“契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广实行“微治理”新模式。所谓“微治理”就是治理精细化的一种实现路径,即打破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让多元主体参与进来,聚焦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务。病毒来势汹汹,这场战“疫”是对乡村治理水平的现实检验。而调动和发挥村民积极性,形成共治合力是打赢此次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一环,也是“微治理”模式的一次实践。通过推广“微治理”模式,增强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撬动乡村治理模式转变的契机,已成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转机”——推动乡村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乡村医生 “守门人”的作用。此次疫情也在警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刻不容缓。为此,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同时,应更加关注乡村医生这个群体。持续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商机”——打造贫困人口增收保收的增长点。经济贫困地区大多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特色、文化遗产等各类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进一步通过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生产关系组织、制度安排、创新氛围塑造等手段,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韧性,使贫困地区再遇到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不会因无工而停工、因停工而返贫。同时,政府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政策举措等有序转到贫困地区。对财政投入、金融扶持、保险支持等补短板、强保障的政策措施,要保持稳定并不断强化;对主体培育、产品营销、科技支撑等服务措施,要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化。


罕见!中央为这件事直接约谈县委书记


主动作为,化危为机


当前,除了脱贫攻坚,还有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春耕生产等等各项工作都耽误不得,十个手指弹钢琴,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领导干部怎么办?


①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实践中,一些地方一边紧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统筹兼顾;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谋划开工一批新项目,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同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问题倒逼改革创新,在坚持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创造新的措施办法,才能取得新的成效。


②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处理重大风险挑战,做到化危为机,往往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因而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前,领导干部应全面权衡,探索更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助力的方式方法,实现“两不误”。特别应重视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抉择。


③着眼解决实际问题,谨防拍脑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想要化危为机,领导干部就应坚持问题导向,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比如,此前针对复工复产中“一边农民工出不去,一边企业招工难”问题,不少地方探索“点对点、一站式”接送,有的地方推行健康通行码互认,这些有力有效的探索很快在各地推开;针对部分餐厅员工、酒店服务人员、网约车司机等返岗难问题,一些地方调剂停工的富余人员到急需用工企业就业,解决了一些企业的用工荒问题。


危与机同生并存,主动作为,便能化危为机。


来源:人民论坛新媒体综合整理 资料《国家治理》、人民日报、政知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