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大白菜给我拿一颗。”“我网上定的肉,请您帮我拿一下。”自3月3日开始,每到周二、周五的早上,史各庄街道农学院社区里都会响起这样的对话,居民们正在新设立的“便民服务党员先锋岗”前排队买菜。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农学院社区居民正在先锋岗买菜


“真方便,我们不用出家门,供销社的同志就把新鲜的菜送到家门口了。”社区书记李京红说道。李京红家里的老人是这个先锋岗的常客。


疫情期购物难,下沉干部来支招


农学院社区约有500户,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人。他们如果要去超市采购,就必须得过马路、天桥,去一个较远的超市;或是搭乘经过此处的唯一一趟公交车,到稍远处去买菜,既不便捷,也不安全。再加上疫情期间,超市人员密集,老人出去很不安全,买菜就成了农学院社区居民的一道难题。身为社区书记的李京红也一直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昌平供销社的王涛,被安排到农学院社区下沉支援社区“抗疫”。李京红将农学院社区买菜这个难题向王涛透露出来:“要是供销社把超市开在我们小区门口就好了。”


“在这里建一个党员先锋岗怎么样正好居民们有这需求,我们供销社可以提供新鲜优质的菜品。”王涛听完李京红的一番话后,提出了这个建议。2月份昌平供销社下属的新世纪商城总店,疫情期间为防人流拥挤,在门口就开办了一个党员先锋岗,他有经验。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王涛(左三)在生命园党员先锋岗


“好!”李京红和王涛一拍即合,李京红请示了史各庄街道党工委,街道十分支持,经过双方充分沟通,由区供销社所属新世纪商城的董德明负责给农学院社区配菜品。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农学院社区书记李京红在便民先锋岗执勤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史各庄领导去农学院党员先锋岗采点


打包分拣配送,坚持“背篓精神”


董德明是新世纪商城的配送经理,她一贯坚持“背篓精神”。“这是我们供销社的精神。以前的昌平不发达,还没有交通工具,供销社的人就背着背篓,把货物送去给需要的居民。”董德明所在的沙河店,店铺2.5公里内居住的军人、孤寡老人家庭,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配送服务。“这是我们国企的担当”,董德明说。


接收到给农学院社区送菜的任务之后,董德明让想要购菜的居民建一个群,给出一个商品目录,居民们在微信群里可以依照目录购买。


订单商品相比起现场卖品来说仍算小头,董德明制定出了一个商品种类表,员工会依照这个表,打包好现场售卖的菜品。为了保证新鲜,像是肉蛋奶菜类商品,需要在售卖前夕打包好。定好的售卖时间是上午9点半到11点半,员工们会从早上5点半开始一直打包到8点半,然后才驾车前往农学院社区开始售卖。


先锋岗售卖的菜品并不会和超市的菜品区分开,分拣和打包都是一起做的,董德明及下属的工作量都增加了不少。但是董德明的这支团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面对更多的工作量,不少党、团员都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到了下班时间不回家,而是主动留下来将剩余的菜品打包好。“这正是我们党员发挥作用的时候。“董德明说。


以真心换真心,做的不仅是买卖


售卖时,现场售卖点不会少于8个工作人员。四个人分两组拿着计算机收银,一个整理货物,一个负责交递订购物品,剩下两人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证居民间一米安全距离。“我们平时配送也就一两人,但是疫情非常时期,居民停留在售卖点的时间越短越好,我们这么多人去也就是为了这个。“董德明说。


从3月3日开始,党员先锋岗每周二、五都会在农学院社区出现。董德明有时候工作忙没有过来农学院社区这边,下次来的时候,偶尔会听到买菜的大妈问叨一句,“上次没见到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这话让董德明心里暖暖的。在这个先锋岗所做的,不仅是买卖。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董德明在农学院党员先锋岗工作


当北青社区报记者问道这个先锋岗以后的发展,董德明说:“只要他们还有需求,这件事就会持续下去。”


据了解,昌平供销社建立的党员先锋岗,如今已经有7个了,供销社的同志还在不断考察,将这张便民利民的网越铺越大,

相信未来更多的昌平居民能够享受到这项家门口的暖心服务,或许不仅仅在疫情期间,更在疫情之后的蓝天之下。

文/北青社区报实习记者 叶欢

图/受访者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不出社区门口能买到好菜吗?能!这个便民先锋岗大声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