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先养神、医病先医心

人体是一部有灵魂的机器,因此,要养护也这副机器就不止像爱护一般机器那样,单纯地进行“机械性保养”,而是要以“养神”和“医心”为第一要务,即进行积极的精神和心理的调治,才能“以神与心养身”的目的。

人体的精、气、神,其中的“神”也是指人体的心理状态。《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包括了人体之心理和精神活动,而中医论述人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

“七情”本是人之常情,但必须是适可而止,过分了就会发病,这就是精神影响人体脏腑器官的重要表现,分别为: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惊恐伤肾。

为了防止“七情”伤害人体脏腑器官,就必须用良好的精神和心理,对以上过亢的情志加以制约:即当人体有喜事时,要加以控制,在出现狂喜时,可以利用中医五行相克理论,用一桩让自己惊恐的事“以水制火”(即肾水克心火)来吓吓自己;当人体因一些事情被激怒时,要加以控制,在出现暴怒时,可以利用中医五行相克理论,用一桩令自己感到悲伤的事来缓解盛怒(即肺金克肝木);当人体因不顺境而忧思不解时,要加以控制,在忧思过度时,利用中医五行相克理论,用一桩令自己忿怒的事来激发自己的心志(即肝木克脾土);当人体因遇不幸的事而悲痛时,要节哀顺变,在发生过度悲伤时,要利用中医五行相克的理论,用一桩让自己高兴的事来使自己悲伤解除(即心火克肺金);当碰到一桩让自己受惊的事,要加以控制,如果惊吓过度了,就必须用一桩让自己忧思的事来加以镇静(即脾土克肾水)。以上利用中医五行相克的原理进行“养神养心”的方法,是中医养生和防治疾病的妙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