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明朝對比,哪些地方是進步了,哪些地方退步了?

詩驢


1,文化思想

清朝完敗。明朝的哲學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是中國知出類拔萃的時代,僅次於春秋戰國,清朝除了個別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在哲學、思想、文化等領域是全面的大倒退。

2,制度建設

平分秋色。明朝的制度建設走過了明顯的初創期、穩定期、發展期和變質期等幾個階段,最後走向全面崩潰,明朝的制度其實是孕育了新的發展方向,明末全社道會處於一個制度大變革的前夜。清朝整合了明朝失敗的教訓,用最簡單的愚民政策,實行全面的高壓統治,使國家趨於穩定。

3,經濟發展。

客觀的說,清朝的經濟要比明朝版更發達。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發展了農業和商業,這方面清朝要比明朝更為出色。不過明朝出現的私營工業在清朝被全面取締,預示著中國必定會落後世界發展的潮流權。

4,科技成就。

清朝完敗。這個是沒得比的。明朝的科技成果是中國歷史上進步最快的時期,清朝陷入全面倒退。

5,對外交流和國際影響力

明朝完勝。這個也是沒得比的。



龍套娛樂匯


這是兩個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都傳承了二百多年不到三百年。他們的興亡得失對我們很有教育意義。

首先說民生方面:

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土地所有權的集中是封建王朝解決不了的問題。

明朝是延續了幾千年來的田賦制度。簡單的說就是按人頭(男丁)徵收的叫賦(包括徭役和實物);按資產徵收的叫稅。其中賦稅的大頭是賦。從考古結果可以瞭解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是這麼做的。每家的丁口由鄉里統計報縣和中央政府分別備案。以此做為徵收的基準。這也是為什麼蕭何進咸陽只拿走稅收檔案的原因。使用這種辦法對失去土地的僱農來說負擔最大。

明洪武帝

清朝的締造者們在入主中原之前就通過漢臣講學,系統的研究了這個問題。所以在平定三藩叛亂後。康熙皇帝就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並作出永不加賦的保證。攤丁入畝就是把農民,農村,農業的所有稅收和徭役都攤入耕地之中。實質上是對財產徵稅。富人多交,一般人少交,窮人不交。這個政策已經接近現代稅收理念。

康熙皇帝

明朝延續了中國幾千年的官倉儲量制度。各省徵收的糧食分別存儲在國家的糧倉中。國家還通過漕運向缺糧省份調運。但是沒有固定的賑災制度。崇禎末年北方大面積連續遭受旱災、蝗災。特別是1637~1640連續三年數個省份滴雨未下。樹皮都吃光了。饑民易子而食。明朝政府沒有有效的賑濟措施。對出現的騷亂一味地鎮壓。這無異於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的崇禎皇帝

清朝從順治年間就開始建立災害上報和賦稅蠲(讀juan)免制度。地方官吏負責逐級上報並要親自勘災確定災害程度。重大災害要求督撫親自勘災。勘災結果報戶部做為蠲賑依據。然後審戶就是核實受災人口和困難程度。按審戶結果發給一式兩聯的賑票。憑票發賑。整個賑濟過程後來被用立法來固化。

此外清朝還建立了較漢唐以降歷朝歷代更健全的倉儲制度―—常平倉、社倉、義倉來積穀備災。

其次看鞏固邊疆的做法:

明朝是把少數民族聚居區當成附庸。滿足他們的臣服和貢獻。所以往往北方的遊牧民族在統一之後會進犯中原。明英宗還被入侵的瓦剌俘虜。

清朝是在南方數省“改土歸流”。把世襲土司制度改成流官。實質上是把人事任免權拿到中央政權來。這個政策後來又用到新疆建省上。在政教合一的西藏則是通過欽定達賴和班禪,有效的建立了制約機制。通過轉世靈童的報備和金瓶掣籤制度確立了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在北方把蒙古族按十三旗分列,劃定範圍。各旗首領的是繼承要經過中央批准。這就有效的預防了一個部族統一所有蒙古部落。使得蒙古族始終是清朝北方的屏障。

第三說對外貿易:

明朝大部分時間是禁止對外貿易的。有嚴厲的海禁政策。即使是永樂年間也只是朝貢貿易。商業貿易是禁止的。所以沿海地區長期存在倭寇(大部分都是從事走私的中國人)。北方只是在張居正主持下實行了俺達互市。而互市給長城兩側的人民帶來了和平和安寧。

清朝的對外貿易經歷了禁止——放開——收緊——被迫徹底放開的過程。開始是因為臺灣問題。為了困臺實行海禁。臺灣收復後放開。後又收緊成廣州十三行的買辦形式。最終在鴉片戰爭後被迫徹底放開。在北方則允許商人進入蒙古並通過蒙古與歐洲實現陸路貿易。走西口(殺虎口)走東口(張家口)成為當時晉陝兩省富餘農業勞動力向外轉移的通道。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的經濟是自給自足類型。對外貿易主要是出口。和今天的中國一樣存在大量的貿易逆差。瓷器、生絲、茶葉壟斷了西方市場。全世界的白銀都流向中國。“懷璧其罪”。向中國販毒和以中國禁毒為由開戰,是帝國主義擴張的必然結果。

第四是明清國家治理架構:

明朝的皇位傳承是繼續了幾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這個辦法好處是繼承人和產生辦法是明確的。但是這個辦法的實質是帝后兩族的政治聯姻。很容易形成外戚干政。明確的繼承人也是各種矛盾的焦點。儲君遭讒言被廢黜也是常有的。而太子黨也是對皇權的威脅。明宮三大案都和皇位繼承有關。

明朝形成了穩定的文官內閣與皇帝分權制度。皇帝的一些想法並不能一意孤行。但是這也導致皇帝依靠宦官和特務機構來加強自己的勢力。

清朝吸取教訓。改為秘密立儲。事先確定的儲君詔書被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這個辦法防止了太子黨的形成。

明朝是完全的封建制度。皇子到了一定年齡要封王,就國。分封的土地和人民都歸屬這個王。有自己的官吏和軍隊。財政自主。在國家內與郡縣平行。這種制度的初衷是拱衛中央。但是實際上會削弱中央的實力。同時使得藩王有覬覦最高權力的想法。燕王朱棣就親身實踐了一下。他死後他的二兒子也試圖謀反。還有後來的寧王。

清朝是升級版的封建制度。就是隻封不建。只是在建國初期分封了漢族的異姓王並就國。但是時局穩定後就撤藩了。平定三藩後就只封不建了。除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外,其它的是在繼承中等級依次遞減。王爺只有建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府和固定的俸祿。每天都要和大臣們一起上朝。權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

從以上四個方面可以看出清朝的締造者是動了很多腦子。針對前朝的弊病採取了不少措施。總的看歷史上的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兩大問題在清朝沒有發生。永不加賦的諾言也兌現了。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為什麼呢?因為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封建的生產關係已經束縛了生產力發展。走向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潮流。清朝的一切制度都是為實現皇權最大化。而這正是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英國的王室和日本的天皇在變法之時都是處於相對虛弱的狀態。這讓他們在變革中願意做出讓步。而清朝是從制度上皇權最大化(權力到不一定在皇帝手中)。而且漢族官員又被排斥在決策層外。皇族特殊受益群體決不允許觸動皇族的特殊利益。不同意向人民讓步。所以通過變法走向資本主義道路從一開始就行不通。

贊成變法維新的光緒皇帝

反對變法的慈禧太后

變法失敗也是革命的起點

讀史就是要以史為鏡。《過秦論》說的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明哥52601


在乾隆、嘉慶在位期間,清朝的國力開始由強盛走向衰弱。與此同時,英、美、法等國正逐漸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需要廣闊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首先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清朝政府鑑於國內人民與外國人交往日益頻繁,擔心交往的擴大會給自己的統治帶來威脅,開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政府一方面限制中國人出洋貿易和居住,嚴格控制出洋船隻的大小與裝載貨物的品種和數量,以及水手和客商的人數,一方面還規定了嚴格的往返期限。中外貿易活動只限於廣州一個口岸通商,外商的貿易及其他事務的交涉,都必須和清政府特許的行商進行,不得和官府與民眾直接交往,外商在華必須住在城外指定的商館,不得擅自出入城,對外貿易的品種和數量也有相應的嚴格限制。鴉片戰爭以後,列國打破了中國的國門,閉關鎖國政策被迫取消。

中國明清兩代對文武官吏定期進行考績的制度。京察在中央官員中進行,六年一次;大計隨地方官員朝蘭進行,三年一次。四品官以上由本人自陳,由皇帝裁定;五品以下具冊奏請。

京察大計特別卓異的,不次提升;不合格的,按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八法,分別予以革職、冠帶閒住、致仕、改調等處置。清代考察則發展為“四格八法”之制。四格是才、守、政、年四項標準,才分長平短,守分廉平貪,政分勤平怠,年分青中老,綜合四格決定官員的加級、升職、留任、降調。

清王朝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經營,經濟發展很快。到雍正帝兒子清高宗弘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時候,已經可以稱得上國富民強了。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在這個時期都達到了鼎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