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養育寶寶,除了要給予及時周到的身體照顧以外,心理上、感情上的關懷和愛的撫慰同樣十分重要。嬰兒撫觸,有利於嬰兒生長髮育。增強免疫力,促進母嬰交流,幫嬰兒獲得安全感。

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普遍人認為,剛生下來不久的嬰兒不會有什麼情感需要和心理活動,其實不然。實際上,嬰兒天生具備了情緒反應的能力、無意識幻想的能力,從出生後開始,母親和嬰兒就通過親情的紐帶來交流感情。如果嬰幼兒能充分感受到母親愛的表達,會對日後健康的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所有的溫血動物天生就有被撫觸的需求,如果這種需求被剝奪,就會喪失慾望,導致生長遲緩,智力低下,甚至會產生不正常的行為方式。

如果一個人在嬰幼兒時期,能充分地享受到母親的撫觸,會對自己所獲得的愛感到滿足,這對培養日後的情緒平衡能力、自信心以及關愛別人的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其實,每一個成年人也或多或少會有被撫慰的需求和感受,尤其是現代人,面對著生存和發展的深重壓力,人們會更渴望別人的愛撫,渴望類似母親的愛撫。

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常在親人懷抱中的嬰幼兒,能意識到同親人緊密相連的安全感,因而會啼哭少、睡眠好、體重增加快、抵抗力較強,智力發育也明顯提前。相反,則會引起孩子食慾不振、智力發育遲緩以及行為異常等。

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生活中缺少撫愛、缺乏身體觸摸的孩子,往往會自發地咬手指、啃玩具、哭鬧不安,甚至把頭或身體亂碰撞,心理學有個“皮膚飢鋨症”大概說的就是這些表現。

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應對寶寶的撫慰需求,皮膚接觸是一種最直接的關懷方式。對寶寶的皮膚接觸,通常是指通過依偎和抱一抱的傳達,把自己的感情傳遞給孩子;也可以慈愛地撫摸孩子的脖子和背部。當嬰兒哭鬧時,不妨抱一抱寶寶,同時用手指輕輕地撫摸寶寶臉蛋的周邊,寶寶往往就會安靜而又滿足地進入夢鄉。

撫摸有利於嬰幼兒生長髮育和母嬰交流

皮膚撫觸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儘量多和孩子接觸,通過感情交流,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情感飢餓,讓他們有心理上的滿足感。每天多抱抱孩子,經常對他們的背部、頸部、腹部及四肢進行撫摸,親吻他們的額頭和臉蛋,捏捏他們的小手、小腳等。和大一些的孩子可互相摟抱、嬉戲、玩耍,儘可能滿足孩子對皮膚飢餓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