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里面的精彩桥段,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但宴会上发生的“舞剑”一事太过离奇,让人觉得荒唐不可信。

可能,历史上的鸿门宴是真正存在的,但宴会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不是司马迁写的那样。

什么项庄舞剑,什么项伯翼护,什么樊哙闯帐,什么沛公尿遁,什么张良谢过,等等,都是司马迁用自己的头脑臆想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合常理。

单以项庄舞剑论,他为什么要舞剑?

有人说,他舞剑的目的,是“意在沛公”,想杀掉刘邦。

但是,想杀掉刘邦,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说下毒,比如说借敬酒直接捅刀子,还有摔杯为号,上刀斧手等等,为什么要选了“舞剑”这一种最张扬、最夸张、最搞笑的做法?

有人说,“舞剑”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擦枪走火,无意失手砍死了刘邦的假象。

但是,不管您是有意也好,无意也好,只要刘邦被杀,所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刘邦手下的十万大军群龙无首,随时出现失控、大乱的现象,场面将不可收拾。

也有人说,项庄这么做,是因为项羽定不下决心杀刘邦,他担心杀了刘邦会遭到怪罪,所以用舞剑失手误杀的方式,必要时可以开脱自己的罪责。

但是,项羽如果有心要杀刘邦,项庄杀了刘邦,就是大功一件;项羽如果无心杀刘邦,项庄杀了刘邦,就是死罪——这根本就是先斩后奏,故意抢先造成既定结果,不存在什么失手不失手,误杀不误杀的问题。

因此,就算项庄是要替项羽拿主意,那也是先干掉刘邦再说,直接捅刀子就行,您拿把剑在那儿唱呀,跳呀,舞呀,这不是在提醒项羽,我准备要杀人了;这不是在提醒刘邦,我准备要杀您了。

这种方式,十用十废,不可能成功。

更离奇的是,项羽阵营里的重要人物项伯,为了保护刘邦,又明目张胆地拿起一把剑,唱呀,跳呀,舞呀,用身体掩护刘邦。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这不是在告诉项羽,我要保护刘邦;这不是在告诉刘邦,我在保护您。

只能说,项庄、项伯都在拿项羽、刘邦、张良这些人全当成傻子了。

或者说,司马迁都在拿读者当成傻子了。

如果项伯要制止项庄,用嘴巴喝止项庄的离奇表演就行,他没有必要也加入项庄的“跳大神”式的表演中去,让人哑然失笑。

实际上,纵观数千年来,众野心家要在宴会、酒席干掉一个人,从没谁用过“舞剑”这种既惊艳,又荒唐古怪的搞笑方式。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由此可知,鸿门宴上项庄、项伯的舞剑行为,根本不可能存在。

一句话,鸿门宴上项庄、项伯的舞剑行为,只能出自司马迁的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者、小说家的想象。

可真甭说,舞剑杀人的桥段,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北宋杨家将演义》里面出现过。

想必这两本书的作者对司马迁虚构出来的这个桥段非常欣赏,直接照抄了。

但这种照抄,只能是小说家行为。

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搞笑的情节的。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下面说一则发生在隋文帝杨坚身上的“鸿门宴事件”,没有舞剑情节,但杀机四伏,险象环生,同样惊心动魄。

话说,未登上帝位之前的杨坚,曾经经历过一段惶惶不知终日的卑微生活。

他是承袭父亲杨忠之爵位出道的。

出道之初,不知道收敛,锋芒很盛。

齐王宇文宪敏锐地觉察到了杨坚是个潜在的威胁,密奏武帝宇文邕,让他除掉杨坚,以绝后患。

武帝宇文邕为一代明君,鉴于杨坚野心不展、形迹未显,犹豫不决,没有对杨坚下手。

又因为误听了相士赵昭的话,认定杨坚只有做柱国的命,就妄想依靠杨坚这个柱国来保护自己的江山、扶助自己的儿孙,主动和杨坚结成了亲家:让太子宇文赟娶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妻。

宇文赟继位后,也觉得自己的老丈人杨坚不像好人,多次想把杨坚给剁了。

但杨坚太狡猾,宇文赟的命又太短,也没有杀成。

宇文赟做了一年多皇帝,就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宇文阐,没过多久就过世了。

周静帝宇文阐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懂得了什么?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国丈杨坚在刘昉、郑译的推举下上位,任总知中外兵马事,随后当上了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小皇帝宇文阐年纪小,被杨坚所控制,但宇文家族还有许多成年人在。

尤其是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五王还在。

这五个人都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儿子、武帝宇文邕的兄弟。

其中的赵王宇文招颇有文材武略,曾跟随过武帝东征伐齐、与齐王宇文宪率军征讨稽胡,立过很多战功。

可惜的是,宇文赟继位之初,猜忌诸叔,不但诛杀了齐王宇文宪,还将包括宇文招在内的五王驱逐出京到封地就国了。

京师因此没有得力的宇文氏子弟坐镇,致使杨坚在宇文赟咽气后,从容窃取了权柄。

最惨的是,宇文赟在病重时,征召赵、陈、越、代、滕五王回京辅政。这又使得五王如龙离大海、虎离深山,没法调遣军队应对杨坚的举动,孤身羁留在京,成为了杨坚案板上的鱼肉。

不过,杨坚因为篡位的时机尚未成熟,还在隐忍待发。

赵王宇文招决定抢在杨坚发难前将杨坚干掉。

于是,他摆下了“鸿门宴”,邀请杨坚到自己的府中宴饮。

杨坚一来觉得这时候还不应该露出篡位的迹象;二来料定宇文招不敢得在京师重地对自己怎么样,从容赴宴。

跟随杨坚赴宴的,有雄赳赳、气昂昂的两队卫士。

但是,这两队卫士全被宇文招阻拦在宴厅之外,仅有杨弘和元胄、元威兄弟相随。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元胄是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第九代子孙。

元胄小时候就长得燕头虎额,表现得英勇果敢;年稍长,练就了多种武艺;成后后,长得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当年第一眼见到他,“壮之”,将他招为自己的左右亲随,每次出征,都带他随行。

元胄驰骋沙场,屡建战功,官至大将军。

杨坚当政,重用元胄,把他当成心腹之人,安排住在自己的卧室内厅。

杨坚当了丞相后,元胄主管宫廷中的禁卫军,引弟弟元威入宫当侍卫。

宇文招好几次想对杨坚动手,都被元胄的目光震慑住。

没奈何,宇文招悄悄吩咐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汝当进瓜,我因刺杀之。”

酒至三巡,宇文招请杨坚入内室享用异域进贡的奇珍异果,拔出所佩带的刀切瓜,不断招呼杨坚过来吃瓜。

盛情难却,杨坚侧身过来取切好的瓜。

宇文招手掌一翻,刀锋向外,就要刺向杨坚的胸膛。

元胄机警,恰好在此时闯入,向杨坚大呼说:“相府有事,不可久留。”

宇文招吓了一跳,刀锋下落,仍切向案板上的瓜,抬头呵斥元胄说:“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

宇文招以为,自己这么一喝,这个粗陋汉子会掉头出屋。

哪知,这个粗陋汉子一点也不粗陋,心细得很。

他不但不走,反倒握紧悬挂在腰间的刀的刀柄,抢步向室内走,虎须倒竖,豹眼圆睁,怒容满面。

宇文招愣了愣神,口气大弱,问其姓名:“汝何为者?”

元胄照实回答。

宇文招恍然说:“汝非昔事齐王者乎?诚壮士也!”

拿起一片瓜,让元胄吃,改用温和的语气说:“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

元胄笑而不答。

主客都在吃瓜。

宇文招突然作呕吐状,欲入后门。

元胄知他这一走,就会有刀斧手杀入,赶紧大步跟上,扶住他,强押他坐入席中的上位。

一计不成,宇文招又生一计,声称自己口渴,让元胄到厨房中去取茶。

鸿门宴上的“舞剑”情节太过搞笑,此隋朝版的“鸿门宴”惊心动魄

元胄恍若不闻。

不久,滕王宇文逌来到。

杨坚走下台阶迎接。

元胄趁机对他耳语:“事势大异,可速去。”

杨坚不以为然,说:“彼无兵马,复何能为?”

元胄说:“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辞死,死何益耶?”

杨坚这才开始着急,冷汗直冒。

果然,屋后隐约有披铁甲的声音。

元胄感觉刻不容缓,催促杨坚说:“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用手推杨坚出屋。

宇文招想要挽留,却被元胄用槐梧的身体挡住屋门,根本出不来。

这样,杨坚前脚回到相府,元胄后脚也回来了。

宇文招恨不时发,弹指出血。

杨坚杀了宇文招等羁留在京的五王,给予元胄的赏赐不可胜计。

等到受禅登上帝位,升元胄为上柱国,封为武陵郡公,食邑三千户,授左卫将军,不久又升右卫大将军。

可惜的是,元胄后来与蜀王杨秀过从太密,在杨秀获罪时遭受牵连,被除去了官名;更在隋炀帝即位后,因偶有怨言被处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