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因為文化差異、歷史進程與體裁的原因,中國的古典文化與西方實際存在著很深的溝壑。縱然有人將蘇格拉底與老子相比,把耶穌與孔子歸為一類,拿出莎士比亞與湯顯祖的作品一起出來說道。但這種跨越文明與種族的對比總是存在著無法確定的標準。

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畢竟,功業是可以直觀通過數據來呈現的,但思想文化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

而在西方佔據世界話語權的這二三百年。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音樂家、發明家、改革家、思想家、哲學家、畫家等等頭銜幾乎都被西方奪了去。失落的東方文明在冉冉升起的西方文明面前一度相形見絀。

李鴻章認為“孔子不會打洋槍”,洋務運動等等一系列的近現代變法無不是在向西方學習。好在,現在的我們逐步完成了偉大復興,古老的東方文明開始以另一種方式讓世界去發現。

BBC眼中的杜甫

比如,BBC最近就播出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光看片名,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部將杜甫擺上中國神壇的紀錄片,但如果看內容會更讓人大跌眼鏡。因為這部紀錄片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杜甫要比莎士比亞還更偉大。理由是,西方並沒有類似杜甫類的人物,能通過文字把一種文明的道德情操表現出來。

沒有傲慢與偏見,沒有刻板的解讀,BBC這種花式誇杜甫甚至讓我們自己都有些不習慣。

好在,杜甫流芳百世,在中國的文壇早已是超凡入聖的人物,他當得起這樣的誇讚,也經受得住與任何人進行對比。

受限於篇幅原因,《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只是粗略的講述了杜甫的生平故事。對於這位耳熟能詳的人物,我們中國人自然不需要去通過紀錄片來進一步瞭解,但BBC卻也帶出了一個視角,那就是:西方為什麼會沒有杜甫這樣的人物呢?杜甫的文字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杜甫為什麼偉大?

說詩人,得先說他的詩。

杜甫一生所著詩歌數量已無從考證,而保留下來的大約1500首。不說每首都橫絕古今,但無論是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都很難有人在產量與數量雙向上能與他比肩。

清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提出“六才子書”一說,分別為《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

這六部作品,一部是哲學名作,一部史書,兩部詩篇,兩部小說。《杜詩》的分量自不需要多言。

許多不那麼喜歡杜甫的人會認為,杜甫的詩太悲苦,不如李白肆意暢快,也不如王勃高情壯思,讀起來讓人感到難受。但也就是這種識民間疾苦,為民生吶喊的精神,才讓杜甫有別於一般的詩人。

我們都喜歡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但現實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更會讓現在的我們熱淚盈眶,尤其是對被房價壓的透不過氣而不得不變成“憤青”或“社畜”的年輕人而言。

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李白寫透了江湖,杜甫道盡了人間。

江湖之中的俠客仗劍而行,人間中的百姓衣食難足。

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道,“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的悲觀源自於他所處的時代,安史之亂讓大唐傾頹,藩鎮割據的局面使兵戈不斷,百姓面對無休止的徵兵與沉重的賦稅。他的《三吏》、《三別》就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寫照。

他沒有李白那種俠客之劍,卻有為民請命之劍,且他還有一顆炙熱的愛國之心。

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裡寫道,“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隨後又,“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寫下此詩的杜甫已不再年輕,但“老夫聊發少年狂”之意卻躍然而出。

他生於盛唐時節,又親眼見證大廈傾頹;他亦曾遊歷天下,也一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仕途不順,轉而將諸葛亮當成了精神領袖,認為他是“萬古雲霄一羽毛。”

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杜甫用詩歌發出自己的時代吶喊,他沒有文人墨客的孤傲清高,而是用眼睛去發現,用手中的筆墨書寫,將民間的疾苦放大到全世界都知道。

亦或者說,杜甫守著那個時代的底線。

每個國家或者時代都會有這樣的人存在,如蘇格拉底之於古希臘;西塞羅之於古羅馬;但丁之於意大利;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於俄國……

他們或用哲學、或用演說、或用詩歌、或用小說守衛著心中的道。

即便時移世易,但這些人早已在人心中豎起了豐碑,代代相傳。

中華民族的人文關懷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管子》一書有這麼一句話:“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以人為本”攤開來說就是人文關懷。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主張維護群體利益期望克復周禮儒家,還是主張愛護個體生命無為而治的道家,本質上都提倡以人為本。

BBC眼中“中國最偉大詩人” 竟是杜甫!

而在詩人當中,能夠真正以人為本的人並不多。本質上,詩人就是封建時期的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出身優渥,能夠憑藉自身才華登廟堂之高,他們的聲音也能夠藉由作品傳播的更遠。但遺憾的是,大部分詩人都沒有達到這種境界。

比如司馬相如,縱然才華躋身“西漢兩司馬”之列,一手漢賦獨步天下,但其攀富的本性與棄妻的行為卻讓人齒冷。

在後世人眼中,杜甫是憂國憂民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安石在《杜甫畫像》如是描述,“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飀。”黃庭堅於《老杜浣花溪圖》對他嘆道,“中原未得平安報,醉裡眉攢萬國愁。”

杜甫對生命有一種天然的惻隱之心,如他的那句,“白魚困密網,黃鳥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惻隱仁者心。”這種惻隱之心帶給他對所有生命一視同仁的態度。

李壽民在其所撰寫的《杜甫傳》中也提到過杜甫關愛家僕的故事。

杜甫的人文關懷正是幾千年來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亦是現代文明仍舊需要的。

那麼,對於杜甫是中國乃至於全世界最偉大的詩人這種說法,你怎麼看呢?

新品頭條,網羅全球新品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