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10倍龍頭股

行業成長性與競爭格局,哪個更重要?

當銷量遇到天花板,還有投資價值嗎?

投資高成長的行業,就一定賺錢嗎?

先來看幾組數據:

白酒銷量在2016年見頂,然而貴州茅臺的股價,在之後的4年裡漲了5倍。

尋找10倍龍頭股

尋找10倍龍頭股

水泥銷量2014年見頂,海螺水泥之後卻成為大牛股。

尋找10倍龍頭股

尋找10倍龍頭股

尋找10倍龍頭股

由此可見,行業觸及了天花板,並不代表沒有一絲投資價值,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這是競爭格局的奇妙之處。

比方說,起初一片草原上有10只狼,1000只羊。

剛開始的時候,羊每年增加100只,而狼每年增加1只,這些狼食物充足,每天都吃飽撐的。

然而好景不長,其他草原上的狼知道了這個消息,紛紛進入這片草原搶羊吃。

草原上的狼越來越多,食物逐漸短缺,他們為了搶奪獵物,開始自相殘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有一天,狼的數量也開始下降了,並且分出了階級,拳頭最硬的、最不怕死的成了老大,稍微弱點的成了老二、老三,剩下的還有一眾小弟,整個草原形成了一種平衡。

就這樣,座次越靠前,日子過得越滋潤。

有一天,羊的數量開始下降了,但是老大的身體越來越強壯,他開始嚇唬小弟們,去搶奪本屬於小弟的羊,小弟們迫於壓力敢怒而不敢言。老大的日子依舊是越過越好,小弟們卻日漸消瘦。

雖然銷量見頂了,但龍頭企業可以利用品牌、渠道和成本上的優勢擠壓競爭對手的份額,行業的集中度提高了。

我國空調行業的發展歷程,便是一本競爭格局的教科書。

格力與美的,是我國製造業的兩顆明珠,相愛相殺20年,他們的成長史非常有借鑑意義。

他們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

混沌階段:1996年以前,我國空調行業還是一片藍海,那時日韓產品霸佔市場,並且價格很貴。國內空調企業數量不多,產品毛利很高,進來的企業基本都賺錢。

野蠻生長階段:1996年到2002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看上了空調這塊肥肉,相繼入場搶食,企業數量井噴,到2002年達到了400多家,行業集中度越來越分散。

白熱化競爭階段:2002年到2006年,一些企業發起了價格戰,大家赤膊上陣拼刺刀,搞得市場內的企業都很難過,毛利率越來越低,不斷有企業出現鉅額虧損,破產的越來越多。到了2006年,空調企業的數量從400多個下降到52個,行業集中度開始提升。

寡頭階段:2006年以後,一些優質企業陸續脫穎而出,格力、美的、海爾憑藉產品質量和經營手法,成為最終的贏家。這些龍頭都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積累了寶貴的革命經驗,在品牌、渠道和工藝方面形成了護城河,使場外企業不敢越雷池一步,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毛利率提升,幾家龍頭開啟了慢牛之路。

尋找10倍龍頭股

空調雙煞的歷史毛利率走勢,明顯是一個先抑後揚的過程,這是競爭格局的寫照。

在競爭最為激烈的2003年到2006年,格力與美的的毛利率明顯下降,等到行業集中度提升之後,毛利率又重新上升,隨即開啟了慢牛之旅。

經歷了拼刺刀階段,龍頭企業將變得更加成熟,等到競爭格局逐漸清晰,他們便會進入業績增長的快車道。在競爭白熱化的尾聲,是挑選公司的最佳機會。

由於不同行業的屬性不同,其競爭格局的歸宿也不同。

行業最終的格局一般有三種:

1、一家獨大型。

行業有極強的馬太效應,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一山不容二虎,贏者通吃。這樣的行業一般是對C端的,特點是產品或服務幾乎完全同質化,消費者對個性化體驗並不感興趣,客戶的粘性非常高,有很高的轉換成本。對企業而言,具備規模經濟,准入門檻很高,新進入者需要瘋狂燒錢才可能成功。典型的像一些社交平臺,比如企鵝、臉書。

2、多寡頭格局

大多數消費行業,都會形成這種格局,比如空調裡的格力與美的,白酒裡的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乳製品裡的伊利與蒙牛,飲料裡的可口可樂與百事。這類行業的特點是,具備一定的規模經濟,產品存在部分差異化,客戶忠誠度高,具有品牌效應,龍頭企業有較強的提價權,頭部企業要保持競爭優勢,仍然需要在研發和銷售環節進行資源投入,行業裡的中小玩家也不會被完全消滅。

3、百家爭鳴

行業內的企業百花齊放,行業集中度很難提高,即使行業市場空間很大,也很難形成巨無霸,比如餐飲、服裝、內容生產。這類行業的特點是,產品差異化大,不同消費者的偏好不同,行業門檻不高,無法形成規模經濟。甚至規模越大,會出現邊際成本遞增,比如內容生產行業,更適合採取工作室的形式,如果把兩個風格不同的工作室合併,兩撥人誰也不服誰,導致很高的管理成本。

總結:能夠形成寡頭的行業,往往是大牛股的搖籃,競爭格局清晰的行業,才有投資的確定性。成長性固然重要,但對競爭格局的分析更重要。

行業龍頭名單:

抗過敏藥:我武生物

醫療信息化:衛寧健康

醫療服務:愛爾眼科、通策醫療

骨材料:大博醫療

血液製品:華蘭生物、天壇生物

體外診斷:安圖生物

疫苗:智飛生物

CRO:藥明康德

CDMO:凱萊英

創新藥:恆瑞醫藥

醫療器械:邁瑞醫療

IDC:光環新網、寶信軟件

SaaS:用友網絡、廣聯達

金融IT:恆生電子

動力電池:寧德時代、比亞迪

消費電池:億緯鋰能

隔膜:恩捷股份

負極:璞泰萊

鋰電設備:先導智能

第三方檢測:華測檢測

網絡安全:啟明星辰

汽車電子:德賽西威

安防:海康威視、大華股份

晶圓加工:中芯國際

芯片封測: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

半導體設備:北方華創、中微公司

超級計算機:中科曙光

互聯網金融:東方財富、同花順

化工:萬華化學

消費電子:立訊精密、歌爾股份

乳製品:伊利股份、蒙牛乳業

白酒: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

啤酒:青島啤酒、華潤啤酒

保險:中國平安

空調: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小家電:九陽股份、小熊電器、新寶股份、蘇泊爾

免稅店:中國國旅

二師兄:牧原股份、溫氏股份

水泥:海螺水泥

調味品:海天味業、恆順醋業

肉製品:雙匯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