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论:切莫让疫情研判的“定心丸”成了“麻醉剂”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目前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出了最新的判断——“疫情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这让紧张不安的群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钟南山院士的表态,展现了一名德高望重、备受信任的老专家敢于担当的精神,让我们充满敬意。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提醒,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钟院士的话,疫情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字还在不断攀升,我们还完全没有到该高兴的时候,对待疫情还不能有丝毫松口气的念头。

我们对疫情的认识、把握、防控都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疫情本身也会有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和发展。从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角度来说,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也要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充足的准备。

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把方案做的更周密一些,把防控举措落实得更有力点,才能确保取得胜利。这同样是钟南山院士所言的题中应有之义。

疫情防控战役全面打响以来,我们陆续听到不少“好消息”传来,的确让人振奋。但是,这些“好消息”都是建立在国家层面强力的联防联控措施和群众的共同参与、严防死守基础上的。我们不能因为听到“好消息”就放松了防控,更不能因为一时麻痹大意造成更多“坏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