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弄農業互聯網?如何增收?

行走的三木


幾十年來,“互聯網+”已經改造及影響了多個行業,當前大眾耳熟能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在線影視、在線房產等行業都是“互聯網+”的傑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情況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互聯網+農業發展狀況

互聯網+農業正處風口,吹來了機遇,也有挑戰,當巨大發展與產業升級的機會迎面而來時,中國農業如何迎風起飛,落地執行,需要更多農業建設者們的冷思考和熱處理。

當前我國農業產業鏈系統效率低下,農業現代化程度依然很低,產業鏈面臨“內憂外患”。擁抱互聯網也就成了農業未來的新出路,作為最傳統的產業,農業被互聯網改造的潛力最大。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互聯網技術開始與更多產業進行結合,互聯網發展進入“產業互聯網”階段。1、變革主角是農民:普及培訓是關鍵

作為“互聯網+農業”這場變革的主體,農民能否接受互聯網的洗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農人”,是互聯網與農業真正實現深度融合的關鍵。為農民重新教授市場經濟的基礎知識在長期來看一定是存在其重要性的,使農民能夠看得懂市場走向,做出市場預測,從而進行正確的市場決策,而這對於當前我國農民群體受教育情況的現狀而言,無疑是有些超前的。但當務之急可以把握的,首先是充分調動農民接受互聯網從而轉變傳統經營的積極性,培訓農民瞭解“互聯網+農業”運作模式與操作方法。

分析農民對互聯網諸多牴觸情緒的原由,互聯網安全問題首當其衝。在當前互聯網知識普及程度尚且不夠的情況下,即使是較早接觸互聯網的城市居民也常常為網絡安全問題所困擾,而對於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差,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農民來說,一個小小的網上操作失誤可能會使其蒙受較大的經濟損失,這一點無疑會增加互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普及難度。

今年2月,阿里研究院就正式發佈了《中國新農人研究報告(2014)》。報告提出,新農人群體的形成是互聯網賦予“三農”的必然產物。隨著農村互聯網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的應用推廣,未來的農民都是“新農人”。“互聯網+農業”首先要以提高這些農民兄弟收入為目標,要讓農民增收得利,而不是打著各種旗號到農村去圈地圈錢。只有真正為農民增收提供幫助的“互聯網+農業”創新,才能獲得農民發自內心的認可,才可能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2、深度融合產業鏈:探索農業新模式

“互聯網+農業”實現的是農業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不再只是簡單互聯網接入農業,或者農業融合互聯網,從而實現去中間化,提升效率等舊有模式,而是成功地將互聯網與社會資本帶入驅動農業發展的軌道中。一方面,“互聯網+農業”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互聯網+農業”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 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

“互聯網+農業”的落地執行首先需要從國家層面對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普及作為基礎支撐。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今年新增1.4萬個行政村通寬帶,在1萬個行政村實施光纖到村建設,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動寬帶;明後兩年,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由此可見,國家對農村互聯網設施建設充分重視,邁過了農業與互聯網結合普及的初級門檻。

概括起來看,圍繞農業生產,整個農業產業鏈系統包括農資供應、農業金融、農業生產以及農產品的流通加工消費等環節。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其中農資和農產品的流通環節都已取得突破進展。

5月8日,國務院出臺了“電商國八條”,提出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中央財政將拿出2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政策的出臺必將進一步推動農資、農產品電商行業的發展。除此以外,之前炒得火熱的互聯網金融也迎來了“1+1+X”的產業創新發展模式,開始將互聯網與金融的優勢相互結合起來,服務於第三對象,其中“三農”領域的巨大人口紅利及資本藍海也會吸引社會資本向農業金融領域不斷流入。推進互聯網和農業達到真正融合的關鍵,應該是著眼於整條產業鏈的融合而不僅僅是其中的某一環節。同樣,互聯網+農業融合而成的電商平臺,不僅僅是把農產品搬到網上售賣,而應該考慮對農業產業鏈的完善和革新。

正如聯想搞農業的模式,就著手打造互聯網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聯想對農業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僅用互聯網技術改造生產環節提高生產水平,而且運用互聯網技術管控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確保品質,同時運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產品營銷,最終將農業的各個環節打通,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再比如,阿里集團也在佈局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計劃將農村電商依託於旗下整個生態圈發展,支付寶、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微貸等業務都已跟農村掛鉤,未來運用大數據將直接介入農村金融市場,滿足農民的資金需求。

“互聯網+農業”在探索實踐中創新出了許多新穎的結合模式。但不管是互聯網技術深度運用的智能農業模式,還是互聯網營銷綜合運用的農資農產品電商服務模式,抑或是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摩拳擦掌的資本一波接著一波,是藉著“農業+互聯網”的概念吹起一輪泡沫,還是通過深刻改造和深度融合讓農業產業迎接互聯網大潮所帶來的巨大發展與產業升級,時間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3、熱效應前冷思考:落地執行渡難關

“互聯網+農業”概念看起來很美好,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作為理論落地的開拓者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農業是高風險弱質產業,自然因素影響著整個生產過程。“互聯網+農業”雖然能為農業結構調整和農產品加速流通提供有力支撐,市場經濟的內在契約性約束也越來越被農民瞭解,但面對自然風險的不可控性,農民仍可能被迫違約。當違約責任被農民歸咎於互聯網的負面性因素時,就難免會滋生牴觸互聯網的心態,其結果不排除“農業-互聯網”的出現。

雖然國家已經開始實施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只有通過大面積土地流轉,才有可能實現農業規模化和現代化,為“互聯網+農業”奠定基礎,但是,目前土地的整體流轉速度仍然偏慢,更多的地方仍處於探索階段。絕大部分的土地仍然處於小規模種植狀態,這正是“互聯網+農業”介入農村的第一道難關。互聯網+農業”企業雖然可以利用現有的農村市場線下渠道,將產品和服務打進農村。但是,這一般要求“互聯網+農業”擁有較雄厚的資金實力,才能充分保證渠道暢通。由於農村大部分的渠道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賒欠現象,即農民賒欠零售商,零售商賒欠批發商,批發商賒欠上級經銷商,如果遇到年景不好,有些欠款就可能逾期不還甚至成為壞賬。“互聯網+農業”企業一旦想通過法律手段追討,則可能出現維權成本遠高於最終所得欠款的尷尬處境。因此,“互聯網+農業”企業必須在設計渠道戰略時,先設法破解農村“無賒不成店”的思維習慣,或者破解追債難的問題。

唯互聯網模式陷阱。互聯網熱風下,不少企業老闆成了唯互聯網論,張口閉口都是互聯網思維,網絡化手段。事實上,人是多場景消費者,轉型中的農業從傳統渠道到網絡營銷更需要多消費場景,唯互聯網模式只能是營銷飄在天上,銷售跌到谷底。歸根到底,農產品營銷從頂層設計到路徑選擇都要有清晰的戰略設計。傳統農業企業家必須重視的一點是,網上很多看起來很美的農產品電商模式,事實上並沒有實現盈利,對於本身資金鍊就緊張的傳統農業企業,太過“嚐鮮”,說不定會死在黎明之前。目前而言,“互聯網+農業”大多還處於行業進入期,適合一些在農業產業鏈上某一環節具有突出優勢的企業,藉助互聯網新模式強化優勢。毫無疑問,“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將帶給農業巨大的模式變革,但是,作為企業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大變革下,有成功,但也永遠不缺失敗的案例。當農業遇到“互聯網+”,農業企業能否選擇“互聯網+”和企業原有模式的最佳接入點,新模式能否真正落地執行,並給企業帶來新的競爭優勢。這是農業企業家們必須考慮清楚的問題。


小周zoo


現在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已經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了,但想要把某一個地方的農業產品做出精品卻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關於網紅、地方的縣長直播銷售農產品的報道,而且銷量往往都是不錯的,這些都是建立在這些地方的農產品本身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品牌,有了知名度以後的事情了,那麼對於一個農業創業者而言,需要走的路還是非常多的。

就拿銷售中藥材來說,現在各個平臺的店鋪都比較正規,需要很多資質和辦理相關的手續,沒有這些東西,你的中藥材都上不了架,更別說在網上銷售了,能做的只能是通過互聯網掌握市場行情信息,聯繫收購商賣個好價錢。

對於其他的一些土特產之類,同樣需要相關的資質,比如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這些都是開網店必須的。其次,需要宣傳推廣,這個可以藉助很多模式,比如短視頻、小視頻、直播、微頭條等等,但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還需要掌握相應的技巧,比如拍攝、剪輯、編輯等等,只有當自己的宣傳推廣有了效果,自己的粉絲數過萬、過十萬、百萬了,才能迎來大的爆發式增長,不然賺錢依然很困難。再者,剛開始的小單子可能還會虧錢,因為快遞太貴,錢都給快遞賺了。等等的這些困難都需要一點點克服,才可能走向成功。

在頭條裡面,不乏通過農業互聯網獲得財富的一批人,這裡舉幾個網絡紅人的例子,大家可以參考:巧婦9妹、李子柒、林區大雷,後起之秀:快樂王胖等等。大家可以向他們學習,看看他們是如何在互聯網的世界裡銷售農產品及成長致富的。


洞察三農萬象


我是互聯網UI設計師,專門設計網站,小程序,商城之類的,服務過各行各業的客戶。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你的目的主要是想利用互聯網銷售您的產品,您的產品主要是特產藥材類。想要銷售這些產品互聯網能做的是商城,商城分為電腦版和手機端,如果純開發,成本很高,不適合您目前的需求,您只需要買個商城模板來銷售,電腦端如果是不知名小商城用戶使用率不高,節約成本的前提下您可以先買個小程序模板,如果您自己會使用小程序後臺,可以在網上買個模板幾百塊一年,如果您不會使用後臺可以找公司買,公司會幫您把產品上上去,並處理好後臺問題。以前我的公司一個小程序商城模板月底去買1800就能買到,月底衝業績好殺價。

如果您自己有客源,就不需要推廣,沒客源還是要推廣一下,但推廣坑很多,慎用。平時自己最好的推廣就是進各種群和論壇去宣傳您的產品。

如果您想前期不花錢,可以先試一下微店,我之前也開過微店,開個不要錢的微店在朋友圈先發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