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做好哪些?

冰紫羽魔


习惯是多个方面的。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嘴,都能流露出习惯的好坏。习惯体现在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中。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也许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自信,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摸索出一些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还可以缩短学困生和优生之间的差距。我在检查教师业务材料时发现,四年三班学生有一个本子叫自学笔记,里面记录了学生语文课前自主学习时掌握的一些文学常识,字词等内容,这个方法就很好,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也可以做的再细化一些,比如对教材的勾勾画画,查询相关的资料,学具的准备等。

二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的习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高效率是取得好成绩最核心的因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用心听讲的同学,他才会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才会将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要不懂就问,并随时记下学习中的收获或疑惑。

三是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查反馈形式。通过培养这一习惯,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养成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我通过检查学生作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完成的都很好,但也有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有的完成的很马虎,有的写的很乱,我们要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字帖和小楷多数学生写的都很好,可是一到平时书写就忘了,结果笔记乱,作业乱,试卷乱,就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这些坏习惯都要尽快改正。

四是及时复习的习惯。人的记忆力都有遗忘的特性,而且是先快后慢,我们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也是记的快,忘的也快。所以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就会很快遗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都说明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五是考试中认真审题、仔细答题、用心检查的习惯。考试是对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重要检测手段。小学生往往粗心大意,考试中不看题的现象屡见不鲜。试卷做好后不检查的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考试习惯。

六是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学生的书本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通过阅读和积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要经常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经典古诗文,并且养成摘抄和背诵的习惯,来积累写作材料提高文学素养。

总得来说,小学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要想以后不吃生活的苦,就要先吃学习的苦!


任谊381


小学生应该做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写字认真,保持专注,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作为小学生来讲,基础很重要。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学习就会很吃力。

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就能始终保持学习的乐趣,学习才能专心致志,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勇于克服困难,知难而进。

另外,小学生不能懒惰,懒惰是人类的天敌,光想着舒服,终将一事无成。

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且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进取。

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学习,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要一遇到困难就请求别人的帮助,自己努力解决的问题,会记得比较牢固。

懂得在什么时候该去学习,主动发现自己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会规划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


郭云华


1.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感,有感恩之心,有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也就是公民意识!

2.热爱劳动的品质,通过劳动体会自己幸福感,还有通过劳动体验需要付出才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