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职业生涯的困惑主要就是这5类问题。

1.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主要与选择有关,它的表现是搞不清

遇到这类问题的人由于对自己或对外界不了解,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选。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或者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同时也了解外界的岗位有哪些,岗位要求是怎样的。

我自己而言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于是,我的工作是被父母安排的。

所以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选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帮我们选,或者命运就会给我们一个选择。比如有些人的工作就是自己选的,但当时也是搞不清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好像是命运推了我们一把。


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2.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通常与变化有关,它的表现是搞不定。

这类人通常是转换到了新的环境,要去适应新的环境。

记得我在刚进公司没多久,那个时候经常加班。我曾经有一次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每天都是工作12个小时以上。然后有一天晚上,我哭着跟我父亲说我想辞职,我实在是不想干了。

然后我父亲跟我说了一句很鸡汤的话:“当你度过这个难关,再回头去看,就发现没有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我当时没有辞职。

但是现在回想,其实那个时候的困惑是因为刚入职场,还没有适应从一个非常清闲的学生党到突然要承受较大工作量的职场人。又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去执行和处理工作。所以我当时的问题其实是适应问题。


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3.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通常与原方向受阻有关,它的表现是干不动。

如果把适应问题比作开车的时候前方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发展问题就好像开车的时候没油了前进不了。一般多见于三年以上工作时间的职场人。这个时候工作渐渐没了挑战性,渐渐觉得没意思,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但并不能完全用工作时间去衡量,主要还是看个人表现。我自己进入职业倦怠的时间大概是工作了6年左右。因为我能比较快的适应新的工作。所以我在职场中通常每1.5-2年就会被安排到一个新的工作主责。直到工作6年后,那个岗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人,中间也尝试过去其他岗位,但对于原岗位的工作还是兼任。上司都觉得我工作量大,所以没过多久就把我调整回来。在市场岗位做了4年,虽然当中有升职,但负责的事情没有太多改变,渐渐有了职业倦怠感。


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4.转型问题

转型问题一般与重新定位有关,它的表现是又搞不清了。

比如一些职场的资深人士,可能面临着去跳槽去更好的公司,但不知道该如何选。在主业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想发展副业或者做斜杠,但不知道做什么。现在有一个词叫“副业刚需”。如果是因为职业困惑而关注到副业的人,通常也是遇到了转型问题。

我在出现了职业倦怠后,也曾想过在主业外发展兴趣爱好,甚至做成副业。所以开启了写作,生涯规划师学习等。但在我还不知道做什么好的那一段探索期,我面对的就是转型问题。


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5.平衡问题

平衡的问题一般与多角色冲突有关。它的表现是顾不全。

比如刚生产完回到职场的职场妈妈。还有现在的很多学生在学业外还要参加很多的兴趣班。这些孩子也会遇到平衡问题。

我在疫情期间就遇到了平衡问题。那个时候又要远程办公,自打开启远程办公,工作无孔不入的随意闯入生活。同时还要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做饭,做家务。因为老公当时也被困在外地。经常打电话向老公发脾气,想辞职。但其实我并不是真的想辞职,只是难以忍受多角色冲突。


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写在最后

总结起来,职业生涯的困惑主要是三个方面。

1.定位:前面提到的定位问题和转型问题,其实本质都是方向不清晰。是面临着新的选择时产生的,都是搞不清的问题。可以归入定位问题。多见于中学生与大学生,没有确定方向的职场新人,想探寻新方向的职场人。

2.发展:前面提到的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虽然是有困惑,但是并不想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其本质是原方向受阻。属于面临旧关系处理上产生的问题。这两类问题可以归入发展问题。多见于工作不到两年的职场新人,刚进入新领域的职场人士,遇到瓶颈或倦怠的职场老人。

3.平衡:平衡问题的本质是多角色冲突。多见于已婚已育的职场人,或者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管理者。


职业困惑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5类问题

生涯发展地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类困惑并不是职业生涯的五个阶段会面临的问题。阶段是不可逆的,但问题是可能随时出现的。职场老人也可能面临适应问题,比如去到一个新的公司,即使有工作经验,也会面临适应问题。另外,每一个问题也不是单独出现的,可能会在同一个时间段面临多个职业困惑。

您目前是否也遇到了职场困惑?您的职业困惑是哪一类呢?欢迎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