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殼牌“紅制服小哥”成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原標題:“加油站+社區”服務民生“最後一公里”

中石化殼牌“紅制服小哥”成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消費日報網訊 (記者 汪宏勝 通訊員 褚再明) 中石化殼牌通過指導各區域、加油站聯繫社區居民和業主服務管理公司,短時間內新組建了465個以油站為單位的小區業主服務群,3天之內服務業主超萬人。其中,蘇州崑山海光站以油站周邊小區為輻射半徑,建立了3個社區服務群,主動當起了附近小區業主的“好鄰居”,其周到細緻的服務和快速熱情的響應得到了周邊居民的點贊和認可。社區服務群建立7天以來,海光門店單站銷售額將近5萬元。

  “站長,森林半島有業主訂了牛奶,我馬上跑一趟!”,小郭跟站長馮芳打了個招呼就出發了。社區服務群組建不久就有了80多位顧客,油站會以圖片、小視頻、鏈接等方式跟大家互動,宣傳油品信息、公佈優惠商品、分享生活貼士。顧客根據需求下單後,油站分揀備貨,米、面、油、調料、日用品、零食飲料等商品便能即刻送達,有效緩解了油站附近居民不能出門採購物資的困擾。“不限數量、不設門檻、沒有配送費、速度還快,這太友好啦!”顧客開心地說。

中石化殼牌“紅制服小哥”成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疫情管制不能進小區,為了顧客的安全,提前協商好取貨地點,貨到後站在安全距離範圍看著顧客提好貨才離開,全程無接觸式配送避免交叉感也得到了顧客的認可。“現在小區門口擺放的東西多,只有你們油站送過來的我才不擔心丟失,而且你們送貨的人員固定,這一點很安全。”

  有時不是油站經營範圍的商品,方便的話員工也會順便幫顧客跑個腿買好一起送過去。送貨次數多了,小區門口的物業人員熟悉了這些身著紅色制服的“小哥”,知道他們是附近加油站的員工,也跟著下起單來。

  早晚一聲關心問候,把顧客當作親人和朋友,特殊時期油站在群裡主動送去關懷,這些天,海光站社區服務群的營業額與便利店門零銷售額相當,馮芳說以前油站裡是站長、店長和加油員,現在兼職了“掌櫃”“客服小姐姐”和“快遞小哥”,她和大店店長正在與周邊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洽談合作,拓展更多的線上業務。

  中石化殼牌通過建立“加油站+社區”模式,進一步延伸油站的服務終端,有效走近客戶,打通加油站與社區之間的“最後一公里”;通過線上建立社區服務群,拓展加油站的服務廣度,讓加油站成為疫情期間社區和居民的“貼心人”,真正走進客戶。接下來,公司將繼續積極樹立和倡導“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探索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營,讓安全、優質、放心的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