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聽那些美妝博主的收費推廣,挑選化妝品還是聽聽自己皮膚的聲音

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皮膚的化妝品?是聽專櫃小姐的推薦?還是聽網友的建議?亦或是聽美妝博主們的收費推廣?價格至上或是根據網上好評挑選?很多人經過多次選擇,交了好多的學費,繞了好多圈,才找到適合護膚品,曝光時尚菌就詫異了:為什麼各位不聽聽自己皮膚的聲音?

別聽那些美妝博主的收費推廣,挑選化妝品還是聽聽自己皮膚的聲音

互聯網時代,網上的廣告和軟文數不勝數,很多廣告主學會了對症下藥,或者是找美妝博主付費推廣,如果各位在挑選化妝品、護膚品時,一味的從網上搜索信息,很有可能要走很多彎路,當無數回小白鼠。孩子糾結自己適合什麼護膚品嗎?曝光時尚菌今天就來教大家傾聽自己皮膚的心聲,從實際情況去選擇化妝品。

舉例而言,今天在網上提問:“我的皮膚每天都在出油,請問各位該如何改善?”熱心的網友們開始經驗分享。A:“這是油性肌膚你應該要加強控油。”B:“我也有這問題,美容師告訴我要加強保溼。”C:“皮膚科醫生說要從生活作息改善。”

三個人說出三種不同解決方案,隔空抓藥都對也都錯,出油部位在哪?範圍多大?用了哪些護膚品造成的?沒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的皮膚最清楚,各位何不學著聽聽自己皮膚的聲音,少走護膚冤枉路呢。

別聽那些美妝博主的收費推廣,挑選化妝品還是聽聽自己皮膚的聲音

一、膚質判斷要一步一步來

1.洗臉:洗臉後不要塗抹任何保養品,等待2~3小時。

洗面乳的洗淨力差異會造成膚值判斷的錯誤,洗完臉會繃可能只是洗淨力太強,而不是乾性肌!)

2.拿面鏡子觀察

是全臉都亮亮的有光澤感,還是隻有T字額頭?如果不是很確定,先拿一張面紙輕壓全臉,過1小時後再壓一次,判斷哪部分的出油量特別多,全臉均一的出油可能就是油性肌。

是否有些暗沉的情形?暗沉的地方就是出油量少的部位,可以判斷是乾性肌膚。

皮膚有沒有泛紅現象?皮膚泛紅有可能因為敏感,對於那一塊肌膚保養品的選擇要特別謹慎。

別聽那些美妝博主的收費推廣,挑選化妝品還是聽聽自己皮膚的聲音

二、分區保養,給皮膚需要的

整張臉都是出油,或者整張臉都是乾的機率很小,皮膚皮脂腺分佈的密度本來就有差異,多數人屬於混合肌。

分區保養就是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概念,缺水補水,出油控油。檢測出油性部位(如額頭、T字):洗面乳→控油化妝水→清爽型乳液、凝露。乾性部位(如雙頰、鼻翼兩側):洗面乳→保溼化妝水→精華→滋潤乳液、乳霜。(洗面奶的選擇沒有差異,洗完臉舒服不緊繃就是好的洗面奶,不要期待洗劑會有任何的保養效果比較實際!)

三、膚質會不會改變?

很多人不知道,個人的膚質會因為飲食、荷爾蒙等因素改變,甚至因為長期使用特定保養品而改變!回想皮膚的特性,分析自己膚質轉變情形,才能選到真正適合的保養品。

除了乾性油性,膚質判斷還有哪些重點?

保溼一個大類下分了很多小類,看成分可以略知一二,多元醇小分子保溼,玻尿酸大分子表面鎖水,知道自己缺水情形屬於哪一種,對症下藥有感保養。膚況會依季節年齡隨時改變,定時回顧檢查,聽聽皮膚想說什麼,然後根據膚質再去挑選合適的化妝品,護膚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