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我们自以为的“含蓄”沟通交流,做“互相伤害”

最近读了一下《非暴力沟通》,确实深受启发。作者围绕着沟通的四个核心因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展开论述,并用实际例子给出相关的论证。我们平常的在沟通的时候,基本很难做到这几点,这也是我们的沟通中存在很多问题的原因。


不要用我们自以为的“含蓄”沟通交流,做“互相伤害”


情绪打败了沟通

  我们总是过分的强调“情绪”,而且是自己的情绪,需要我们观察的时候,我们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了,在我们需要感受的时候,还是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了。总是忽略了去观察聆听,去感受表达者的情绪,不会去分辨事实、感受。总是一味的沉浸于情绪中,情绪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理智,所有才会频繁出现,从事情的讨论演变为人身攻击。


不要用我们自以为的“含蓄”沟通交流,做“互相伤害”


含蓄表达的危害

  在阐释事实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当做事实放到了陈述中,我们自身的情绪感受以及对沟通者的情绪感受都演变成了情绪。需要则基本不会提及,可能与我们的人文文化有关系,过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往往在沟通的时候很不愿去做事实陈述,本不会去做自我的情绪表达,至于需要和请求就更不会了。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对方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其实对方既没有听清楚事实的过程,也不明白你的需要,他看到的仅仅是你的情绪表达。有的时候,对方也以为你知道了,在一个事情的沟通中大家都那么认为的话,悲剧的产生是一定的。


不要用我们自以为的“含蓄”沟通交流,做“互相伤害”


请不要被面子影响了需要请求

  我们基本不表达自己的需要,更不会去表达请求,总觉得在沟通中去表达请求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生怕别人看轻了自己,总是困顿于自己的想象之中。没有耐心的观察,情绪化的感受,模糊不清的需要,只字不提的请求,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沟通,无效的沟通。


不要用我们自以为的“含蓄”沟通交流,做“互相伤害”


改进

  既不明白事实过程,也不清楚需要请求,一场本该是作为重要过程的沟通交流,最终沦落为情绪表达,或者的人身攻击大会。如果我们能很好的运用作者提出来的几个关键点,去作为沟通的基础,沟通的时候就能按照预想的方向推进,最好的情况的是达成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